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金

季金(?~1598年12月),字長庚,松門衛(浙江溫嶺松門鎮)人,明朝將領,抗倭英雄。 隆慶二年(1568年)武科進士,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參加抗倭援朝戰爭。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於露梁海戰中痛擊倭寇,同年戰死。 季金死後,朝廷封他為一級宣武功臣,崇禎十六年(1643年),崇禎皇帝贈謚“忠武”。季金被韓國忠清南道一帶民眾奉為英雄,其抗倭事跡一直流傳至今。 季金能作詩,作品有《友人招游委羽洞作》。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季金出身於古松門衛武將世家,從祖輩到松門衛任指揮,有五代任武職。季金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武科進士,列第三名, 是溫嶺歷史上武進士考試名次最高的。 季金登武舉後,被授予浙江海鹽備倭將軍,後升任廣東潮州參將,由於擒獲大盜鮑士秀,立下功勞,進爵總兵。此後,請得朝廷允許退職回家養親。重新起用,補山東臨清參將,後升任鎮江副總兵。

抗倭援朝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季金以欽差統領浙直水兵游擊將軍的名銜,被朝廷派遣至朝鮮戰場,和鄧子龍、陳蠶將軍一起歸屬陳璘部隊。 水軍提督陳璘率廣東水師,副將鄧子龍、陳蠶,浙直水師游擊將軍季金等,合計13000士兵,配合李舜臣封鎖慶崗、金羅、忠清三道的出海口,季金部隊駐忠清南道。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露梁海戰爆發,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艦包圍500艘日本戰艦,明軍由陳璘統帥,副將鄧子龍、陳蠶、游擊馬文煥、季金等皆由其統屬,朝鮮水師統帥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國老將鄧子龍奮不顧身,都在激戰中英勇犧牲。陳璘又派陳蠶、季金率軍支援,痛擊倭寇,幾乎全殲,日軍死亡萬計。  露梁海戰勝後利,季金班師回朝,進爵都督僉事。 十二月,季金與明朝水軍重創敵寇,在激戰中不幸中彈身亡。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為表彰季金的功績,封他為一級宣武功臣。

人物評價

佚名:將軍既仁而化,令以廉簡,威與德並濟,得三千同德之士。仁之至渥也,化至神也。

個人作品

《友人招游委羽洞作》,見於《委羽山志》

軼事典故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仲冬,季金的船隊在海上沒有下錨,海浪突然來了,很多船都沉沒了 ,季金臉色不動,一看船工被凍濕,季金脫下衣服披到船工身上。 季金之所為感動了兵士。

墓址

季金墓位於松門鎮松南村虎坑山上的一處古墓,墓前有一根斜插在平地上的石柱,是石坊之類的建築中拆下的,上面依稀可辨“任公保寧”等字,“寧”字下面的一字看不清楚了,“保寧”可能是韓國忠清南道的保寧。古墓前有一塊簡陋的石碑,上書“許公之墓”四個字,“許公”前另有兩字難辨認,這碑石應該是後來所立的。

後世紀念

功德碑 功德碑

在韓國忠清道保寧市海邊,有一座季金功德碑,功德碑被鰲川中學完好無損地保存著,碑文正面為:“欽差統領浙直水兵游擊將軍季公清德碑”,碑文反面內容較詳,主要記錄季金將軍奉欽命率三千水兵援朝、駐忠清南道、治軍嚴明、英雄作戰的抗倭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