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藍色經濟區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

指威海市中心城市,包括環翠區、高區、經區、工業新區,作為全市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區。

打造核心藍區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空間布局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空間布局

引導中心城區主體向南拓展,加快與工業新區對接,向文登城區延伸,與南海新區相向發展,逐步形成中部工業城市走廊;東翼重點建設臨港產業服務區,並與榮成北部沿海對接發展,打造文化、科技、旅遊等高端服務業聚集區;西翼加快推進科技新城和雙島灣休閒旅遊度假城建設,全面構建“大威海”的城市新框架。

———環翠區,打造成服務藍色經濟區的中心商務區、臨海先進制造業聚集區、濱海生態人居示範區和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區。

重點發展濱海旅遊、臨港物流、金融保險、商貿流通等涉海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船舶配套設備、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規劃建設張村機械電子產業園、羊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和橋頭威海臨港科技產業園,積極發展海產品養殖及加工、水產良種推廣、優良種質研發、遠洋捕撈等現代漁業。

———高區,成為山東半島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示範區。

重點發展新能源及設備製造、新材料、新信息、生物醫藥等海洋高技術產業,改造提升漁具等傳統優勢產業,著力發展旅遊休閒度假、文化創意及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打造海洋高技術產業孵化基地、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經區,目標是全市臨港先進制造業中心、現代商貿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商務運營中心。

因地制宜發展濱海特色農業,加快發展海洋文化旅遊、海洋運輸物流、韓國特色服務、遊艇服務、涉海金融等為主的現代海洋服務業,發展壯大船舶及零配件、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及配套、海洋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

———工業新區,要成為拓展中心城市框架的經濟成長極和新興城市版塊。

重點發展新材料、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海洋生物工程、汽車和船舶配套等產業,現代物流、金融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建設生態化工業新城、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和承接日韓產業轉移的先行區。

最佳化海洋空間

靠在岸歇息的漁船 靠在岸歇息的漁船

“一帶”是指海洋開發保護帶,自海岸線向外的帶狀區域。

岸線,劃分為用於海產品養殖、增殖等漁業生產岸段,威海靖海灣松江鱸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威海靖子灣花鱸魚種質資源保護區、威海小石島海域刺參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嚴格保護岸段,威海市區北部、榮成北部、乳山灣等控制開發岸段,威海灣、石島灣、俚島灣等最佳化提升岸段,前島集中集約用海片區及港口、重要臨海產業等重點開發岸段。

灘涂,實行有序開發、合理利用。乳山銀灘、泊於北部、榮成紋石灘、文登金灘等優質砂質沙灘資源主要用於發展運動休閒等特色旅遊產業;淤泥質灘涂主要用於發展高效增養殖、海洋文化旅遊等產業。

海灣,實施最佳化開發工程。環威海灣重點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特色的海灣經濟區,環石島灣重點打造以海洋新能源產業為特色的海灣經濟區。

海島,加快發展現代漁業、海洋運輸業和旅遊業,提升劉公島海洋文化旅遊品位。

培育三個組團

“三組團”是指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與中心城市的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銜接,形成以成山片區—榮成市區—石島城區、文登市區—南海新區、乳山市區—銀灘旅遊度假區為區域中心的組合型城鎮集群和產業發展極。

———榮成市,實施“一城兩帶三片區”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加快改造提升老城區,打造沿海人居產業聚集帶和內陸村莊聚合帶,建設榮成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成山鎮三個發展片區。

重點發展現代漁業、海洋食品及生物技術、修造船及零部件、汽車及機械、濱海旅遊、港口物流、核電裝備製造、能源石化等產業,打造藍色經濟區先行區、國際濱海旅遊度假特色城市及現代漁業、造船、食品、冷鏈物流及新能源等國家級海洋產業基地。

———文登市,實施“兩大板塊三大功能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加快建設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的高端產業示範區、以城市文化商務區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把南海新區建設成為海洋經濟新區。

重點發展海洋生物製藥、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部件、機電工具、現代海洋化工、海產品精深加工等臨海臨港產業,海洋運輸物流、濱海文化旅遊、度假養生康療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引領區、全省對日韓深層次開放的試驗區、全國重要的濱海養生度假示範區。

———乳山市,實施“兩城兩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高標準改造提升老城區,高水平打造銀灘新城區,高起點建設經濟開發區和海灣新區。

重點發展特色養殖、海產品精深加工及海洋保健品研發、船舶修造、汽車零配件、現代物流、旅遊休閒養生、綠色能源等產業,努力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和面向國內及東北亞地區的濱海休閒養生度假目的地。

