學習資料夾評價法

學習資料夾評價法

學習資料夾是用於收藏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學習記錄的。學習資料夾評價法(portfolio assessment)是根據這些記錄來估計學習目標實際達到的程度,由此來修正學習方向的一種評價方法。它的關注點是學習活動過程。評價活動由追究、修正和回顧等構成。評價的對象除知識、態度外,尤其注重技能、傾向性、創造性等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形成的綜合能力。它的基本原理是: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習,它必須根植於學習過程之中。因此,學習資料夾既是物品,又是一種思想方法,還是一種做法。

意義:彌補傳統的標準化測驗的不足

學習資料夾評價之所以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普及,是因為20世紀80年代後,在美國教育界對各個州所採用的標準化測驗進行的尖銳批判和不信任感後推出的代替案。眾所周知,在信息化社會、學習社會中,愈來愈重視培養好奇心、創造性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高級思維能力,可是,儘管各個國家都建立了這種理性的目標,但由於還是依賴於傳統的標準化測驗法,教學形式舊態依然,使得這一目標很難實現。

傳統的標準化測驗阻礙教育改革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標準化測驗是以多項式選擇和填空為中心的,它是用來測量片斷知識的熟記程度的工具,而對於那些經過反覆試行錯誤進行學習的過程,以及創造性等複雜的思考過程卻很難測量;二是現行的學校教育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一般將知識的體系按學科分類,傳統的標準化測驗就是按照學科體系並為了促進學科知識的學習而編制的,它很難測量上述那些綜合性能力。而且,測驗的結果也經常被用於按能力編組和編排課程的跟蹤的依據,由此而大大挫傷兒童們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

在被稱為知識爆炸、終身學習的今天,上述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已成為人類為生存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唯有標準測驗才能測量到人的所有能力這一觀念值得懷疑。並且,在網際網路普及的時代,事實信息大量湧現,學習和科學研究越來越趨向於綜合化、交叉化,在這種形式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包攬所有的知識。標準化測驗對於今天社會所需求的,蒐集與綜合必要的知識並做出判斷等能力的測量,已無能為力。因此,社會與教育的發展需要一種可以長期多方面地評價兒童學習的評價。學習資料夾評價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登場的。

因此,考試得了95分、在班級第三名、他(她)比其他孩子聰明等,這些都不是對那個兒童的真正的評價。評價是為了兒童的成長,而不是為了對所有學習結束後給出一個好壞的判斷,更不是用來作為選拔和分段的依據。評價也好、學習也好都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發展,評價應由自己積極實行,而不是被動地由他人來施加。

由此可見,學習資料夾評價法對我國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起源:零點項目

最早採用學習資料夾評價法(1earning portfio assessment)的教育研究實踐事例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開展的“零點項目(projectzero)”。1967年,時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的哲學家哥德曼 (N.Goodmail)認為: 藝術應該成為一種重要的認知活動。基於這一信念,發起了藝術教育活動。當時由於人們對於藝術教育還不是很清楚,所以也包含了從零開始這一層含義,這就是“零點項目”名稱的由來(S.Veenema,1997)。到了1972年, “零點項目”由於得到了提出“多元智慧型(multiple in- telligences)”理論的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H.Ga- rdner)等人的繼承和發展,不僅在美國本土,其影響還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國。眾所周知,早期的標準化測驗只能測量言語智慧型和數學邏輯智慧型,其實人類除具有這些智慧型之外還有採用視覺、採用音樂、與人交往進行學習等多種智慧型,這就是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型理論。加德納強調教育應該重視所有這些智慧型的開發實踐,並把他稱為“理解教育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從1996年成立“零點項目研究所”以來,全美 5-10%的國小教師開展了多元智慧型教育實踐。

開展這項研究所依據的原理是“ 人類是知識的建構者”這一信念,以及既然學生是“藝術的學習者”,就應該使他們體驗藝術家的樂趣和向他們呈示上述創作中所包含的各種特徵(E.Winner.1993, p.9)。另外,在藝術教育過程中,由於學生們做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要求他們用新的方法在一種自由開放式的問題解決中擴展並使用知識,這樣會更加促進他們的學習。

在開展“零點項目”實踐中,兒童們對在特定領域(domain)中設定的目標進行追求,並採用一種叫做資料夾(portfolio)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在這裡,特定領域特彆強調學習活動的過程,它是由追求修正和回顧的一連串活動構成,是一個有複數解決法的自由開放式的項目,同時還是一個以創作為中心的活動,它不光是看最終的作品而且將重點放置在學習的發展和理解上,並且特定領域中所提示的大多是,能夠使學生明確自身應該追求什麼、需要什麼的這種問題。

學習資料夾評價(portfolio assessment)特別留意學生的特長和不足以及勇於挑戰的行為,強調評價和學習密不可分並融為一體,著重審視逐漸發展變化的學習狀況,學生們採用自我評價,在猶如真正的專家開展的活動中,對他們的學習熱忱和從事發明的行為進行評價。根據維納(E.Winner, 1993)的歸納,這種學習資料夾評價的指導原理大致有以下三點。

