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遷移

學習與遷移

《學習與遷移》是由浙江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寶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學習與遷移》從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出發,以與課程相關的三個核心概念知識、學習和遷移為論述重點,介紹了一百年以來主要的遷移理論和一些著名的遷移研究,並以作者從教的高中物理為研究學科,介紹了遷移研究的過程與方法,學科教學中遷移的影響因素、規律、方法及學科套用;從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三個角度介紹了主要的學習理論;以理解教育目的需要考慮,闡述了近百年來主要的知識觀流派對教育的影響及知識觀的相互影響與發展的軌跡;同時,從知識的本質與測量兩方面論述了基礎教育中教育測量的方法,並介紹了國際學生評價計畫POSA的理論框架與和測試案例。《學習與遷移》適用於廣大的中國小教師、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

作者簡介

曹寶龍,1960年5月出生子宮陽。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1982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學院物理系。2000年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2002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2006年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主任。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教育管理和學科教學的論文三十多篇,多數發表於國核心心刊物。《人民教育》的《新星舞台》專欄曾介紹其教學思想並發表了《我的教學觀:培養學生能力是教學的永恆——我對物理教學的幾點認識》。主持杭州市教研室工作五年來,致力於研究與推動新課程建設與改革,從知識認知過程研究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與方法,積極有效地探索發展能力的教育教學方法。他主持開發了杭州市地方教材《杭州人文與社會》《我與杭州》,是浙教版國中《科學》教材的主要作者,並為綜合理科教學作了大量的研究與推廣。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遷移的概念

第二節 學習的概念

第三節 知識的概念

第四節 學習遷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要遷移理論

第一節 早期遷移理論

第二節 認知遷移理論

第三節 建構主義學習遷移理論

第四節 遷移理論的評述

第三章 遷移的影響因素與遷移規律

第一節 遷移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遷移的影響因素研究

第三節 學科教學中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第四節 學科教學中學習遷移的規律

第五節 學科教學中學習遷移的方法

第六節 學科教學中學習遷移的套用

第四章 主要學習理論

第一節 關於學習的問題

第二節 早期學習理論的研究

第三節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第四節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第五節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第六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第五章 知識觀的發展

第一節 知識觀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 科學主義知識觀

第三節 人文主義知識觀

第四節 實用主義知識觀

第五節 要素主義知識觀

第六節永恆主義知識觀

第七節 結構主義知識觀

第八節 人本主義知識觀

第九節 建構主義知識觀

第十節 認知主義知識觀

第六章 學力理論與知識測量

第一節 學力理論

第二節 知識的測量

第三節 國際學力測試PISA簡介

第四節 PISA2006測試理論的構建

第五節 PISA2006對科學能力的定義與架構

第六節 PISA對我國中國小教育評價的啟示

第七節 PISA2006對“科學態度”培養和測量的啟示

附錄1 學習遷移的研究方法例說

附錄2 PISA測試題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