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曉紅

孔曉紅

dation eration ction

個人簡介

姓名: 孔曉紅


職稱:教授 博士生導師

教育經歷

2005.11-2008. 6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博士後
2001.8- 2001.12 澳大利亞Flinder 大學神經生物學中心 衛生部公派訪問學者
1998.9 -2001.7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博士
1994.9 -1997.7 西安醫科大學醫學碩士
1987.9 -1992.7 山西醫科大學醫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08.12- 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
2005. 11 -2008.5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病毒中心博士後
2004.1 -2005.11 南開大學泰達生物技術學院 細胞生物學及單克隆抗體實驗室負責人
2001.12 -2003.12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博士後,出站聘為副教授
1999.10 – 2001.7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分泌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 建立了HIV重組螢光病毒競爭系統用於急、慢性HIV感染母嬰對的病毒適應性(fitness)的分析,發現慢性感染母嬰對由於傳播瓶頸所致選擇性傳播的存在,並且經過選擇較高病毒適應性的病毒傳播至嬰兒體內。此研究結果發表在J Virol.
2) 運用螢光探針指示方法追蹤HIV感染母嬰對包膜蛋白所致融合的差異,結果發現傳播的病毒具有較高的融合效率,且這種較高的融合效率與高病毒適應性正相關。傳播病毒和非傳播病毒的包膜蛋白決定的融合效率還表現對融合抑制劑的敏感性不同。
3)運用基因重組與替換構建表達HIV母嬰包膜蛋白的嵌合病毒,進一步尋找存在於包膜蛋白決定病毒適應性的決定域。
4)HIV異性性傳播的包膜蛋白分子進化:主要研究HIV異性性傳播的包膜蛋白在病毒供體和受體之間分子進化的差異,確立選擇性傳播的存在。
目前承擔課題:
1. HIV母嬰傳播中包膜蛋白複製適應性研究 102008—092011 天津市科委重大支撐
2. HIV母嬰傳播中包膜蛋白遺傳進化研究 C102009-092011 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
3. 在HIV母嬰選擇性傳播病毒複製適應性及其選擇性機制研究032010-122013 國家自然基金
4. HIV母嬰傳播病毒生物學特性及其機制研究 美國NIH Forgarty strartup foundation

學術兼職

1. 國家自然基金委NSFC-NIH國際合作項目二審專家,天津市衛生局項目評審專家
2. 病毒學報,《Viroligica Sinaca》《 Current HIV Research》審稿人
3. 中國細胞生物學會會員
4. 天津細胞生物學會理事

論文

1. Bovine ISG15: an antiviral and inducible protein in BIV Infected fetal bovine lung cells. Liu C, Li X, Yao X, Kong X, Qiao W, Geng Y,Virol J. 2010 Jun 23; 7:134.
2. Intraspinal cord graft of autologous activated Schwann cells efficiently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rat's spinal cord injury. De-Xiang Bana, 1, Xiao-Hong Kong, 1, Shi-Qing Feng, Guang-Zhi Ninga, Jia-Tong Chen and Shi-Fu Guo. Brain Res. 2009,1256:149-161.
3.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envelope confers higher rates of replicative fitness to perinatally transmitted viruses than to nontransmitted viruses. Xiaohong Kong, John West, Hong Zhang, Danielle M Shea, Tendai J M’Soka, Charles Wood. Journal of Virol, 2008. Vol.82 (23):11609-11618.
4. The requirements and mechanism for capsid assembly and budding of bovine foamy virus. Kong XH, Yu H, Xuan CH, Wang JZ, Chen QM, Geng YQ. Arch Virol. 2005 Aug;150(8):1677-84.
5.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co-graf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chwann cells and fetal spinal cord cell suspension in the rat. Feng SQ1, Kong XH 1, Guo SF, Wang P, Li L, Zhong JH, Zhou XF. Neurotox Res. 2005;7(1-2):169-77.

講授課程

1. 臨床醫學7年制《醫學微生物學》《創新研究與訓練》
2. 研究生《醫學分子病毒》《科研方法論》《人類重要疾病概論》
3. 本科生公選課《重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榮譽和獎勵

1.急、慢性脊髓損傷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獲2006年度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
2. 自體激活雪旺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