(1)學習產生於藝術過程之中,必須對其進行評價。

(2)評價(assessment)必須提供可以刺激學生學習的信息。

(3)評價必須給學習化社區、教師、父母提供一種有意義的信息。

綜上所述,學習資料夾作為哈佛大學藝術教育工程“零點項目”中對於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的方法,受到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重視,但其最早的構思是“零點項目”推進者、美國的心理學家加德納根據他在對英國的教育實踐的長期考察中得到啟發而提出來的。加德納(1991)說:“我曾經長期觀察過英國的教育實踐,在那裡學生們蒐集檔案即‘成就記錄(recordsOf achievement)’,它包括鄰近學校教師參加的討論會的意見,再加上自己學校教師的詳細評語等。甚至把學習資料夾拿到求職單位去展示”。加德納(1991)指出:這種學習資料夾之所以在美國迅速普及開來,是由於美國社會對於培養具有創造性、具有個性的兒童這一教育需求所產生的。

因此,美國的學習資料夾評價實踐,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不僅套用於英語和藝術學科,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種學科中也得到廣泛採用,以致在全美各地得到普及。(摘自徐曉東.學習資料夾評價法的理論與方法.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系)

學習資料夾評價的基本理論

學習者採用各種手段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與技能、積累的經驗蒐集起來,製成文檔,並靈活運用於以後的學習。支撐這種手法的評價論是真正評價(authentic assessment)和績效評價(performance assessment)論。

真正評價

“值得學的,就值得評價”與“不能測量的,就沒有必要評價”,這兩句話誰對誰錯?

現今的學校教育一味地追求筆記測驗(即有標準答案的測試),但這種筆記測驗很難適用於思考和態度特性的測量。因此,筆記測驗缺乏效度,與社會對學校教育評價的要求背道而馳。真正評價就是基於這一批判而提出的對應方案。這就是哈特所主張的: “值得學的,就值得評價”,而不是以往的“不能測量的,就沒有必要評價”的觀念(D.Hart,1994,p14)。

因此,真正的評價與只能測量有唯一正確答案的筆記測驗不同,它是一個評價學習者解決現實世界中結構不良問題能力的工具。學習者在真實的問題狀況中套用或遷移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評價者通過在此表現出的可以觀察的作業情況進行評價。

總之,將學習者置於只有在現實社會中才可以發生的真實狀況之中,面對在那裡的複雜問題,提出某種解決的方案,或創作某種作品這一績效 (performance),並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一定的準則或標準,或與其他人進行協商修正學習和作業,對這一過程進行的評價才是真正的評價。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學習者所追求的作業課題必須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並且,在追求課題過程中必須開展元認知和自我評價等回顧活動。(摘自徐曉東.學習資料夾評價法的理論與方法.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系)

績效評價

綜上所述,筆記測驗不能真實評價真正的學習,因而更需要對現實社會狀況中的績效行為進行評價,因此,近年來績效(performance)評價受到人們的重視。

"performance assessment"中的performance在這裡指:“績效或績效行為”。日本心理學家梅木堯夫(1987, p.7—8)指出:“performance即績效行為,思考和記憶等內部操作在作為外部指標呈現時稱績效行為”,它的特徵是,作為一個單位的動作,長時間作業而並非為短時間單個作業的集合體,是由特定的目的所整合的。

認知與績效行為的區別是,認知活動是指信息不斷地由外部向內部流動的過程。與之相反的,績效行為是人類從內部向外部以同心圓的形式發散並在環境世界中實現其意圖的活動(梅木堯夫,1987, p.18)。

近幾年來,在歐美各國所開展的“基於績效的學習(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在日本開展的體驗學習和表現學習,都充分展現了這些特點。在這些學習活動中,不只是用頭腦來學習,而且是通過動手操作使用身體等,做做試試,通過這一體驗來獲得學習的感性認識。這種學習的好處在於很可能會發覺並發展一些當初根本沒有預想到的偶發性學習,以及意外地與本質的關鍵性的事實產生聯繫。還有一個好處是拓展了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空間。

因此,近年來,在歐美各國教育界開始強調:對教育過程所有狀況進行過程評價;將各種評價綜合起來使用;強調評價過程的有效性;確保資格證明的質量;課程與評價計畫的整合以及通過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能夠反映出高質量的教育,作為回應,歐美以及日本等國積極採納了績效評價的思想方法。日本學者田中耕治(1996),把“績效評價”稱為“以表現為基礎的形成性評價”,強調這種評價很有可能使評價有助於學習。另外,加藤幸次(1998)也提出綜合學習中應採用連續性並且活動的作業為基軸的評價。

的確,最適合於績效評價的學習,就是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因為,綜合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常常伴隨著作業、作品的產生,而容易反映出作業的特徵。而在學科學習中,教師很容易將目光集中在應該教什麼上,為了系統地傳授知識,教師自然會按照預先制定的教授路線開展教學,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範圍, 因此,很難開展形式多樣的績效評價。(整理自徐曉東.學習資料夾評價法的理論與方法.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系)

