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把國都從雍(今陝西鳳翔南)遷到蔌陽(今陝西蔌陽東北),進一步實行變法。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 。 惠王、燕悼侯、韓哀侯、趙成侯並稱。楚、魏與秦接界,且魏已開始修築長城,自鄭縣沿河北上,直抵上郡。中原諸侯相互征伐,秦處雍州偏僻之地,不參與中原會盟。孝公利用秦地遠離中原戰場積蓄力量,他布施恩德,救濟孤寡,修治德政,講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為富國強兵下令求賢,以改變秦落後於關東六國的局面。並東向進攻,
公元前359年,他山師伐韓,至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築城於殷(今武陟東南)。前 356年,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變法革新。制定嚴厲法令,以法治國,獎勵軍功,鼓勵耕織。不久,秦乘魏攻趙,大敗魏師於元里(今陝西澄城東南),拔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衛鞅為大良造,出師拔魏安邑 (今陝西夏縣西北)。次年,秦築關塞於商 (今陝西丹風西南),秦師圍魏固陽,攻趙藺 (今山西離石西)。
公元前350年,衛鞅開始第二次變法,遷都鹹陽,廢井田制,統一度量衡,設縣置。同年,孝公詔令衛鞅營鹹陽,築冀闕。鹹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鹹陽縣東15里。次年,孝公遷都鹹陽。不久,秦國初在縣置有定額之秩吏,即規定縣令和縣長的俸祿,按戶按口徵收軍賦,其郡縣組織日趨完備。秦孝公積極支持衛鞅變法,前346年,太子駟犯法,刑其傅公子虔,於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後,在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為政治制度先進、經濟發達、軍力強盛的強國。 公元前341年,秦軍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衛鞅策劃下復攻魏,欲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成帝王之業。同年,衛鞅誘執魏軍大將公子邛,大敗魏軍,迫魏王獻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衛鞅功大封其於商 (今陝西商縣東南商洛鎮),故稱商君或商鞅。
公元前338年,孝公卒。秦孝公初立,對穆公以後秦國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他能順應時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膽改革,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相關詞條
-
呂昭[齊孝公]
齊孝公(?—前633年),姜姓,呂氏,名昭。中國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之子,母鄭姬。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早年齊桓公和管仲立其為太子。
人物生平 編年紀事 成語典故 史記記載 影視形象 -
齊孝公
齊孝公(?—前633年),姜姓,呂氏,名昭。中國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之子,母鄭姬。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早年齊桓公和管仲立其為太子。
人物生平 編年紀事 成語典故 史記記載 影視形象 -
燕孝公
燕孝公(?-前455年),一作燕考公,是中國春秋時代後期至戰國時代初期燕國的君主,繼燕前簡公之位。 在位38年卒,由燕成公即位。
簡介 史籍記載 -
魯孝公
魯孝公(?―公元前769年),姬姓,名稱,魯武公之子,魯懿公之弟,西周末期、春秋初期魯國第十二任國君,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69年在位。 公元前807...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史書記載 家庭成員 -
晉孝公
晉孝公(?─約前357年),《古本竹書》稱作晉桓公,名姬頎,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烈公之子,烈公二十七年(前389年),烈公死,孝公即位。孝公...
-
杞孝公
杞孝公,名叫姒丐,是杞國的第11任君主。
人物簡介 史書記載 杞國歷代國君 -
陳孝公
陳孝公,媯姓,名突,陳申公之子,為西周諸侯國陳國君主之一。
個人生活 史料記載 -
公無渡河[劉孝威詩作]
《公無渡河》,作者劉孝威,劉孝威所著文集前後各十卷,《隋書志》作十卷。此從《兩唐書志》傳於世。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