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存思,一名“存想”,簡稱“存”,道教修煉方術之一。要求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神真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進入氣功能境界。
存思對象很廣泛,包括存思天象(日、月、五星,雲霧)、景物(氣、炎火)、人體(
五臟、丹田)及神真(身內神和身外神)等。單存身內、身外諸神者名“存神”。
存思術起源很早,《 太平經》已多論述。《太平經鈔》戊部稱:“入室存思,五官轉移,隨陰陽孟仲季為兄弟,應氣而動,順四時五行天道變化以為常矣。”
①卷九十八云:“入室思道,自不食與氣結也。”
②卷七十一云:“神遊出去者,思念五臟之神,……念隨神往來,亦洞見身耳”。
③葛洪《抱朴子內篇》具體記載了存思老君、存思己身形體、五臟等方法。《雜應》篇云:“但諦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見,則起再拜也。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見老君則年命廷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
④同篇又述存思身、心、發及五臟以辟瘟疫的方法:“思其身為五玉。五玉者,隨四時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黃,秋白,冬黑。又思冠金巾,思心如炎火,大如斗,則無所畏也。又一法,思其發散以被身,一發端,輒有一大星綴之。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復其頭,以罡指前。又思五臟之氣,從兩目出,周身的雲霧,肝青氣,肺白氣,脾黃氣,腎黑氣,心赤氣,五色紛錯,則可與疫病者同床也。”
⑤東晉中朝,上清派形成,以存思為主要修習方術。其重點是存思身內身外諸神,但也存思身外景物,或以身外景物如氣、雲、星等與之相結合,使此術得到較大發展。其《黃庭內景經》存思人體上、中、下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以存思五臟神為主。在存思五臟神的同時,又主張吸食五方之氣以與五臟之氣相會合,謂吸食東方青氣與肝氣共結為肝神,吸食南方赤氣與心氣結為心神等。《黃庭內景經·上有章》又講存思日月與養目煉目相結合,言存想日月入於兩目,使日月光與目合,久久存想,人便可與日月星光融為一體。
⑥《 上清大洞真經》卷一講存思日月星辰與身內神相合,謂:“口吸日月一息氣,分三九咽,結作二十七帝君,……令日光使照一身,內徹泥丸,下照五臟腸胃之中,皆覺洞照於內外,令一身與日月之光共合。”
⑦上清茅山派主要傳人陶弘景之《真誥》亦屢述存思,其卷五述存五神:“當存五神於體。五神者,謂兩手、兩足、頭是也。頭想恆青,兩手恆赤,兩足恆白者,則去仙近矣。”
⑧卷九述心存日、月法,曰:“直存心中有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又存日有九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而芒回還胃中。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胃中分明,乃吐氣,嗽液三十九過,止。一日三為之,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必得道行。”
⑨卷十述存思三氣,曰:“旦,坐臥任意,存泥丸中有黑氣,存心中有白氣,存臍中有黃氣,三氣俱生,如雲氣復身,因變成火,火又繞身,身通,洞徹內外,如一旦行,至向中乃止,於是服氣一百二十,都畢。道正如此,使人長生不死。”又云:“初存出氣如小豆,漸大沖天,三氣纏繞身,共同成一混,忽生火在三煙之內,又合景以煉一身,一身之里,五臟照徹,此亦要道也。”經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存思術一直很盛行。《雲笈七籤》卷四十二至四十四用三卷篇幅收載此時期之存思術數十種,基本反映了它的概貌。現舉數例以見一斑:
(一)存思三洞法。《 雲笈七籤》卷四十行:“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淵,亦可日中頓思三真。”其法是存思三氣化三洞,並與叩齒、祝咒相結合。
(二)存思三寶法。三寶指道寶、經寶、師寶。首存道寶,“先存見齋堂為太玄都玉京山七寶城,宮台寶蓋師子之座”,“常見太上在高座上,老子在左,元君在右,……次見十天光儀侍衛,文武伎樂,各從方來,朝禮太上”;次存經寶,“仍存玄台之里,在於太上之西,有七寶莊嚴光明帳座,座有玉案,案有寶經,絳綃之巾……鎮復經上;玉童玉女侍衛……”;再存師寶,“仍存玄台之里,在於太上之東,有七寶莊嚴光明帳座,座上有玄中大法師,即是高上老君妙相……仙真侍側,左右肅然”。
(三)存思五臟法。“第一見肺,紅白色,七葉,四長三短,接喉嚨下。第二見心,如芙蕖未開,又似懸赤油囊,長三寸,在前。第三見肝,蒼紫色,五葉,三長二短,九寸,在心下。第四見腎,蒼色,如復雙漆杯,長五寸,俠脅兩膂著脊。第五見脾,黃蒼色,長一尺二寸,揜太倉胃上”。
(四)存思雲氣兵馬法。“清旦,先思青雲之氣匝滿齋堂中,青龍師子備守前後。正中,思赤雲之氣,匝滿齋堂,朱雀鳳凰悲鳴左右。日入,思黃雲之氣匝滿齋堂,黃龍黃驎備守四方。人定,思白雲之氣匝滿齋堂,白虎麒麟備守內外。夜半,思玄雲之氣匝滿齋堂,靈龜螣蛇備守上下。向曉,思紫雲之氣匝滿齋堂,辟邪師子備守隱顯。”又云:“凡師思雲氣各從方來,……翁郁氤氳,充溢堂宇,然後思己身中藏氣,又出與雲色采合,……神官靈獸齊整參羅,前後左右,四方內外,上下隱顯,六時轉隆,神靈普遍也。”
(五)存玄一老子法。“存帝君之左有玄一老子,服紫衣、建龍冠,又存帝君之右,有三素老君,服錦衣、建虎冠。……玄一老子名林虛,字靈時道,三素老君名罕張上,字神生道。”存思常和內視、內觀結合運用。《 三洞珠囊》卷五引葛仙公《五千文經序》云:“靜思期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氣長存。”《雲笈七籤》卷四十三云:“凡存思之時,皆閉目內視。”《 真誥》卷九即載有存思、內視結合運用的方法。
道教認為存思又可與服藥相輔而行。《三洞珠囊》卷五引《裴君內傳》曰:“尋藥之與存思,雖致道同津,而關源異緒,服藥所以保形,形康則神安;存思所以安神,神通則形保,二理乃成相資,……其有偏用能通者,亦同臻道岸,而未若兼善,使藥與思交用,形與神相入,則指薪日續,遊刃無阻,生涯自然而立,死地何從而來也。”存思術雖有許多牽強附會、神秘不經之論,但在集中意念、調動內氣方面,對我國古代氣功學的發展起過相當的作用。唐末以來,始漸被新興的內丹術所吸收和取代,而中斷其獨立的發展。
養神之道——道教養生
道教始終以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基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教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自然”。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
養神之道包括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魏晉之前即已盛行,都是依據形神相依,形須神立的教義而來,認為人身五臟六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這些神存在於人身,則形體安康,也就是說存神則可以安形、固形。但由於外界有色、香、味、欲的引誘,人身之神往往有被誘引而外逸。神離開了形,即生機離開了形體,神不守舍(形),形體就會敗壞,生命就要死亡。因此,欲求長生,則必須存神於形體之內。
養神之道,始於何時尚難確定,早在《 老子》、《 莊子》和中醫典籍《 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守一、潛心靜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基礎和前提。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長生不死須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養神之道的代表作,要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撰寫的《 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信教”。“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斷緣”。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收心”。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須“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簡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著名道士、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馬承禎在另一本著作《 天隱子》中又將修煉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使清靜無為的養神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茲就養神之道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