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明納氏吸蜜鸚鵡

威廉明納氏吸蜜鸚鵡

威氏吸蜜鸚鵡(學名:Charmosyna wilhelminae)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威氏吸蜜鸚鵡威氏吸蜜鸚鵡
 威氏吸蜜鸚鵡身長13公分(5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頸部為紫棕色;頸部帶有藍色條紋,頸部後方帶有淺橄欖色;胸部和腹部為黃綠色,胸部分布著黃色的條紋狀羽毛;尾巴紅底,其他均為綠色;尾部上方臀部為藍紫色;背部下方、翅膀內側覆羽和飛行羽內側的寬闊條狀羽毛均為紅色;鳥喙橘紅色,尖端黃色;虹膜橙色到紅色。雌鳥背部下方和飛行羽內側沒有任何紅羽。幼鳥頸部沒有藍色條紋,年幼的雄鳥背部下方為深紫色。

分布範圍

威氏吸蜜鸚鵡分布圖威氏吸蜜鸚鵡分布圖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威氏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森林邊緣、介於1000米到2200米之間連線熱帶平原的地區、次要植被區,偶爾會被發現在較低緯度的森林地區活動。在繁殖季威氏吸蜜鸚鵡大多成對或是組成小群體活動,時常和其他種類的吸蜜鸚鵡一起集結活動,偶爾數量會高達上百隻;偏好在花朵盛開的樹頂和灌木叢覓食;生性相當活潑,在枝葉間會靈活的用鳥喙輔助到處攀爬,在樹枝間靈巧的來回移動;飛行的時候會伴隨高頻率的叫聲,有點類似同樣體型嬌小的侏儒鸚鵡(pygmy parrots)。威氏吸蜜鸚鵡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等為食。

生長繁殖

威氏吸蜜鸚鵡威氏吸蜜鸚鵡
因為威氏吸蜜鸚鵡的數量稀少,因此野外的繁殖季節不詳;人工豢養的威氏吸蜜鸚鵡因為難度高,加上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因此目前並無任何資料可以參考。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