學習資料夾評價的套用方法

(以下內容均摘自:徐曉東.學習資料夾評價法的理論與方法.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系。以此與大家共同學習。)

那么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如何實施學習資料夾評價呢?接下來,筆者就方案學習中如何引入學習資料夾評價其具體步驟作具體詳細的描述。

首先有必要明確什麼是“方案學習”。方案學習是由杜威的弟子基爾派屈克(W.H.Kilpatrick)發明的方法,根據福爾摩斯(O.W.Holmes)介紹,其過程可分為,信息蒐集、信息處理、套用等階段。但現實中方案學習還包括,指導、回顧、反饋、報告會等作業學習的內容(R.Fogarty, pp.78-81)。

綜合學習有多種的課程類型,方案學習是綜合學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在廣泛開展綜合學習的國外,採用方案學習的實踐非常普遍,在由著者主持的我國華南地區中國小參加的綜合學習實驗研究中,也廣泛地採用這一種形式(徐曉東,2001)。由於篇幅所限,在這裡只就方案學習中學習資料夾套用方法進行討論。

1.準備學習資料夾。

根據上面關於學習資料夾定義以及意義的討論可知,評價是埋藏在綜合學習之中的,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並構成學習的一部分。

根據這一思想,學習資料夾準備包括建立學習方案或計畫的準備和物質的準備。學習方案或計畫準備的一般步驟是:由教師構思綜合學習的課題,而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案或計畫。也就是說,不必急於考慮學什麼、選課題,而是應該先考慮要評價什麼、如何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來設定課題。因此,如果制定好如何展開評價計畫的方案,也就可以方便地制定如何開展學習活動,學習計畫也就漸漸看清楚了。

一般情況下,設定課題的方法是:國小時由兒童們來定;中學由教師來定。這是由於中學的學科分得較細,要與各門學科銜接,或要結合學科學習的內容,所以就要由教師把關。

另外,在物質準備中,可以採用文具商店中出售各種資料夾。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期間長短選擇資料夾的大小,或按個人愛好準備各種樣式的學習資料夾。

還有一點需要在準備時期注意的是,實施學習資料夾評價之前,有必要將開展綜合學習之事儘可能地通知給方方面面的有關人員。如,家長、鄰居、朋友、社區以及同一學校或要來參觀的其它學校的教師,這樣才能多方面地蒐集各種信息。

2.學習資料夾評價法的實施

上面介紹過,方案學習主要步驟是: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套用信息,在套用信息過程中包括教師的指導、學生對學習的回顧、利用反饋信息對每一步學習進行自我評價,最後報告方案學習的結果。因此,方案學習整個活動都離不開學習資料夾中的信息,在這裡,學習資料夾評價所起的作用和實施時的要求歸納如下。

(1).明確目的

首先要明確學習資料夾是教師用,還是學生用,因為用者不同其評價法也不同。學習資料夾評價中,最主要的特徵是,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是同一個體。如果是教師用學習資料夾,當然評價的對象是課題與計畫的情況(學習活動開展情況)等,即用於課程評價。如果是學生用學習資料夾,那就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個人評價。

(2).蒐集學習物品

學習物品包括,自己和年級的問卷調查結果,自己的學習計畫,包括記錄學習內容的筆記,教師製作的活動日程、注意事項活頁,照片,錄音帶,錄像帶,蒐集到的各種資料,日記和作文,信件,圖畫,調查採訪的記錄,報紙文摘剪輯,各種草稿,以及完成作品,對這些物品要記入年月日,感想以及當時發生的事情等。

(3).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評價

簡單地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評價是指不僅僅是教學中的評價,教學外的任何時候也能評價;不僅是學校內,在學校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評價;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評價,關心、態度、積極性等任何事情都可以評價,當然這是學習者自身的評價。

(4).按照評價基準選擇學習活動

綜合學習評價與其他評價不同之處還在於其評價基準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的。因此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根據蒐集到的學習歷程資料,發現學習計畫並設立評價基準。

(5).在總結會上進行回顧和總結。

對各種學習結果和過程應該採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事情進行評價”這一方法進行評價。這樣,在學習開展一定時期後對這一段學習作階段性總結,對最終學習成果是否達到、是否偏離大目標等作檢討和反省,這對接下來的學習是有好處的。同時,別人的學習成果也可以作為自己學習的參考。

(6).學習資料夾評價應作為兒童長期成長的記錄

這種評價不但要作為一個課題學習的評價記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作兒童長期成長和發展的記錄。因此,學校要建立一個學生檔案庫,學生自己也要建立一個自己學習與成長的檔案庫。

(7).終結髮表會

學習資料夾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用途是用於最後的學習總結和向全體進行報告的原始檔案和資料。

(8).方案學習與學習資料夾評價實施計畫

最後,用流程圖形式表示方案學習與學習資料夾評價實施的具體計畫如下

方案學習與學習資料夾評價實施計畫流程圖 方案學習與學習資料夾評價實施計畫流程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