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紅

孫先紅

蒙牛乳業創始人之一、蒙牛集團副總裁。中國十大傑出行銷經理人、中國十大策劃專家、中國十大行銷操盤手,中國十大行銷風雲人物。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62年出生於內蒙古。

1981—1985年 山西礦業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1985年—1994年分別供職於煤炭部華北教育電視中心和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

1994年辭職創辦內蒙古先行廣告公司,任總經理;

1994年—1998年兼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廣告部主任。

孫先紅 孫先紅

1998年與牛根生等人發起創辦蒙牛乳業,現任內蒙古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企劃中心主任。

另為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公司董事,名下擁有8家廣告、影視、餐飲公司。

2003年中國十大行銷經理人,中國十大行銷操盤手,中國航天基金會顧問。曾成功策劃“蒙牛與神五一起上天”、“中國乳都”、“蒙牛為雅典奧運喝彩”等行銷事件。

2004年6月10日9時30分,蒙牛在香港上市。並成功融資近14億港元。蒙牛又晉新境。坊間評論,幾乎是一夜之間,蒙牛造就了中國最豪華的富翁團隊。而作為幾大股東之一的孫先紅,至少應在千萬富翁之列。

除了擔任蒙牛的市場企劃中心主任之外,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餐飲連鎖企業。

工作經歷

內蒙古政協委員

蒙牛乳業創始人之一、蒙牛集團副總裁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集團董事

內蒙古先行廣告集團董事長

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央電視台廣告部的策劃顧問

九四年為伊利服務,策劃一次廣告運動“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一個首創的“高密度全覆蓋廣告法”,曾經引發一場波及全國、延續數年的“伊利苦咖啡風暴”,創造了冰淇淋至今從未突破的行銷奇蹟——單產品銷售3.7億元。

九九年,本人做為蒙牛乳業發起人之一,提出“創第二品牌,建中國乳都”的“文化大行銷”戰略行銷思想,靠“虛擬賣方市場”理論的實踐迅速打開市場,與牛根生等共同創造了今天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成長速度最快的蒙牛乳業。並在2003年策劃了中國載人航天的“蒙牛牛奶——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行銷公關事件,使蒙牛乳業一躍成為全國第二。蒙牛中國航天員專用策劃牛奶被評為“2004年度的十大廣告策劃運動”,同時被第十一屆廣告節評為實效廣告大獎——艾非獎。

2003年本人加入小肥羊集團,臨危受命於全國性的“打假維權”公關策劃,使小肥羊“名副其實”的成為“百強民營企業成長冠軍”、中國餐飲企業第一的“大品牌”。

2004年,蒙牛“超級女聲”的沸沸揚揚更是在業內樹立起了中國行銷第一人的絕對份量,為中國的行銷業和娛樂業都創立了典範。在行銷諮詢服務中,還為國外的幾家著名企業作了諮詢培訓,如全球最大的廣告傳媒集團日本電通公司、日本佳能電子集團;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包裝商瑞典的利樂公司,走向世界的百年青島啤酒,台灣的統一集團,2004年還在中央電視台的組織下前往北京、成都、青島、哈爾濱、濟南、深圳、廣州等地,為全國幾十家正在發展壯大的企業溝通解惑。

2005年,通過多年在行銷管理中的實踐經驗,主持創作《蒙牛內幕》及大量刊物評論,一時間掀起了社會學習的高潮,成為2005年最暢銷書之一。

2006年,在專業研究、解秘中國成長最快企業的基礎上創作完成《中小企業快速成長之道》——如何創造品牌的定位並占領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又一次成為行銷策划行業的焦點。

在任何一個網路搜尋引擎當中,“孫先紅”都是一個重量和數量並舉的人物。

所獲榮譽

中國十大傑出行銷經理人

中國十大策劃專家

中國十大行銷操盤手

中國十大行銷風雲人物

擅長領域

策劃諮詢 行銷策略 企業戰略

授課經歷

講課的核心內容——

第一點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市場行銷戰略的大市場。

講述一個在中國“大市場創造行銷奇蹟”的真實概念,用從蒙牛乳業的發展、小肥羊的成長闡述快速成長的市場行銷成功之道

第二點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整合社會資源的大局觀。

講述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對用人的認知,對企業家的成功行為處世方法做深入的了解分析,感受現代商業高速成長中如何整合社會資源及“整合社會資源”的重要性。

第三點是搶占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在消費者的心中創立準確的品牌心智。

如何讓消費者深刻的記住我們、記住企業和企業的產品;如何通過科學的定位創建強勢品牌,迅速搶占消費者的心智資源——我們是怎樣的?我們要想成為什麼!

