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禮

孫氏兄弟以種菜為生。 孫景誼認定韭菜可以冬月培植。 經數年不懈的努力,孫氏兄弟於每年春節前,均生產出相當數量的韭黃。

孫景禮(1823~1896) 孫景誼(1826~1908) 同胞兄弟,荊家鎮東孫村人。東孫村原名張家園子,農戶多有種菜習慣。孫氏兄弟以種菜為生。 清同治五年春,孫氏兄弟在清理韭菜畦準備上肥澆水時,發現葦葉草屑之下已是縷縷金黃柔嫩的鮮韭簇生。孫景誼認定韭菜可以冬月培植。次年秋末,孫氏兄弟便把韭菜畦中的表土掘出,換上豆絨浮土蓋埋到韭根底部,隨著天氣逐漸變冷,韭畦里覆蓋上豆葉、葦花、麥稂之類。春節時,摟開韭畦,果見韭菜長出鮮嫩的葉子,當年小有收穫。爾後數年,孫氏兄弟致力於提高產量,擴大種植,雖多次遭到挫折,但依然堅持鑽研、實驗。他倆時常同鄰近老菜農研討遇到的問題。先是採用東西向較深韭畦,夜間用葦苫掩蓋保溫,中午揭苫立於畦北面擋風,讓畦面見陽光。後改為畦北面扎籬笆漫稀泥以擋風保溫,畦面施細碎糞土,以草苫夜覆晝露的辦法。經數年不懈的努力,孫氏兄弟於每年春節前,均生產出相當數量的韭黃。正月里,培植出頭刀韭菜,產品到桓城、高苑、青城集市上出售,被視為稀有佳品爭相購買。 孫氏兄弟冬月培植韭黃的生產技術成功後,鄰村爭相學習,很快傳到前劉、伊家、陳橋、姬橋、高王等村,繼而又傳遍全縣乃至鄰縣。民國20年前後,全縣培植冬月鮮韭者發展到數千戶,培植技術日見高超。此後,每年冬月鮮韭為桓台縣著名土產之一。孫氏兄弟的首創業績為菜農所傳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