產業布局

六大基地是指海產品生產及精深加工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產業基地、現代石化基地。

十大園區是指威高集團以高端醫用植入器械為重點的醫療器械園區,拓展公司萬噸碳纖維產業化園區,三角集團低碳、綠色、環保、高效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園區,華東數控集團重型數控工具機工業園區,以新北洋特種印表機研發製造基地為主體的IT產業園區,新船重工整船研發及零部件配套生產園區,黃海造船整船研發及零部件配套生產園區,東安黑豹、天潤曲軸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生產園區,南海新區新能源設備製造園區,環翠區羊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

一是以海洋“三品”為重點的海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涵蓋了海水健康生態增養殖、海產品精深加工和漁港服務業。

二是以船舶修造業;為重點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重點加快建設皂埠灣、俚島灣、石島灣三大造修船業聚集區,配套發展船舶零部件產業。

三是以東北亞地區為主要目的地的港口物流基地,形成以威海灣港區為中心,石島港區為輔助,龍眼灣港區、蜊江港區、靖海灣港區、乳山口港區為補充的港口格局。

四是以千公里幸福海岸為載體的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基地,重點實施“一線六板塊”旅遊產業空間發展戰略,“一線”即千公里海岸旅遊線,“六板塊”即中心城市旅遊板塊、成山頭極地海濱生態旅遊板塊、石島漁家民俗風情旅遊板塊、崑嵛山文化旅遊板塊、文登溫泉休閒旅遊板塊、大乳山福地養生旅遊板塊。

五是以核能、風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目前威海市的新能源建設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風電,合理布局風電場,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到2015年全市風電裝機達到100萬千瓦以上,建設大型風電基地。核電,重點抓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一期、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建設,擇機啟動乳山紅石頂核電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核電基地建設。

六是以鏌鋣島石化項目為主體的現代石化基地。我們已實施好總投資715億元的鏌鋣島石化基地項目。在配套碼頭項目已列入山東及威海港口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項目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開工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1000萬噸/年天然氣、100萬立方米原油儲備庫、100萬立方米成品油儲備庫、5萬噸/年固體及5萬立方米/年液體化工周轉庫及配套碼頭的綜合性大型石化基地。

海產品生產

工人們正在高興的打完手中的魚 工人們正在高興的打完手中的魚

榮成的榮成灣、桑溝灣、愛蓮灣、靖海灣和環翠區的遠遙嘴至雙島灣淺海海域,推行名特優品種筏式養殖、名貴魚類網箱養殖、魚貝藻混養、間養與輪養。

文登、乳山和榮成西南部利用沿海豐富的灘涂資源,側重發展池塘健康養殖和灘涂貝類精養。

環翠區和榮成北部近海基岩和沙礫底質區,推行鮑魚、海參、海膽、蝦夷扇貝等海珍品增養殖。

加快推進以海洋食品、海洋藥品、海洋保健品為重點的精深加工,重點構建環翠區沿海、榮成桑溝灣以北沿海、石島灣、靖海灣沿海、文登五壘島灣沿海、乳山沿海六大加工產業帶。

船舶修造

威海市是山東省造船排名第一市 威海市是山東省造船排名第一市

重點加快建設皂埠灣、俚島灣和石島灣三大造修船業聚集區。

皂埠灣造修船業聚集區,重點發展新船重工、三進船業、新泰源船業、東海船舶等企業,主要以10萬噸級以下的汽車運輸船、貨櫃船、散貨船、油輪、遊艇、化學品船的造修和板材加工配送為主。  俚島灣造修船業聚集區,重點發展三星重工、伽耶船業、百步亭船業、西霞口船業等企業,主要製造各種運輸船、海洋工程船、船用配套設備、船段加工和鋼結構等。  石島灣造修船業聚集區,重點發展黃海造船、神飛船舶、榮成造船工業公司、榮成大榮船業等企業,主要建造20萬噸級以下的運輸船、大型客滾船、遠洋捕撈船、石油工程輔助船和鋼結構與舾裝件加工。

港口物流基地

正在建設的威海新港 正在建設的威海新港

以東北亞地區為主要目的地,以沿海港口為核心,著力構建海陸相連、港城聯動、空地一體的臨港物流體系。

威海灣港區,以貨櫃、能源物資運輸為主,同時發展城市旅遊、客運、物流、臨港工業等;

石島港區,主要承擔貨櫃、客貨滾裝和水產品出口運輸任務,並考慮油品中轉運輸,逐步發展成為大型綜合性港區;

龍眼灣港區,以石油及製品、貨櫃、客貨滾裝運輸為主;

