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鎮

孔城鎮

千年古鎮—孔城鎮位於桐城市東部,與廬江縣、樅陽縣接壤。全鎮區域面積167.22平方公里,轄24個村,2個居委會,人口9.1萬人,是桐城市的東部重鎮、經濟強鎮和人口第一大鎮。1999年列為安徽省省級中心鎮,榮獲省社會治安模範鄉鎮、安慶市文明鄉鎮、安慶市發展鄉鎮企業十強鄉鎮、安慶市小康鄉鎮。2006年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孔城鎮孔城鎮
孔城,城鎮創建深入人心,集鎮建設初具規模。孔城自古就是商埠重鎮,古鎮新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鎮區道路三縱四橫,四通八達,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達1.81萬人,人均擁有綠地面積3.2平方米。正在建設中的東環路風情旅遊街仿古色古香,徽派建築風格與老街交相輝映,成為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

孔城鎮黨委、政府將以昂揚奮發的精神面貌,率領全鎮人民,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建設歷史文化名鎮,打造十里工業走廊”這個總體構想,毫不動搖地堅持“工業立鎮,農業穩鎮,城建靚鎮、商貿活鎮、文化興鎮”的五大強鎮戰略,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活城鎮商貿業,做好文化旅遊業,實現人口大鎮向工業強鎮跨越,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跨越,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精心打造實力孔城、活力孔城、和諧孔城。

歷史悠久

孔城鎮孔城鎮
孔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厚重,人脈資源極其豐富。宋《元豐九域志》載:“淮南路舒州九鎮,孔城即九鎮之一”。鎮內明清古蹟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歸帆”、“桐梓晴嵐”三景出自孔城;鎮北有“江北小九華”之稱的著名佛教勝地——藻青山山頂建築風格迥異,山色秀美妙趣玲瓏;鎮區內孔城老街,全長2公里,臨街鋪面保存完好,是華東地區保存最為完整、體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條老街。著名的桐鄉書院、朝陽樓坐落其中,沿街建築風格古樸蒼勁,木製閣樓、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觀;老街三面環水,富有靈氣,是理想的旅遊綜合開發之所。清代文學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於康熙五十二年卒後,葬於南山崗硯莊之南(現本鎮清水塘村),其墓俗稱“榜眼墳”,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區位交通

孔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人流物流快速暢通。228省道穿境而過,南臨長江黃金水道,滬蓉高速公路桐城出口近在咫尺,離合肥、安慶僅1小時路程。境內孔卅路、高雙路、張紅路高南路等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正在申報的內河航道疏浚項目和孔城的碼頭的建立,必將為孔城提供便利的水運條件。

組織結構

孔城鎮孔城鎮
一、黨政辦公室
二、經濟發展辦公室(合併企業招商辦、農業辦、統計站、農經站)
三、社會事務辦公室(合併民政辦、農村合作醫療辦、殘聯、文教衛體辦)
四、水務站(合併水利站、水產站)
五、林業站
六、城鎮建設服務所
七、勞動保障所
八、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合併農業站、獸醫站、農機站)
九、文化廣播服務中心(合併文化站、廣播站)

工業發展

孔城鎮孔城鎮
孔城,工業基礎雄厚。鎮內工業企業起步早,發展快,擁有桐城市“十強企業”兩家,分別是華祥集團和龍達集團,“三十強企業”樂健食品公司是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旭日公司、聯勝公司、凌志包裝公司、汽車部件公司、吉龍塑業等一批成長型企業發展勢頭強勁。聞名全省的鄉鎮企業“高橋”速度發源地就在此。全鎮已形成農機配件、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塑膠化工、印刷包裝、家具裝潢等幾大產業,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7億多元。以東城工業園和高橋工業園為支撐,以省道228線為主軸的十里工業走廊將成為招商引資的載體和本鎮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

