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海濱城威海
威海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36°41′~37°35′,東經121°11′~122°42′。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 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 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31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985.9公里。轄榮成、文登、 乳山3市和環翠區。
2005年4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
黨政領導書 記: 王培廷
副書記: 孫述濤 邊祥慧(女)
常 委: 董天祥 於永吉 張 劍 趙熙殿 徐東升 董進友 湯光運 王學文 萬玲瑞 劉祖禮(掛職)
主 任: 王培廷
副主任: 馬世和 鄧洪愛 曲展強(女) 施章鈞(女) 畢禮偉
市 長:
孫述濤
副市長: 趙熙殿董進友湯光運劉祖禮(掛職)劉茂德梁 良唐會禮房德陽張 波(女)
主 席:
副主席: 姜岱敏 王賓潔(女) 任懷平 李淑芳(女) 戚建波 劉亞東(女) 陳樂章 李鳳俊
書 記: 董天祥
2007年,威海市城鄉建設工作緊緊圍繞“改善社會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建設世界精品城市、打造人居福地”的目標,不斷加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力度,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爭創了“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試點城市”;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及各項賽事;組織進行了《城市人口容量研究》等6項規劃研究,完成了《建設國際精品城市發展策略研究》,編纂出版了《威海市建設志》,完成了全市47個建制鎮的新一輪《小城鎮總體規劃》編制及調整;城建基礎設施項目取得了新進展,完成了國際會議中心、幸福公園西側環境整治、重點地段光亮改造等工程;完成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年攻堅戰”的任務目標;不斷規範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管理,兩大行業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開展了“入社區、解民憂”小區集中走訪活動;建設行業管理不斷規範,完成了市路燈處的事業改企業及園林處、麗園大酒店等單位的改制工作,行業市場化和社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建委被建設部評為全國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政風行風建設優良單位、2007年度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連續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工作優秀單位”。
【 經濟總量 】
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83.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7.8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978.19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477.46億元,增長17.8%。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8.07%、61.78%和30.15%。按戶籍平均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達到6.32萬元,比上年增長14.8%。
農業生產比較穩定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42.88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全年糧食總產量95.18萬噸,略有下降;人工造林面積542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7%;肉類、禽蛋類、奶類總產量分別達到11.64萬噸、11.04萬噸、25.46萬噸,比上年增長5.4%、4.3%和10.7%;水產品產量達到264.93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水產養殖比重達到55.2%,遠洋漁業產量增長1.7%。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 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3個,實現增加值840.93億元,增長1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19.8億元,增長27.2%;實現利稅總額262.33億元,增長28.4%;實現利潤總額171.88億元,增長27.5%。產品銷售率98.75%,提高0.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6.75萬元/人,增長23.3%;反映工業經濟效益整體水平的綜合指數為234.91,提高9.19個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1201.97億元,比上年增長4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0.06%,比年初提高3.1個百分點。
“名牌戰略”取得新突破 中國名牌產品新增3個,達到19個;山東名牌產品新增18個,達到91個;全國馳名商標新增3個,達到10個;山東著名商標69個。
服務業繁榮發展 旅遊業,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384.6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0.6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4%和28.4%。房地產業,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328.83萬平方米,增長46%;商品房銷售額92.16億元,增長77.3%;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6360套、50.26萬平方米。交通運輸業,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597.9公里(含農村公路),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客運量5039萬人次,增長9.9%;貨運量7278.56萬噸,增長10.7%;港口貨物吞吐量3180萬噸,增長23.8%;貨櫃吞吐量50萬標箱,增長31%。
【 固定資產 】
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0.39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城鎮規模以上投資完成625.3億元,增長22.4%;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2.3%、21%、2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完成100.44億元,增長27.3%。全年新開工項目799個,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26個。消費需求持續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63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增幅創10年來新高。其中,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66.09億元,增長19.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8.74億元,增長17.7%。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286.88億元,增長19.2%;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05.75億元,增長16.8%。市場價格總水平漲幅較大。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4.37%,較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最快,達到13.5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7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48%;房屋銷售價格上漲5.7%,其中,住宅商品房銷售價格上漲6.4%。
【 對外貿易 】
全年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10.81億美元,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關口,比上年增長16%,其中,進口總額41.1億美元,增長16.1%;出口總額69.72億美元,增長16%;一般貿易出口額24.17億美元,增長22.5%;加工貿易出口45.16億美元,增長12.7%,占出口額的64.8%。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機電產品出口31.81億美元,增長12.2%,占出口額的45.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6.87億美元,增長2%,占出口總額的24.2%;韓國依然是威海市重要的貿易出口國,份額占比為30.8%,對歐盟出口份額占比達到19.7%。“走出去”戰略實現歷史性突破,新增境外企業21家;全年新簽訂勞務輸出契約額4.19億美元,增長41.9%;外派勞務6966人次,期末在外人數1.34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4.4%。對內對外招商引資穩步增長。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3.37億美元,增長2.4%;引進國內資金259.83億元,增長15.1%;引進內資項目750個,其中,在建億元以上內資項目104個,實際到位資金127.17億元。
【 人民生活 】
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09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2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3.75平方米。城市公用事業全面發展,全年發電量63.21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46.37億千瓦時,增長9.8%;市區天然氣用氣人口27萬人,用氣普及率99.51%;集中供熱面積達1759萬平方米,增長8.7%。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建成威乳高速公路、華能一期、國華一期風電項目,開通了廣州、哈爾濱、太原等國內航線以及韓國釜山國際航線,完成了煙威天然氣長輸管道、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幸福公園環境整治、重點地段光亮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市民文化中心、半月灣隧道、大操場拆遷改造、昆明路西延二期工程。環境保護事業繼續得到加強。全市完成限期治理項目10項,完成限期治理投資額5916萬元;水環境功能區11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6個,面積662.9平方公里。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5元,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7737元,增長13.1%。
【就業再就業形勢良好】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3457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96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市有51.6萬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8.4萬離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有54.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有1.34萬人領取了失業保險金,有4570名女職工享受生育津貼待遇。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 全年取得重要科學技術成果107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及先進水平16項,國內領先及先進水平90項。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1913件,比上年增長了18.4%,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21件,增長76%。企業共建立市級以上技術中心91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27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家,總數分別達到162家和65家。
威海市政府 |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撤併農村中國小24處,進一步最佳化了農村學校布局;城區新建、擴建校舍面積2萬平方米,緩解中國小班額過大問題;秋季新學期起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免雜費1531萬元,並首次將中職校、高中和高校貧困生納入政府財政資助體系。
【其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6‰,連續9年保持負增長。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史志、檔案、氣象、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