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社會形態
婚介本是善事,古人心目中的“月老”、“紅娘”乃至“媒婆”大抵為正面形象,哪《詩經》人物 怕媒人們的舌頭通常比較長,但費盡心機撮合一對對男女,功仍不可沒。有專家言,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缺不了媒人,而在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男女無暇顧及自身婚戀的當今,媒人的作用更不可小視,網際網路成為“媒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月老這一形象最初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的《定婚店》中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書生韋固路過宋州宋城縣(今商丘),借宿在宋城縣的南店客棧,巧遇月下老人。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旅店題名為“定婚店”。月老由此而來,此後世代相傳,男女老少鹹知。月下老人後來也成為媒人的代稱。
歷史淵源
《說文解字》雲:“媒,謀也。謀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其中,“媒”指職業撮合人,“妁”指臨時撮合人,其實“媒”、“妁”的意義沒有多大差別,後來就把二者合在一起稱“媒妁”,“媒妁”即媒人、婚姻介紹人。媒人在歷史上有媒、紅娘、大冰、伐柯人、媒妁、媒婆、月老等不同稱謂。媒有單媒和雙媒之別,雙媒指替男家辦事的男媒與替女家辦事的女媒。“媒”最早見諸文獻是在《詩經·衛風·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媒人在我國源遠流長,它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中國古代社會婚姻制度走向了文明和進步,為男女雙方實現“明媒正娶”、合乎禮法地舉辦婚禮之目的,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現代婚介
婚俗文化
媒介人作為中國婚俗文化的特殊產物,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媒人至今依然活躍於現實生活中。由於當前社會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壓力大、沒有時間去談朋友,是不少青年人所具有的一種心理體驗。通過自由戀愛的形式去解決個人問題,只有少數人能做到,而大部分人則須通過媒人的牽線搭橋來尋找生活的伴侶。充當媒人角色的有父母、親戚、朋友、同事,以及各種各樣的婚姻介紹所。
體面的職業
第一所由國家出面建立的婚姻介紹機構於1986年成立於廣州。今天,在中國註冊的婚姻介紹機構已經超過2萬家。雖然婚介費用高達幾千元人民幣,這對人均收入每年在1000美元左右的中國人來說價格不菲。但是“這是解決人們婚姻問題的最快捷的方式”,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姻行業委員會總幹事王偉明說:“現代婚介行業還會不斷發展,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人類,這個行業就永遠不會消失。”
“因為社會的發展變化,愛情觀也不再和從前一樣了,”北京軍民婚姻介紹所的工作人員任文說。“人們現在比以前獨立了,他們會為自己著想;同時他們的經濟能力也提高了,所以會有更好更高的要求。”頭髮高高盤起,戴著珍珠項鍊、塗著桃紅色口紅的任文,看起來和傳統的媒人還有些相似,但是她卻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為委託人服務。
“超級紅娘”蘭毓雲夫婦 “成全一對兒女事,了卻兩家父母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通過自己介紹相親成功的男女組建起一個幸福的家庭,這個社會就會多一分和諧。”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年過八旬的“超級紅娘”蘭毓雲,堅守愛的事業永不停步。61年成功促成1450對姻緣。
從1954年開始,61年來她義務為男女牽線搭橋,建立了九萬多份徵婚檔案,成功促成1450對姻緣,目前處於熱戀階段的有3000多對。樂於“牽紅線”,“有幾對介紹成功後,便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來找我,就收不了場了。”
婚俗採風
苗族婚俗
“尋根究底,尋得今年是個好年辰,爹媽今天有個吉祥日,媽媽起來煮飯,爹爹起來殺雞,要把女兒嫁出去……”2017年3月5日,在苗族女歌手高亢的《嫁女歌》中,一場原生態的苗族集體婚禮在四川宜賓興文縣麒麟苗族鄉德應村舉行,吸引眾多遊客和村民駐足觀看。
據了解,興文縣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縣,全縣48萬人口有苗族同胞5.07萬人。本次的苗族集體婚禮以“過上好日子”為主題,來自興文縣的33對新人身著盛裝,舉辦甜蜜的集體婚禮,非常完整地展示了苗族同胞的原生態婚俗文化。