農業概況

孔城鎮孔城鎮

孔城,農業特色明顯,農業基礎地位突出。孔城作為一個農業大鎮,全鎮共有耕地10萬餘畝,水面3萬餘畝,林地4萬餘畝,全鎮共建優質水稻種植示範基地10000畝,優質油菜種植示範基地2000畝,優質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晴嵐柑橘、太空蓮藕、欄河的註冊西瓜、南口的雜交高產制種以及三元種豬場的建立,經果林、生態林的大面積開發利用和農業產業化的興起正成為孔城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石。

名勝古蹟

孔城鎮尹寬墓
尹寬墓

位於興店鎮雙墩村。該墓坐西朝東,墓冢長3米,寬2.8米,冢後壘環形土壙,中嵌墓碑,楷書“尹碩夫之墓”。尹寬(1897--1967),又名碩大、尹有益,化名石人、王競博等,桐城興店鎮雪池村人。旅歐少年共產黨創建者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社會活動家,中共領導成員。1986年全國黨史會議正式決定將尹寬列入《中共黨史人物傳》列傳條目。現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山橋

南山橋,位於桐城市區東北的高橋鎮雙山村的田間小道上。其二面平疇,溪水流經其間,來往阻隔,行人多為所苦。相傳戴名世中年安硯鄉里,目睹此狀,乃傾囊沿溪主要路口建五座石橋。行人稱便,心甚德之,擇四橋中之大石橋,名之曰“南山橋”。橋長7.5米,寬1.2米,由三根麻條巨石組成,橋孔6.5米,橋面寬坦,橋基堅實。稍有所損,村民輒修之。橋頭勒石立碑,楷書陰刻“南山橋”三字,字跡清晰可見。另有永德橋、五里橋、八里橋、了了橋。“了了橋”是戴氏連建四橋之後,所修的一座小石橋,耗盡所有建橋資金故名。

孔城名人

孔城鎮南山橋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號南山,別號憂庵。“桐城派”奠基人、文學家。20歲授街養親,27歲所作時文為天下傳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應級試,二十六年,以貢生考補正蘭旗教習,授知縣,因憤於“悠悠斯世,無可與語”,不就。漫遊燕、越、齊、魯、越之間。四十五年舉應天試,四十八年,中進士第一,殿試中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編修。五十年科,左都御史趙申喬,據《南山集·致餘生書》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跡,參2戴名世“倒置是非,語多狂悖”,“祈敕部嚴加議處,以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發,被錄下獄。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殺於市。著有《四書朱子大全》以及大量散文。同族後人戴衡蒐集整理遺文,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編成《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光緒時刊行傳世。

施劍翹
施劍翹,桐城人。亂世三女性之一。1935年6月,施劍翹從太原來津投親,開始實施她的替父報仇的計畫。她跟蹤查訪孫傳芳的門牌號、車號、每日行程,11月13日下午,她摸清披著黑斗篷的孫傳芳進了居士林,返回取槍,在眾多的香客間擠到前排,取出白朗寧手槍,在孫傳芳的身後連發三,一槍從右耳後進入,孫倒地後又補了兩槍。當時現場大亂,施劍翹撒了已經準備好的傳單,鄭重宣布孫傳芳是她打死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不會連累大家。事發後警察局轉法院,念其主動自首,又事出有因,被判7年徒刑,不久因南方革命形勢的發展,在馮玉祥的干預下提前特赦出獄。其後她去南方做過一些革命工作。“文革”中受到周恩來總理的保護,1979年病逝。
[《亂世三女性》(王開林著):唐群英、施劍翹、川島芳子]

孔城鎮孔城鎮
施從雲
施從雲(1880~1912)字燮卿。弱冠投軍,選送入保定將弁學堂。歷任排長、督隊官。1910年新軍第二十鎮成立,任第七十九標第一營管帶。與王金銘、馮玉祥發起組織“武學研究會”,秘密鼓吹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力勸統制張紹率部起義未遂。次年1月,與王金銘發動灤州起義,宣布灤州獨立,成“北方革命軍政府”,被推為總司令,王金銘任軍政府都督,被推為總司令,王金銘任軍政府都督,率軍登車西進,準備進攻天津。1月4日與清軍激戰於雷莊附近,清軍詭稱議和,將其誘捕殺害。

相關條目

參考連結

http://www.kongcheng.gov.cn/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