蜊江港區,以煤炭進口、水產品出口為主,兼顧當地的件雜貨運輸;

靖海灣港區,由張家埠老港作業區、張家埠新港作業區和鳳凰尾作業區組成,是威海港遠景發展港區;  乳山口港區,主要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遠遙中心漁港、石島中心漁港重點建設大型水產品批發市場,充分利用與台灣海上直航的便利條件和石島國際漁貨貿易區、威海海產品批發市場的集散功能,形成聯接兩岸三地、輻射東北亞的海產品貿易的重要基地。

濱海旅遊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

重點實施“一線六板塊”的旅遊產業發展戰略。

“一線”,即千公里海岸旅遊線。範圍為所屬市區濱海地帶及近海海島。主要發展度假、觀光、生態、漁業、高爾夫和民俗風情旅遊,將沿線20多個有特色的鄉鎮、辦事處打造成旅遊衛星鎮。

“六板塊”,包括中心城市旅遊板塊、好運角旅遊板塊、榮成次中心城市旅遊板塊、石島漁家民俗風情旅遊板塊、文登道教溫泉旅遊板塊、大乳山福地養生旅遊板塊。

中心城市旅遊板塊,範圍包括四區和雙島灣旅遊度假區。重點打造雙島灣旅遊度假區、北海度假區、劉公島風景區、里口山郊野休閒區、華夏城旅遊區、泊於臨港產業服務區等休閒旅遊度假區。

現代石化基地

有序開發核電、風電、潮汐發電、水電等項目,穩步發展海洋潮汐能、海流能、潮流能和波浪能,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基地,支持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園區建設。

另外,依託良好的區位、岸線等優勢,在榮成鏌鋣島、南海新區規劃建設大型石化基地項目。

海陸基礎設施

建設規劃

統籌海陸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的外向性和超前性,加快建立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完善的水利設施體系、高效的信息網路體系以及完善的電網和管網體系,為藍色經濟區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和保障。

立體化交通網

加快全市港口資源整合,重點實施威海灣港區20萬噸級以上大型石油化工、天然氣及乾散貨專用碼頭、航道,石島灣港區5萬噸級航道等工程項目。

重點實施榮烏高速榮成至文登段及連線線、江家寨立交橋等項目。

重點推進青榮城際鐵路項目;加快桃威鐵路改造,推進國鐵重組桃威鐵路進程,規劃建設大型客貨運站,規劃建設榮成、文登、乳山疏港鐵路。

重點實施威海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國際航站樓和綜合服務區項目),爭取達到國際中型機場水平。適時開通威海至日本、中國香港及韓國其它城市的客貨航班。

合理布局樞紐場站設施,共築半島城市群快速運輸網路。儘早啟動威海綜合交通智慧型信息指揮平台項目。市區加快建設威海高區客運站、威海港客運站、威海空港客運站、威海客運中心站、草廟子客運站、威海市旅遊客運站6個綜合型交通樞紐。

民生水利

重點實施新建泊於水庫工程,積極推進鮑村水庫和乳山河地下水庫建設。完成南水北調續建及配套工程建設,實施米山水庫增容工程,適時啟動膠東調水南線青島棘洪灘水庫至榮成調水項目。

重點抓好榮成市沽河、小落河等重點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爭取46座小(二)型病險水庫列入國家除險加固工程規劃。規劃新建市區劉公島丁公路南、高區小石島等36公里防潮堤工程,改造加固榮成市靖海漲蒙村、邱家豬島等41公里防潮堤工程。

大事記

2009年7月 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建設威海高端產業聚集區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打造藍色經濟區的實施意見》。

2009年9月 威海市成立藍色經濟區管理辦公室

2009年12月 威海在全省率先印發了《威海藍色經濟區建設總體規劃》。

2010年4月 編制完成《威海市遊艇經濟發展規劃》。

2010年6月 威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聯合發起的藍色經濟與我國海上風能開發研討會成功在威舉辦。

威海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2010年8月 威海成功舉辦HOBIE(霍比)世界帆船錦標賽,進一步提升了威海藍色經濟區濱海旅遊的國際水平,叫響了“藍色休閒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城市形象品牌。

2010年9月 2010年國際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盃系列賽在威舉辦,藉助國際賽事的影響,有力推動威海濱海旅遊、文化、體育、會展等相關產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

2010年10月 “深藍機遇———中日韓合作與威海藍色產業論壇”在威舉辦,本次論壇以“深藍機遇”為主題,圍繞中日韓合作及巨觀藍色經濟對威海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高端研討。

2010年11月 威海市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海參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0年12月 中日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第三次會議在威海召開。

