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單親媽媽
孩子上了兩年幼稚園,老公既沒出席過家長會,也沒現身過親子活動,幾乎沒跟老師、同學打過照面。“感覺別人看孩子的眼神怪怪的,搞得我們像是單親家庭一樣。”上周,家住武昌的劉女士給老公下了一道“最後通牒”:沒有時間也要創造條件在孩子的老師、同學及家長面前露個臉,否則過節不回婆家。
劉女士說,兒子將滿5歲,目前幼稚園中班在讀,按說這個年齡段正是需要老公加以引導進行性格塑造的關鍵期,可因為工作的需要,老公被公司派往外地開拓市場,他們無奈變成了“雙城夫妻”,一家人一周才能團聚一次。
“好像我們這種‘雙城夫妻’,在子女教育方面指望老公算是白瞎了,我就是一‘假性單親媽媽’。”劉女士半開玩笑地說,平時累點也就算了,可一遇到幼稚園舉辦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她就很“抓狂”,“很難跟老公的時間合拍,他回不來,可偏偏有很多遊戲是需要一家人共同參與的,看到別的同學跟爸爸、媽媽玩得很開心的樣子,兒子和我就只能傻看著。”
節前,劉女士得償所願,老公提前返漢,一大早特意送兒子上幼稚園,為此她幫兒子在微博上高調曬父愛。
工作狂
“現在的家長會都快變成‘婆婆媽媽會’了,來開會的絕大多數都是媽媽或者奶奶、外婆,男性可能占兩三成。”記者採訪了市常青實驗國小、市育才國小、崇仁路國小、紅領巾學校的多位班主任老師,他們表示開家長會“爸爸很少”是個普遍現象。原因何在?為此,記者對140多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隨機調查,近四成學生直言爸爸是“工作狂”。
“要是學校有活動,我會通知媽媽去,跟爸爸說了也白說,我一天都未必能跟他說上一句話,他是個‘工作狂’。”六年級男生小航說,爸爸具有雙重身份,既是一位大學教師,也是一名船長。不上船的時候,爸爸在學校里搞教研,早出晚歸,只有周末才能抽空陪陪他。如果爸爸上船了,他要等五六個月才能見到爸爸。
“過節我最想跟爸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能不能不那么忙?給公司的員工放個假,也給自己放個假。”五年級學生小傑說,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老總,在他印象中爸爸總是非常忙,有時候雖然在家,可眼睛停留在股票資訊上的時間往往比停留在他身上的時間還多。所以,學校要開家長會或組織其他的什麼活動他一般都會通知媽媽去,媽媽是一家服裝店的店長,不過媽媽在意他遠比生意多。
此次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請給你成長道路上,你認為最重要的人排序(限5人)。記者統計發現,約有六成孩子將“NO.1”給了媽媽,近兩成孩子將這一珍貴地位給了爸爸,另有兩成孩子將這一殊榮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值得一說的是,有十幾個孩子居然將爸爸排到了五人中的最末位,有的甚至將爸爸除名。
人在江湖
作為父親,對孩子眼裡的“忙人”形象會作何感想?記者隨機採訪了50位3歲至12歲孩子的父親,僅三成父親表示每天能保證“親子面對面”的時間,更多父親流露出的是無奈與愧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事房地產行銷工作的熊先生說,他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在周末、節假日的時候只能跟女兒說“對不起”。因為每當周末、節假日正是客戶來訪量最大的日子,成交量跟收入直接掛鈎,這樣才能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他十分清楚女兒很渴望他的陪伴,當聽到三歲半的女兒跟他說“爸爸我不想喝外國奶粉了,你不要天天都上班行不行,陪我玩一玩”時,他覺得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
“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不保證休息。”在某上市公司從事高管工作的朱先生同樣跳不出“江湖”的遊戲規則。朱先生嘆言,在孩子心目中,他就像一個“隱形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時,孩子已經入睡,早上等他起床時,孩子已經上學。周末、節假日時,還要陪客戶應酬。開學初,在妻子的極力要求下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這才得知帶班的老師已經換了三輪了,也難怪孩子會抱怨自己一點都不關心她。
父愛不可替代
在此次調查中,儘管在“重要人排序”過程中,近六成的孩子將“NO.1”的位置給了媽媽;儘管在“爸媽大比分”項目上,爸爸的分數普遍低於媽媽;儘管在“我給爸媽貼標籤”速答中,許多爸爸被孩子冠以“工作狂”、“麻壇高手”、“電腦控”、“冰塊臉”等略帶非議的稱呼,但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對爸爸的付出表示感恩,認為爸爸在他們心目中是不可替代的。
五年級女生小彤猶豫再三後,將給爸爸的原始分75分改成了95分。小彤說,爸爸平時很少有時間管她,可當她做錯事或考試沒考好時,爸爸會大發雷霆,氣極了抓到什麼就拿什麼打她,有一次還當著同學的面拿棍子打她。雖然這一點令她很反感,但她並不記恨爸爸,因為爸爸每天在外面賺錢很辛苦,對她發脾氣也是因為恨鐵不成鋼。
“爸爸,我愛你!如果你能多陪陪我,我會更愛你!”“老爸,謝謝你的養育!”“爸爸,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體。”翻看一張張的調查表,在“我最想對爸爸說的一句話”一欄,八成孩子表露出對父愛的渴望以及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專家點評
武漢大學特聘教授、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專家尹鄧安表示,長期以來,受中國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誤導,人們認為“母親”養兒育女是天經地義的事,父親們更多的是扮演好家庭經濟支柱的角色。然而,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父愛在男孩的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於遺傳、智力等先天因素,還會滲透到情感、氣質、性格、體格等方面。父愛饑渴的孩子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而父愛飽和的孩子往往智商、情商更高,在學校里和社會上也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說母親是一所學校,父親則是學校里的一本書。”尹鄧安認為,7歲以後是孩子氣質、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親職教育中父性教育嚴重缺失,那么男孩子就少了一個對他而言影響至深的男性楷模。為什麼“偽娘”一詞會大行其道,不排除父愛缺失是一大原因。父愛對於女孩同樣重要,父愛缺失的女孩可能長期處在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焦慮狀態,女孩很難了解男性的生活狀態,易走入兩個極端:一是過早向其他異性尋求安全感,二是對異性有強烈的排斥感,以至影響到成人後的戀愛、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