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是穆西爾的處女作,發表於1906年,為作者在大學撰寫哲學博士論文期間所寫,先後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絕,最後Rowohlt接受了這部作品,被評論界譽為第一部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特色的小說。不過,獨具特色的穆西爾式精神探索在這部小說中初露端倪,他精細地分析了青少年發育成長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穆西爾非常神奇地預測到日後被印證的事實——理性化的現代社會走向專制與暴力的必然性,以及制度對個人的壓制。編輯推薦
羅伯特·穆西爾小說《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主人公特爾萊斯總是對現實中那些理所當然的事物進行哲思,在同一瞬間進入不同的兩個世界,穆西爾藉此開始了他對20世紀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以及人類認識能力深層次的探討。小說通過論述這個特殊人物從進入困惑到擺脫困惑的令人不可思議過程,探究穆西爾如何捕捉微妙的“另一狀態”。
作者簡介
羅伯特·穆西爾(Robert Musil),1880年生於奧地利的克拉艮福特(Klagenfurt),1942年死於日內瓦。他生前最重要的小說有《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三個女人》、《生前的遺物》以及《沒有個性的人》等。穆西爾是在死後才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現在,文學史上人們將穆西爾與喬伊斯、普魯斯特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被稱為小說散文化的開創者之一。
譯者簡介:
施顯松,1973年出生,湖北黃岡英山人,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本科畢業,1998年起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並以論文“一半是自己,一半是表達一一評穆西爾的《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獲得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現任職於上海同濟大學德語系。自幼愛好文學,中學時代就曾在全國性的刊物《語文報》上發表過文學作品,其文筆不輟,作為年輕的日耳曼學者,時至今日已發表學術論文及文學翻譯作品二十餘篇(部),涉及作家包括穆西爾、卡夫卡、博托·施特勞斯、彼得·畢克塞爾、茨威格以及厄普代克等。
前言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曾諷刺德語,說它只配用來與馬講話。其時為16世紀上半葉,馬丁·路德通過翻譯《聖經》而初創德語——詩人海涅說,路德把《聖經》譯成了“一種還完全沒有出生的語言”。自那以後,作為一個文化單元的德意志才算上了路。德意志在歐洲常被稱為“中央之國”(das Land der Mitte),至少在文化學術上這大概是可以成立的。
馬丁·路德為德意志確立了一個優良傳統。有統計資料顯示,作為被翻譯的文字,德語僅次於英語和法語,位居世界第三;而在把其他文字譯成本民族語言方面,德語則在世界上占居首位——德國竟是當今世界第一翻譯大國!
看來這個德意志最合乎魯迅先生的理想了:既會“摹仿”又會“創造”。而這個理想自然也可以意味著:不會“摹仿”亦不會“創造”。先生還說:如果再不“拿來”,再不“摹仿”,那就依然無助,依然無望,終將落個“恨恨不已”而已。
我們設計的“同濟·歐洲文化叢書”之“德意志文化系列”,宗旨正在於體現魯迅先生的理想:摹仿與創造並舉。叢書相應地分為“譯作”與“著作”兩個系列,此外加上《德意志思想評論》。只要好書好文,門類大可不限,但大抵以詩(學)與哲學為重——也算應了洪堡老人的教誨:一個民族的文學(文化)的永恆成果,首推詩與哲學。
叢書名目上標以“同濟”兩字,固然是為了彰顯吾校與德國、德語、德意志文化之歷史淵源,但也決不劃地為牢,而是以此邀請學界同仁伸出同濟之手,協力推進我國的德國文化翻譯與研究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