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93年8月~1995年10月,在瀋陽市體校從事田徑訓練,教練是王瑞。1995年10月~2009年底,火車頭體協運動員,教練是王德顯(1995年10月~2006年8月)、陶紹明(2006年11月~2009年底)。
2003年1月~2006年1月,國家中長跑集訓隊運動員,教練是王德顯。
最好成績
5000米:
14分40秒42(2002年10月12日,韓國釜山)
10000米:
30分07秒20(2003年8月23日,法國巴黎)
馬拉松:
2小時19分39秒(2003年10月19日,中國北京)
半程馬拉松:
1小時8分40秒(2004年10月3日,印度新德里)
室內3000米:
9分19秒28(2002年3月2日,中國天津)
灰色記憶
1979年1月19日,孫英傑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她的老家,在距離瀋陽市南郊蘇家屯火車站10公里遠的吳家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孫英傑先後在蘇家屯體校和瀋陽市體校接受訓練期間,此時正值孫家經濟狀況最為緊張的時候。為了給孫英傑湊齊每個月35斤大米的一伙食費和60元的住宿費,孫英傑的父親孫鳳有一年到頭不停借錢。出身貧寒的孫英傑生活節儉。當年在瀋陽訓練時,假期里常常徒步跑回10公里外的家。艱苦的生活環境塑造出來堅韌不拔的性格成為她日後輝煌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
1995年,孫英傑被王德顯帶走,從此開始了跟隨王德顯長達11年的“學藝”時光。在訓練基地里,孫英傑與外界的聯繫,甚至包括與家人的聯繫,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在被柵欄圍得嚴嚴實實的訓練基地的門口,拴著一條大狗,而王德顯就住在正對著大門的一間房子中,誰進誰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吃完飯後出去散步,對孫英傑來說也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孫英傑說,王德顯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就在於怕別的教練把自己挖走。實際上,王德顯的擔憂也並非多慮。1998年夏天,另一位中長跑名帥馬俊仁就曾經親自帶著孫英傑的父母去王德顯的山海關基地去要過人,正因為王德顯的先見之明,提前將孫英傑“轉移”,才使得馬俊仁的計畫沒有得逞。當然,自此之後,對孫英傑的限制就更嚴格了。此外,王德顯對孫英傑的生活的“關懷”也無微不至。比如,不許她穿休閒服裝,不許她剪流行髮式,要求她讀勵志書籍等等。關於那些年的經歷,按照孫英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生活中的一切,都由師父主宰。除了訓練,她不能有任何個人的思想和自由。
——本節摘編自《孫英傑這幾年》(作者:王其)
運動輝煌
在王德顯的調教下,經歷了大運動量、高強度訓練的孫英傑,在1998年終於在大型賽事中嶄露頭角。2002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包攬了釜山亞運會女子5000米和10000米兩項冠軍,開始了短暫卻又光彩照人的運動輝煌時期。
主要運動成績:
1998年4月11日,第10屆天津國際市民馬拉松賽冠軍。(2小時25分45秒)
1998年10月25日,第12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冠軍,2小時26分22秒的比賽成績創造了新的賽會紀錄,迄今無人打破。
1999年8月29日,第七屆(塞維亞)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馬拉松第12名。(2小時30分12秒)
2000年4月17日,第104屆波士頓馬拉松賽第8名。(2小時31分22秒)
2000年10月15日,第20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亞軍。(2小時26分36秒)
2001年10月14日,第21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暨第九屆全國運動會女子馬拉松第11名。(2小時29分16秒)
2001年11月,第九屆全國運動會女子10000米亞軍(31分49秒47)、5000米季軍(15分02秒70)。
2002年4月15日,第106屆波士頓馬拉松賽第4名。(2小時27分26秒)
2002年10月,第14屆(釜山)亞運會女子5000米冠軍(14分40秒42,排名當年世界第二,打破亞運會紀錄)、10000米冠軍(30分28秒27,排名當年世界第四,打破亞運會紀錄)。
2002年10月20日,第22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亞軍。(2小時21分21秒) 2003年4月19日,第12屆天津國際市民馬拉松賽冠軍。(2小時25分33秒)
2003年8月23日,在第九屆(巴黎)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10000米比賽中,她在衝刺最後一刻負於衣索比亞的兩位選手,獲得銅牌,成績為30分07秒20。8月30日,她又參加了女子5000米決賽,最終以14分57秒01獲得第9名(預賽成績:14分46秒73)。
2003年9月,第15屆(馬尼拉)亞洲田徑錦標賽女子5000米、10000米兩項冠軍。(5000米:15分48秒42;10000米:32分37秒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