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越王使其大夫子餘造舟。舟成,有賈人求為掌工,子餘弗用。賈【1】人去,之吳;因【2】王孫率以見吳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
他日,王孫率與之觀於江。颶【3】作,江中之舟擾,則指示王孫率曰“某且【4】覆,某不覆。”無不如其言。王孫率大奇【5】之,舉【6】於吳王,以為舟正。
越人聞之,尤【7】子餘。子餘曰:“吾非不知也。吾嘗與之處矣,是好夸,而謂越國之人無己若者。吾聞好夸者恆是【8】己以來多諛,謂人莫若己者必精於察人而暗於自察也。今吳用之僨(fèn)【9】其事者,必是夫也!”越人未之信。
未幾,吳伐楚。王使操余皇【10】,浮【11】五湖而出三江,迫【12】於扶胥之口,沒焉。越人乃服子餘之明,且曰:“使斯人勿試而死,則大夫受遺才之謗,雖咎繇(gāo yáo)【13】不能直【14】之矣。”
注釋
【1】賈:做生意。
【2】因:經過,通過。
【3】颶:颶風。
【4】且:將要。
【5】奇:意動,感到奇怪。
【6】舉:推薦,舉薦。
【7】尤:責備。
【8】是:原意是正確的,形容詞做動詞,覺得... 是正確的。
【9】僨:敗壞。
【10】余皇:船名。
【11】浮:行船。
【12】迫:靠近,接近。
【13】咎繇:即皋陶,舜時為掌管刑法的官。
【14】直:使...清白,申訴清白。
本文選自《郁離子》。
譯文
越王命令他的大夫子餘負責造船。當船造好的時候,有個商人來為自己謀求做掌工的差事,而子餘並沒採用他。這個商人離開(越國),到了吳國,經過王孫率引薦覲見了吳王,並向吳王說越國的大夫不能利用人才。
一天,王孫率跟他一起在江邊觀賞,突然狂風大作,江中的船一片紛亂,(商人)向王孫率指著說:“這個馬上要翻,那個不會翻”,他所指到的船沒有不跟他的預言相應驗的。王孫率很驚異於他的才能,便向吳王舉薦了他,(吳王)任命他作舟正(官名)。
越國人聽聞這件事,(紛紛)歸責備大夫子餘。子餘說:“我並非不知道他的才能。我曾經跟他相處過,他很喜歡說大話,說越國沒有才能比得上自己的人。我聽說喜歡吹噓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來招致別人的吹捧奉承,說沒有比得上自己的人,必定很善於觀察別人而不善於自我觀察。現在吳國啟用他,將來敗壞他們大事的,一定是這個人呢!”越國沒有人相信他說的。
不久,吳國討伐楚國,吳王讓那個商人操縱余皇大船,在五湖上行船過三江,迫近扶胥口,大船沉沒了。越國人這才嘆服子餘的明智,說道:“假如說這個人沒有被任用就死掉了,那么大夫將落下遺漏賢才的壞名聲,即使是上古刑理官皋陶來也不能申訴清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