需要科學的發展觀念來支持。任何一個品牌都有一個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形象——就如:海爾代表服務,聯想代表家用電腦,紅塔代表煙,山東代表儒家文化之源。

我們的企業或產品代表什麼?如何讓消費者對你有清晰的記憶和認識——搶占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第四點是“行銷三原則”及其中的顧客價值原理,尋找我們準確的競爭優勢。

人物 人物

從產品價值,服務價值到人員價值和形象價值,我們從各個角度來分析行銷的競爭優勢策略和企業策劃的奧妙所在。

蒙牛策略

第一步

蒙牛發展幾年來,媒介策略經過了五個階段,從開拓根據地到拓展銷售渠道到鞏固經銷商的信心,到迅速拉動銷量,以及完成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市場到完全的整合行銷。經歷了這五個階段,簡單的總結,我說是從地方到中央,也就是說從小到大,從單一到整合我把它歸納總結為由弱到強,我們先看一下開拓我們根據地,營造我們經營的氛圍,在當地地方市場的媒介投放。非常簡單,戶外廣告(播放中)。這是我們的第一條廣告,比如說廣告中出現的老師、包括領導雪糕新潮流,這是給競爭對手設定門檻,我們沒有大量的經費,這樣的快速消費品很快就可能有競爭對手跟進,只有靠廣告創意來阻止競爭對手的進入,如果說競爭對手再出來做這樣的產品,他就成了跟風,是第二品牌了。

第二步第三步

緊接著進入第二步,拓展全國市場,也就是說打通我們的銷售渠道。在中央台投放了極少量的廣告,是在我們產品出來的一個月出來走上中央電視台,仍然沒有更多的錢做廣告,廣告仍然做的非常簡單,五秒的廣告,當時簽的契約36萬隔天播,大家看一下這樣的廣告,因為當年沒有人注意這樣的廣告,我們這樣的廣告不是給消費者看的,是給經銷商看的。(播放廣告)非常簡單吧,而且隔天播。這是拉動經銷商的,快速建立銷售渠道。隨後一個多月,為了鞏固經銷商的信心,繼續拓展我們的銷售渠道,在央視增加了廣告量的播出,廣告片仍然是非常簡單,花了幾千塊錢(播放廣告)。這裡我要說什麼呢?媒介是一種達到企業目的的手段,大家不妨會議一下,在乳品行業曾經有一投幾千萬的企業,投到中央台,自己成了弱勢,這就是處理不好,本來應該在央視投放少量廣告,本來是在第二階段,但是提前進入了第三階段。我曾經跟一個人聊天,第一個月下來要七八百萬,我說第一個月下來,沒有太大的反應第二個月還做嗎?想一想還做。第二個月下來只有渠道的拉動沒有銷量的明顯提升,還做嗎?想一想還得考慮一下。你說你廣告減一半,減到四百萬,仍然中央台投放一個月下來,實際上不是中央台不頂用,而是媒介策略處理的不好。

第四步

第四個階段就是迅速拉動銷量,全國的渠道全部建立起來,經銷商也進了大量的貨,要幫助經銷商賺錢,通過全國性的媒體保證經銷商的利益。這個時候比如說像廣東地區,可能報紙上做一些補充,因為央視收視在這個地方相對弱一些,比如說上海,上海的一些地方電視台做一些投放。這裡放的影片也是在地方台播放的(播放廣告)。廣告片越來越好,因為從弱到強、由小到大,實際上這個片子的好壞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廣告是向消費者傳遞一種信息,是一種有償的信息傳遞。

第五步

到了第五個階段,是整合行銷,為了進一步擴大你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從前面談的由弱到強、從單一到整合行銷,這是整合行銷的一個概念,非常世貿的,這一個定義強調了整合行銷是為了提供明確、一致、有效的信息,平面、戶外、網路、報紙等。(播放蒙牛航天員廣告)。超級女聲也是一個整合行銷的案例(播放廣告)。包括在產品上的、貨架上、堆頭、戶外車體廣告,廣泛廣播電台。

