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學佛次第入門讀本》是為那些已對佛教稍有了解而欲進一步深入的有緣人士而編寫的,是依據《佛學入門手冊》一書為底本,並吸取了佛陀教育基金會編寫《佛學入門》的經驗編寫而成。《學佛次第入門讀本(插圖本)》可以作為佛教入門書籍。
圖書目錄
序
編著者序
第一章 建立,是學好佛法的基礎
第一節 智慧傳承的規律――親近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重要性
二、善知識的標準
三、遠離惡知識
四、如何依止善知識
第二節 儀式的意義――三皈依 問題與思考一
第三節 三種理想與追求――佛教徒的類型
第四節 “六和敬”――教團生活的準則 問題與思考二
第五節 不要學成傻子、瘋子、騙子、油子――初學佛的誤區
一、素食主義與學佛
二、遁世隱居與學佛
三、持戒與學佛
四、神通感應與學佛
五、佛油子或泛亞聖主義
六、喜歡趕場的“老修行”
第六節 覺悟自我,幫助他人――學佛的目的與任務
第七節 報四重恩――建立服務的人生觀
第八節 精神文化萬世流芳――佛教的社會價值 問題與思考三
第二章 佛教的緣起及歷史演化
第一節 回到佛陀的時代――古印度佛教聖地
一、古印度佛教聖地略圖及說明
二、印度佛教四聖地的建築紀念物
第二節 奇偉的生命――世尊八相示現 問題與思考四
第三節 智慧真理的求索者――釋迦牟尼佛小傳
一、太子誕生
二、幼年及少年時代
三、出家
四、修行的經過
五、成道
六、說法濟度眾生
七、涅
八、最圓滿的真理 問題與思考五
第四節 種姓不平等與佛性平等――佛陀族姓簡釋
第五節 “釋迦”、“牟尼”、“佛”――佛陀的聖號釋義
第六節 完備的體系與組織――構成佛教的三要素簡表 問題與思考六
第七節 載入時空――佛歷與佛旗
第八節 殊勝的“三期同慶”――浴佛節(又稱衛塞節或佛陀日)的意義 問題與思考七
第九節 與時俱進――佛經的四次結焦 第十節 因時而變――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
一、小行大隱時期
二、大主小從時期
三、密主顯從時期
第十一節 兩大主流的遠行――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
第十二節 東土氣象――佛法傳入中國
第十三節 道並行不相悖――佛教的分宗 問題與思考八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義
第一節 戒、定、慧――佛法總綱
第二節 斷惡修善,自淨其意――佛法大意
第三節 契機設教――五乘佛法 問題與思考九
第四節 佛法的基礎――人天乘
一、八關齋戒、五戒、十善業道簡…
作者簡介
寬見法師,俗名周李謙,1972年出生於廣東,1990年考入陝西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學習,1994年畢業獲本科學士學位。法師在讀大學期間接觸佛法,歡喜信受嘆未曾有。大學畢業後在深圳郵電局寶安分局電信科工作,從事電信計算機網路工程的管理和建設。由於法師自幼有出塵之志,雖然拿著優厚的報酬,而心繫人生宇宙之探索。他常思人生難得,當以弘揚佛法、服務社會、淨化人心、自他解脫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後遂毅然舍俗,在陝西省長安興教寺上常下明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
編著者序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經書法寶,是如來金口宣說,眾生解脫之甘露妙藥,難遭難信。癸未(2003年)歲末,北京一善信居士請末學推薦一本佛教基礎書,遂鄭重贈予一本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編寫的、由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重印的《佛學入門手冊》。居士看後法喜充滿,希望能在此基礎上重編後正式出版,使更多人受益。我亦樂而隨喜功德,遂在此書的基礎上重新加以改編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此為本書編寫之緣起。
關於本書之名,“學佛”:是指向佛學習以覺悟,區別於學問之“佛學”;“次第”:明佛法總綱、學佛之前後次第,區別於錯亂無序而學,以及好高騖遠、盲修瞎煉而學。
本書是為那些已對佛教稍有了解而欲進一步深造的居士而編寫的,是依據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編著、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印行的《佛學入門手冊》一書為底本,並吸取了佛陀教育基金會編寫《佛學入門》的經驗編寫而成。本書可以作為居士佛學培訓班教材或初級佛教學習機構的佛學教材。
原書就佛學基礎知識而言內容相當全面,更難得的是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述佛法,言辭準確而文筆樸實,且每章均安排了習題,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一本入門教材。原書形成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馬來西亞,因此現在無論是從時代、地域還是漢語的使用習慣都難以適應當今廣大民眾的學佛要求了。編者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在原書的基礎上作了大量改編,如文字的潤色、結構的調整、部分內容的刪改,且增加了習題和插圖,並補充撰寫了新內容(包括:佛教的傳播———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佛法傳入中國、佛教的分宗、佛法總綱與佛法大意、五乘佛法、念佛法門、親近善知識、初學佛的誤區、佛教的社會價值等)。為了讓初學者明白修學佛法的次第,找到一個學佛深入提高的門徑,本書還提供了一個“學佛升階參考書目”,希望能對讀者有所裨益。
本書及參考書單所列的書是為了給大家學習佛教知識提供一個途徑,使大家得以受到正信佛教的薰陶,以增強對邪教的分辨力和抵抗力。但同時也應知道,書本上的是知識,而佛教並非僅等同於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離苦得樂、覺悟解脫、可以實踐的修行方法。任何學問假使只有理論而不能實踐,是不中用的。佛法是注重實證的,因此學佛實際上就是一個實踐問題。學習佛教理論知識,僅僅是為進一步深入佛法大海做一個熱身而已。若要真正深入佛教,領受箇中滋味,期望藉修行而證悟,則必須以志誠信心依止善知識,即所謂明眼的過來人,一步一步引導,方能有真正收穫。歷史上自釋迦佛成道以來,不經善知識的引導而能修行證果的,除特殊根性而外是極為罕見的。
本書的編寫能夠得以順利完成,離不開眾多良師益友的幫助和參與。中國佛學院研究生導師王新居士,已83歲高齡,仍不辭辛苦認真審閱了全書,並對全書結構的調整提出了重要建議;中國佛學院的道堅法師(現為重慶華嚴寺方丈)為本書撰寫了精彩文章,並提供了重要資料;中國佛教協會佛教圖文館和中國佛學院的部分法師也提供了真誠幫助和鼓勵;還有正參、清澈、蘭若、青石、惟濤、惟歡、惟歌等諸位善信居士熱心參與了文字校對、潤色、改訂、配圖等大量工作。除了上述良師益友外,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還得到了雷洋居士、信願法師的努力協助,而且還有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善男子、善女人”捐資以助成!因此本書實際是眾人心血結晶的成果,在此恕不一一具名,從總體上深表謝忱之意!
時值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正面臨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已刻不容緩。佛教傳入中國逾兩千年,而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本書的編寫,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佛教,樹立正確的知見,自利利他,解決個人的煩惱,繼而淨化社會、造福國家。願以編寫此書的功德回向給所有提供幫助的法 師和居士們,祝願大家身心健康、六時吉祥,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文明進步,祝願世界和平、干戈永息!
原《佛學入門手冊》早已贏得廣泛讚譽,本書在此基礎上重新編著,因為是初次嘗試水平有限,必有許多不足之處。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編者之所以不揣淺陋,是希望引起社會有識之士重視,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釋寬見合掌
2004年8月於北京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