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項目在威海港正式開通。

2011年11月威海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藍色經濟強市

威海市委副書記 市長 孫述濤 威海市委副書記 市長 孫述濤

山東省威海市抓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機遇,加快推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海洋漁業、現代海洋製造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基地建設,打造藍色經濟強市。

“海洋新興產業將成為威海‘十二五’期間最具競爭力、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威海市市長孫述濤說,“威海處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要實現海洋產業發展的率先突破。”

他介紹,威海海岸線長985.9公里,約占山東全省的1/3,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擁有發展海洋經濟的豐富資源和優勢產業。目前,包括近海養殖、海產品加工、船舶製造、新能源開發等方面都走在全省前列。去年實現海洋產業產值1230億元,增長12%。

孫市長說,威海市在2009年底就推出《威海藍色經濟區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加快積極培育海洋優勢產業,建設 “六大海洋優勢產業基地”,形成高端、高質、高效的藍色經濟體系。國務院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後,威海積極對接規劃,在海洋養殖加工、海洋生物醫療用品、海洋工程裝備等重點領域,篩選論證了一批大項目,並對外集中推介。

加快建設海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威海海產資源豐富,盛產對蝦、海參、鮑魚、貝類、藻類及各種經濟魚等300多種海產品,可用於養殖的淺海灘涂和水域330萬畝, 海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保持在200萬噸以上,是全國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基地。計畫到2012年水產良種覆蓋率由現在的30%提高到45%以上,海珍品養殖由30萬畝增加到50萬畝,名優養殖產值由目前的97億元增加到120億元以上。

目前威海擁有海產品加工企業936家,海洋食品、藥品、保健品等的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高附加值的海洋產品發展到400多個品種,各類海產品名牌有30多個,數量居山東省首位。海產加工產值占全省漁業經濟總收入的40%,已經成為漁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去年,威海市漁業經濟總產值662億元。

打造面向國際的船舶修造基地。威海規劃建設了三大造船聚集區,重點培植十大造船企業。目前整船製造能力達到400萬載重噸,計畫到2015年全市的整船生產能力可達500萬載重噸,專業配套園區可發展到7個,具備自主設計製造10萬噸級船舶的能力,船舶修造年銷售收入將達到400億元。目前已有船舶企業90家,生產高端豪華郵輪、大型客滾船等15大類40多個品種,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利用面向日韓的優勢,建設國際化港口物流基地,重點發展貨櫃碼頭、液體碼頭和客運碼頭,積極開闢國際國內航線,努力把威海建設成為東北亞海上客運中心。爭取到2012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6000萬噸,貨櫃吞吐量達到100萬標箱,到2015年,客運量由165萬人增加到200萬人,其中國際客運量由78萬人增加到90萬人。

發揮海、島、泉、山、林等資源優勢,建設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基地,著力打造“藍色休閒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到2012年,全市以觀光、休閒、文化為主體的多元化產品體系將基本完善,成為半島濱海高端旅遊示範區和國內知名濱海旅遊目的地。“十二五”全市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

濱海新能源基地發展迅速,將形成風能、核能、太陽能、抽水蓄能協調發展的新能源基地。目前已有裝機容量42.8萬千瓦的11個風力電場併網發電,到“十二五”末併網發電可達80萬千瓦;總投資1500億元、總裝機容量700萬千瓦的石島灣核電站一期20萬千瓦級高溫氣冷堆機組前期工作基本結束,近期將正式開工建設。

區位環境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地處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帶,方便快捷的交通環境是企業發展、物流集散最有力的保障。

港口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以威海港為依託,威海港位於山東半島東北海濱,威海灣的西北岸,它是我國通往韓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便捷的出海口,也是與韓國西海岸距離最近的港口。威海高區距威海港約4公里。

威海港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天然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常年不凍不淤,四季通航。她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北跨渤海同東北三省老工業區相連,東越黃海與韓國經濟中心區相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條件使威海港在我國沿海港口中獨具特色,港口發展極具潛力。

威海港開通外貿至韓國仁川、平澤、釜山,日本神戶、大阪、名古屋,內貿至青島、大連、黃埔的航線。威海港在建和已建的泊位19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2005年,與青島港合資成立了青威貨櫃碼頭公司,合資後業務發展迅速,貨櫃吞吐量以每年40%的增長率上漲,發展勢頭良好。

公路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毗鄰初張路、威石路等省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地理交通便利,是威海市區通往外界的門戶。

鐵路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距離威海市汽車總站、火車總站約10公里。

機場

威海市藍色經濟區距離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約30公里,是威海市交通要點,連線威海及周邊地區的樞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