其他

整合行銷是一個系統,企業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除了以上五個階段,我也特別想強調一點不可忽視的策略,比如說央視的春節晚會、當地的報紙,《牛根生晚會歸來說報紙》。非典期間的,第一個捐款,這是央視《中國新聞》的報導。跟央視一塊合作,投的公益廣告,非典期間的(播放廣告)。央視各種重大事件活動,對提升企業的美譽度和忠誠度非常有好處。單單從媒介這個角度來談,我想這不是我的強項,也不能割裂開單談媒體,我想媒體僅僅是實現企業行銷目標的一種手段,應該整體在企業的戰略框架、行銷框架里談,但由於是命題作文,僅僅談以上這些我們走過來的簡單例子,大家做一個參考。

要想進一步了解,不妨買一本《蒙牛內幕》,盜版的十塊錢,但是花490塊錢買,仍然你覺得非常合算,凡是笑的人一定沒有看,我這裡是做廣告,但是我想這本書是提供中國企業家的一個精神食糧,我們不僅賣牛奶,每到一個場合,結束語就是這一幅幻燈片,願每一個中國人身心健康,願意為中國的乳品做一個廣告,希望大家多喝廣告,不一定是蒙牛的牛奶,牛奶是一個希望工程,你早上喝了一杯牛奶,不僅僅是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也可以帶動了農村一戶家庭。三十歲之前的女性喝牛奶,仍然長個,希望大家身心健康。

相關事跡

概述

僅僅用了6年,蒙牛就成為了中國乳業的新貴。孫先紅功不可沒。他率領蒙牛行銷團隊策劃的中國乳都、申奧助威、中國航天員專用產品、中國運動員專用產品、超級女聲等多項策劃成為中國行銷界的經典。他和同事張治國所寫的《蒙牛內幕》盜版比正版印得多。他最喜歡的工作就是琢磨如何與消費進行溝通。他最感激的人是牛根生。

說起蒙牛的發展歷程,孫先紅是一個怎么都繞不開的人物。從中國乳都、申奧助威、蒙牛上天……,孫先紅製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行銷案例。

他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兼職的“企業廣告部部長”,也是第一個把自己的手機號在會議上大聲告訴媒體的人,是第一位無論在什麼發言場合都會把“蒙牛願每一個中國人身心健康,希望大家都喝牛奶”這句話作為結束語的CMO。

沒有請牛總抽過一支煙

1993年的夏天,中央電視台的同事委託孫先紅在內蒙古做採訪拍攝系列片《當代企業家三十記》,他通過採訪確定了拍攝伊利和內蒙大唐藥業。也就是這次孫先紅第一次見到了為伊利電視報導而奔前跑後的牛根生,同是內蒙人,這位比他大四歲的老大哥讓他覺得格外親切。雖然牛總是當時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但整個片子拍下來,竟然沒有上自己一個鏡頭,光在後台忙活了,孫先紅想電視採訪他,他說,你採訪我們老闆鄭大哥吧,最後孫先紅覺得過意不去還特地剪了一個全景的鏡頭給牛總。從那時起,孫先紅就覺得牛總跟別的企業領導不一樣,既務實又謙遜。

正是這次接觸,成為孫先紅人生的轉折點。此後沒多久孫先紅,在跟一個私企老闆吃飯時,發現這位老闆手中的愛立信手機,竟然價值2700多塊。孫先紅當時就懵了,自己一個月才106塊的工資,巨大的失落感讓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第二年,他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下海,還把自己的畢業證給燒掉了,發誓再也不找工作,也絕不給自己留後路,就這樣,以“企業要發展,廣告要先行”為典故的先行廣告公司正式成立。

因為骨子裡有著擅長策劃的特質,孫先紅還找來幾個媒體記者,把自己燒畢業證的事給報了出去,策劃了一個“大學教師辭職創業,燒毀畢業證以示決心”的新聞事件,免費為自己的廣告公司做了宣傳。

一天,孫先紅打電話給牛總,很坦白地說:“我成立了一個廣告公司,公司很小,你也不用去辦公室里看,我們雖然不是大公司,但我們有點思想,能夠做一些策劃,如果伊利有策劃方面的需求,請給我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我們參與招標。”當時在內蒙並沒有“招標”這個概念,也許正是孫先紅的這番話打動了牛總。再次見到牛總時,牛總還特地請孫先紅吃了一頓飯,沒有跟孫談業務,卻感謝他在中央台給予的幫助。

隔了兩個月,在幾家廣告公司的競標中,先行廣告公司中標,獲得了伊利進軍武漢市場的策劃任務。這也是伊利牛奶跨過長江,進軍全中國的第一個戰役。經過調研,孫先紅髮現,武漢和呼市兩地當時的廣告差比達十倍,呼市25萬元能做的事,武漢要250萬元。