在民族文化的浩瀚星河中,婚俗文化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嚴謹的婚禮儀式及婚禮上豐富的歌舞內容使得整場婚禮像一場盛大的表演。但傳統婚禮儀禮的嚴謹、繁複,往往會導致在快節奏的今天被人們所篡改甚至遺棄,因此保護傳統的婚俗文化便顯得尤為重要。
土族婚禮傳承人
土族婚俗 2000年,東溝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互助縣東溝鄉大莊村的董思明,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婚禮”傳承人。
“整場婚禮耍的就是媒人。”董思明說。傳統的土族婚禮中,媒人的作用不可替代。······婆婆手拿纏著紅線的擀麵杖囑咐新娘道:“外面的話不要往家中傳、家內之事不要往外傳,勤當家,細盤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孝敬父母,夫妻和諧……”開口儀式結束之後便把新娘領入洞房。董思明說:我就是要在婚俗平台上,把原汁原味的民俗傳承下去。這是我們原本的生活。
浙江溫州婚俗場景
溫州婚俗 文化禮堂里張貼著喜字,披掛著紅紗,父母致辭叮囑傳承家訓家風,村幹部贈送“文房四寶”賀禮,全村鄉親踴躍觀禮賀喜……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農村,這樣的婚禮越來越受歡迎。
溫州的城市婚禮隆重而簡約的集體婚禮隨處可見。2017年,溫州計畫在雁盪山靈峰風景區內“夫妻峰”景點,打造集體婚禮辦理點,向全社會開放。
婚戀觀念
世俗傳統
對一些年輕人的父母來說,傳統的方式更簡單。在北京天安門西側的中山公園,很多爸爸媽媽每周兩次在這裡聚集,為兒女們物色合適的對象。他們帶著兒女的照片,互相訴說著孩子們忙於工作而無暇戀愛,詢問對方的各方面情況,合適的就留下聯繫方式。“這是個有效的辦法。”一位65歲的媽媽說。
這是一樁真正的“單身買賣”,它反映出中國數千年的農村傳統,愛情在這裡無足輕重,所以那些接受現代教育的、往往還不到30歲的子女們,對長輩的瘋狂舉動無動於衷。而父母們則認為,兒女因為工作繁忙沒空找對象。年過30仍然單身在中國仍被認為是不穩定的狀態,是“不太好”的現象。
一位已經退休的媽媽每周兩次從大連趕到北京,想為她31歲的兒子物色一個伴侶,她的兒子是一位軟體工程師,“確定了合適的人選,就可以跟對方的父母談話,安排孩子們見面。”她說。
一位憂心的父親說,相親的結果並不十分令人振奮,他已經給孩子介紹了3個對象:“我對她們的父母和本人的基本情況都很滿意,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兩個年輕人互相不喜歡。”
專家評析
近幾年,隨著中國城市人口婚戀年齡的不斷上升,城市年輕人婚戀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一部分為人父母者已開始不滿足於“把關者”的角色,而迫不及待地走向“前台”,出現“父母代相親”現象。今年26歲的吳某某是江西一所醫院護士,她說,“我不喜歡"父母代相親"這種行為,雖然是家長的一片好心,但實在太丟人了。”
針對“父母代相親”現象,南昌市社科院社會所副所長戴慶鋒認為,“這是一種無奈但現實的行為。一方面父母對子女婚戀的急切,使得他們不得不越俎代庖式地代子女相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中國婚齡青年因各種原因無暇顧及婚姻的無奈。”
“婚姻對象還是婚齡青年親身經歷之後,才能有最佳的衡量”,戴慶鋒說,父母代理這種方式有諸多風險,比如婚姻雙方的性格、習慣問題都會對今後婚姻生活造成潛在風險,同時也容易給年輕人造成逆反心理或惰怠心理。
家和萬事興
走出困局
農村剩男困局是個體危機,在個體無力解決婚姻問題的情況下,需要社會關注。部分農村剩男有可能終生難娶,剩男的複雜性需要引起全社會各方關注、介入、解決。是否可以在精準扶貧中把農村剩男列為重點扶貧對象,通過教育培訓等手段提高謀生致富能力,方便他們早日成家。是否可以進城務工人群中開展婚戀引導和服務,為農民工創造婚戀機會。
“城市剩男剩女,是因為挑選,主動剩下的。農村沒有剩女,只有被動單身的剩男。大多是因為窮,娶不到老婆,所以說,經濟貧困型光棍占了主導。”朱良玉說,怎么解決農村青年的經濟困局,也要“琢磨”解決之道,比如,給農村剩男搭建“聯姻平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等。
大眾傳媒廣泛傳播正面的婚戀觀念,鮮明抵制負面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輿論導向。青年男女需要理性處理情感生活,具有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倡導結婚登記頒證、集體婚禮等文明節儉的婚慶禮儀。
理性思考
到底是要愛情還是要麵包?當需要在愛情和生存之間做出抉擇時,究竟怎樣才能緊緊抓住二者,取得微妙的平衡?
《單身戰爭》將生存遊戲與戀愛交友、棚內節目與真人秀相結合,節目的競爭性與可看性極具顛覆感,堪稱“單身汪”版的“飢餓遊戲”。這樣的規則設定卻剛好踩中了當下年輕男女交友的現狀。各個環節的考驗就好像是兩個人從認識到結婚全過程濃縮式的體驗。前三個環節更多的是兩個人之間的化學反應,而後面三輪則就要在金錢、愛情、策略等一系列問題中進行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