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歷史
據徐松《西域水道記》載:“河水又西行三十餘里,出山。水又南流二十餘里,經庫爾勒與軍台之間。又西南,凡七十里,經哈拉布拉克軍台南。二十餘里, 又西,經庫爾楚軍台南而西。凡三百里,仍曰海都河。”民國時期,一般稱為庫爾勒河。1948年8月,庫爾勒縣政府向南京政府上報的《庫爾勒河流調查表》:河名:庫爾勒大河。河長:145里。發源及經過地區:由開都河發源,由鐵門關經過城市,大河至孔雀河止。(庫爾勒檔案舘,庫爾勒縣政府1948年40卷)解放後此段才改叫孔雀河。從清光緒至今,尉犁段一直叫孔雀河。尉犁縣清代叫新平縣, 《新平縣鄉土志》地圖已在孔雀河設驛站。今尉犁,原名昆其,河從地名,叫昆其河,意即皮匠河,因皮匠常在河中洗皮革之故。隨左宗棠平叛的湘軍中的秀才將昆其河譯為孔雀河。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同尉犁縣有土地紛爭的庫爾勒是不會將流經本區域的河流取名為孔雀河的。1960年5月6日自治區人民委員會辦公廳《關於更改尉犁縣維文名稱的通知》指出:“4 月22日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將尉犁縣維文名稱‘孔雀’(意譯)改為‘羅布淖爾’(音譯)。”
建設情況
孔雀河起源於博斯騰湖(水源來自開都河),穿鐵門關峽谷流經庫爾勒市,是庫爾勒市工業、農業、經濟的命脈。孔雀河全長785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斷流,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常年流量穩定。孔雀河風景旅遊帶上起314國道孔雀河大橋,下止英下鄉太陽島,全長約10公里。規劃有四個公園(植物園、孔雀公園、青少年公園、民族風情園);五座橋樑(獅子橋、梨香橋、建設橋、葵花橋、建國橋);七處景點(釣魚園、梨香園、觀景台、風舧廣場、百花園、孔雀廣場、團結花園)。孔雀河風景旅遊帶已成為“梨城”人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孔雀河橫穿庫爾勒市區,把庫爾勒市分為南北兩半,北面以州市地方關有單位為主,南面以塔里木勘探開發指揮部及石油單位為主。在市區長達七公里的孔雀河上共有五座橋,有孔雀河大橋、獅子橋、建設橋、團結橋等。上游的孔雀河大橋是314國道跨越孔雀河上目前最大的橋樑,橋跨150米,寬24.5米,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一處拱形鋼橋,河面無橋墩,它是孔雀河在庫爾勒市區的一處重要景觀,是孔雀河濱風景旅遊帶上一道獨特風景線。
孔雀河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在新疆,象庫爾勒一樣擁有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流的城市是極為罕見的。但是多少年來,庫爾勒市民並沒有享受到孔雀河的美景,住在兩岸的維吾爾族老鄉都叫它"皮匠河"。因為人們常年在河邊洗羊皮,致使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孔雀河變成了臭羊皮河。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塔里木石油的勘探開發,庫爾勒市開始著手建設孔雀河風景旅遊帶。這個項目總投資6.5億元,使穿城而過的10公里河面擴展到了原來的2-3倍,兩岸全由花崗石砌成,道旁是綠化帶,在新獅子橋至建設橋之間的河坡上,還布置了二十處石階和不鏽鋼複合管金屬護欄,並陸續建成了孔雀公園、梨香園等四座大型公園及七個風格迥異的沿河景點。
近些年庫爾勒市從實際出發,利用孔雀河穿城而過的優勢建設了孔雀河風景旅遊帶工程。風景帶基礎設施完善,綠草如茵、鮮花怒放、景色宜人,成為市區一道亮麗的綠化美化線和旅遊風景線。一方水土,因風雅而美麗;一座城市,因歷史的積澱和教養而文明。
孔雀河市區段玉水如帶,百步一景。清晨,薄霧輕紗,爽氣怡人;晚間,夕陽鋪水,依稀將人帶入夢中仙境。早晨鍛鍊身體的人在這裡吐故納新,采天地之精華;傍晚,休閒的人們在這裡納涼散步,觀夜景之妙。如潮的人流摩肩接踵,使孔雀河畔洋溢出一種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