打硬廣告顯然不行,在翻查了兩地的歷史資料後,孫先紅和他的團隊吃驚地發現,“胡漢和親”紮根草原的王昭君,居然是湖北人,最終敲定了策劃思路:“昭君歸故里,伊利送深情”,“百萬雪糕送武漢。”晚報》的整箇中縫上發布“懸念廣告”直到最後一天,人們才知道撥動他們注意之弦的“伊利”是食品。

就這樣,先行廣告公司與伊利的合作一發不可收拾,一單接一單地做了下去。後來有一天牛總實在忍不住了,對孫先紅說:“要不你來伊利兼職吧,你擔任我們廣告部的部長,但你可以不坐班。”

孫先紅已經習慣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不喜歡被拘束,喜歡到處跟人接觸,這種“兼職”的工作很吸引他。牛總一年給他五萬塊工資,其實就等於交給先行廣告公司的服務費,分攤下來一個月四千多塊的兼職工資,孫先紅覺得跟著牛總乾肯定有奔頭。

回想起孫先紅四年兼職的歲月,自己幫牛總花了很多的廣告費,但是自己竟然連一根煙也沒有請牛總抽過,不免有些愧疚。雖然伊利是國有企業,但牛總向來都是很摳門,每次簽契約價格都簽的很低,但對方不賺錢他也不簽,這就是蒙牛的合作夥伴需賺錢的文化吧!

當問到“牛總最欣賞你的什麼特質”時,孫先紅告訴我們:“牛總更多的看中我的每一種想法都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當然我的勤奮與辛苦也是其中的原因吧。”

“簡單是一種捨棄”

1998年到來的那一場伊利內部的風波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牛總因為與鄭俊懷的衝突離開了伊利,孫先紅也受到了“牽連”,被迫與牛總他們一起創辦“蒙牛”。

原來自己創業的孫先紅甘願當牛總的“參謀”,他很敬重這位比自己大四歲的老大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將軍的,如果每個人都當將軍,誰來當士兵”。孫先紅覺得“參謀”這個角色很適合自己,就像諸葛亮,只有藉助更大的平台,自己的能量才能越來越大。創業初期,牛總給了孫先紅100萬廣告費,讓他在最短的時間把“蒙牛”的知名度打出去。

孫先紅“臨危受命”,自己原來是做電視廣告策劃的,深諳電視傳播之道,他明白區區100萬根本無法承擔電視廣告的巨額費用,他決定暫時放棄電視廣告這種形式,但是哪種形式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孫先紅每天都在琢磨著這件事。

1999年3月的一天,孫先紅剛下飛機,他忽然發現呼和浩特市內機動車和人行道之間的廣告牌很醒目,一米多高的高度正好是市民目光平視的區間,他還專門借了一輛腳踏車,騎在大街上,看看這些戶外廣告牌對於騎車人的感覺怎么樣。一打聽,300多塊廣告牌就可以覆蓋整個呼市。

孫先紅的直覺告訴他,這些戶外廣告效果既好,成本還很低。蒙牛很快與這個戶外廣告商簽了三個月的契約,還規定使用期結束後沒有客戶就不能把廣告撤下來。很多廣告牌一做便做了一年多的時間。

1994年4月1日凌晨,三百多塊戶外廣告牌連夜安裝完畢。等到呼市市民一上班,便有一種“天降神兵”的強烈震撼。所有主街道都戴上了“紅帽子”廣告牌,上面高書金黃大字:“蒙牛乳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蒙牛”這個名字一下子家喻戶曉。

直到現在,孫先紅講述這個案例的時候,都很興奮,正是這場廣告之戰為蒙牛未來的成長鋪平了道路。

“很多市場人員策劃市場活動時,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其實廣告行銷很簡單,就是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尚簡”派著稱的孫先紅說,自己如果只相信廣告公司的分析報導,沒有騎著腳踏車去體驗這次戶外廣告的效果的話,這次“天降神兵”的廣告戰一定會流產,因為你根本無法了解消費者到底看到了什麼。

這種“簡單”的思維方式不是孫先紅首創,但他卻運用得最徹底,“我不需要在複雜和簡單中平衡,只要簡單就好了,越簡單越能了解消費者的心態”。孫先紅覺得優秀市場經理人的標準也很簡單:離市場越近的經理人越傑出。

