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懷寧縣黃墩鎮與洪鋪鎮的交界處,有兩座山,一座叫剪子嶺,一座叫花山,在這兩座大山之間有一個嶺,名叫“子貢嶺”。傳說
相傳,孔子帶著學生子貢等周遊列國。一日,來到一個小客棧(即現在的懷寧縣黃墩鎮),由於一路奔波,孔子勞累過度,竟臥病不起,這可急壞了弟子子貢他們。子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姓曹的大夫,大夫仔細地看過病後,說先生得的是“傷寒病”,此病十有九死。子貢一聽,十分焦急,懇切地說:“大夫,求求您,請您一定要治好我的先生!”“治好不難,難的是丹心草難找呀!”“丹心草?”“聽說東面的剪子山倒有,但是丹心丹心,要得此草,得有一片誠心才是;若無丹心,如大海撈針!”“大夫,為了先生,就是大海撈針,我也在所不辭!”剪子山,形似剪,剪子尖尖刺破天。山高路陡,絕壁懸崖,荊棘叢生,子貢全然不顧這些,一心尋找丹心草。可是一連三天也沒找著,這使子貢心急如焚;第三天傍晚,子貢來到嶺上的山神廟,先叩神求佛,他想:先生危在旦夕,找不到丹心草如何是好!難道我子貢是個不誠心的人嗎?!
上山下山,來來回回得跑幾十里山路,這天天色已晚,子貢又想:我不如宿在這廟前,明天一早再找。於是,他挨著飢餓,和衣躺在神廟前的石板上。雖是四月天氣,夜風還帶著寒冷,但勞累了幾天的子貢還是入睡了。
子貢的誠心感動了山神。當子貢醒來時,大大小小的山神手捧丹心草,跪於路的兩旁,一齊向他叩拜:“子貢,你為人丹心,我等奉上丹心草,快拿回去醫治您的先生吧!”子貢連連道謝,連夜趕回了小客棧。
子貢尋藥,奉獻丹心。從此,人們管這個嶺叫子貢嶺;至今,還會見到嶺上列成兩側的山石傾斜於路中,人們說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山神在叩拜子貢時變成的化石。後人為紀念子貢,在子貢睡過的石板上還建了一座子貢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