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白錢草葉、九里火葉、剪刀草葉、龍順菜葉、滿山草葉《湖南藥物志》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入胃、肺、膽經。
功效
利咽,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
咽喉腫痛,喉痹,喉蛾,鶴膝風,麥粒腫,結膜炎。
相關配伍
1、治療咽喉炎,鮮威靈仙葉,洗淨搗爛,布包絞汁。將4-5cm長消毒棉絨捻成條(適合患者鼻孔大小),一頭浸透威靈仙葉汁,塞入鼻孔,達上鼻道(左痛塞左,右痛塞右)。約4-6min,患者即流淚,打噴嚏,到30min左右,症狀可顯著減輕,如未愈,須隔4 -6h再用前法治療。(《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鶴膝風,威靈仙鮮葉,搗成泥狀,加入少量紅糖(如無嫩葉,可用乾品水浸後搗爛),敷患側的內外膝眼,當有蟻行感時立即除去。(《痹證通論》)
3、治麥粒腫、結膜炎,取2.5cm ×2.5cm膠布一塊,中央剪一黃豆大小孔,貼於患眼對側內關穴上,膠布小孔對準內關穴,以威靈仙鮮葉搗爛,捻成黃豆大一粒,置於小孔內,再覆蓋膠布一塊,約40min,敷藥處有輕度灼熱感時去藥,1d後可見水泡。勿使破損,經3d左右即治癒。[《新中醫》1972.(2-3):38]
4、治跌打損傷,威靈仙全草浸酒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外用:適量,發泡,取鮮葉,適量,搗爛敷貼一定穴位,經30min左右,局部有輕度辣感時去掉藥物,約1d後局部起小水泡。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鮮葉綠色,乾後呈綠褐色,小葉多破碎。完整的葉片呈狹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1.5-3cm,先端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主脈3條。微呈革質。氣微,味淡。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乾後變黑色。莖、小枝近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一回羽狀複葉有5小葉,有時3或7,偶爾基部一對以至第二對2-3裂至2-3小葉;小葉片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或為線狀披針形、卵圓形,長1.5-10厘米,寬1-7厘米,頂端銳尖至漸尖,偶有微凹,基部圓形、寬楔形至淺心形,全緣,兩面近無毛,或疏生短柔毛。常為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腋生或頂生;花直徑1-2厘米;萼片4(-5),開展,白色,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0.5-1(-1.5)厘米,頂端常凸尖,外面邊緣密生絨毛或中間有短柔毛,雄蕊無毛。瘦果扁,3-7個,卵形至寬橢圓形,長5-7毫米,有柔毛,宿存花柱長2-5厘米。花期6月至9月,果期8月至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谷灌叢中或溝邊、路旁草叢中。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消炎解毒。主洽咽喉炎,急性扁挑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