“消費者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從這位淳樸而又直率的內蒙人嘴裡講出來,筆者並沒有空洞的感覺,這不僅因為蒙牛的成功,更是因為他的真誠和熱情。

“簡單也是一種捨棄”,孫先紅講述了“神五”上天蒙牛行銷的“舍”:2003年10月,“神舟五號”順利返回,蒙牛借勢成為“中國航天員專員牛奶”,按照傳統的思維,這應該是宣傳所有蒙牛產品的一個絕好機會,應該把所有蒙牛的產品都冠上“航天員專用”,更應該有“航天員專用冰激凌”、“航天員專用早餐奶”、“航天員專用奶粉”、“航天員專用奶片”。但孫先紅覺得如果所有的產品都冠上“航天員專員”之名,對於消費者來說效果適得其反,因為誰會相信“航天員還有專用冰激凌”,他果斷決定只有蒙牛純牛奶冠上“航天員專用”的字樣。直到一年以後,孫先紅才把契約給亮出來,要不然很多部門都會說孫先紅偏心。

孫先紅每天琢磨得最多的事就是消費者心理對於一個行銷事件的反應,“很多時候,一個行銷事件如果溝通不好,就成假的了,到時無論你怎么解釋也沒有機會了”。

就連澳大利亞學術代表團來蒙牛講學,孫先紅也要把這件事包裝傳播出去。“你要想方設法不斷地和消費者進行接觸,把消費者看成你的朋友”,這個很普通的事件經過蒙牛的傳播,讓蒙牛的形象一下子又得到了提升,消費者眼裡蒙牛成了“與國際接軌,學習型的優秀組織”。

“我不放棄任何一個能夠跟消費者接觸的機會”,孫先紅覺得自己每天都充當著公司外腦的角色,只有跳出企業本身來與消費者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市場才可能做得更好。

不與廣告公司“之乎者也”

孫先紅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言論。

在中央電視台廣而告之的一次客戶會上,孫先紅髮言的題目是——《到底誰圍著誰轉》,他的答案是企業也應該圍著廣告公司轉!一時間,全場掌聲雷動,孫先紅說:“我知道你們在給我鼓倒掌,但是我想說的是蒙牛的確是在圍繞著廣告公司轉而且得到了許多信息”。

孫先紅經歷了一個企業的成長,也經歷了企業與廣告公司關係的變化過程。“很多企業做大了,跟合作公司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企業開始在態度上敷衍廣告公司,廣告公司再也見不著企業老總,更有甚者,什麼之乎者也就出來了,拒絕的態度把很多關鍵信息拒之門外,這也是企業失敗的先兆。”

“我們不拒絕任何信息,早早地與廣告公司接觸,這樣才可能提前策劃出精彩的行銷事件。跟大量的媒體廣告資訊人接觸,可能99%是無效的,但是我也不能放棄這1%的信息。”

對於很多媒體的朋友,孫先紅有種說不出的感激,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蒙牛遭遇著最大的一次公關危機,全國幾十個省會城市近100家報紙及大約170個網站,相繼出現數百篇詆毀蒙牛形象的負面報導,而且勢頭愈演愈烈。“我是具體負責處理這個危機事件的,壓力非常大,當時的蒙牛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在最困難的時候,中央電視台廣告部的郭主任給我發了一條簡訊:無論風浪再大,央視與蒙牛一起向前!!!”。收到這條簡訊時,孫先紅的眼淚就一直在眼眶裡打轉了,當時屋時只有他和牛總兩人,牛總給他拿了一條毛巾,孫先紅就再也控制不住,痛哭了一場。

“這是我有生以來少有的也是哭得最厲害的一次。因為這是中國最大的主流媒體在支持一個民營企業。”孫先紅至今還保存著這條簡訊,並把它拍了下來,他要讓所有的蒙牛人都記住這個特殊的情感符號,記住蒙牛曾經遭遇過的巨大風浪。

為了把節目製作好,孫先紅經常在電視台一蹲就是一個多月,他非常苛求完美,對於媒體的回覆也是有求必應,他跟媒體溝通的時間通常會安排在深夜。每天他都會在網上瀏覽一個多小時,“因為我不想錯過任何一條信息”。

孫先紅最喜歡的一句話

再好的產品如果不與注意力與矚目相結合也創造不了社會價值,有限的注意力在無限的信息中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注意力中有財富,而且必將引起財富的大轉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