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威廉姆-阿道爾夫·布格霍出生於法國拉羅謝爾(La Rochelle)。在巴黎的國立美術學校完成學業,1850年獲得羅馬大獎。他的作品在法國和美國贏得了極大成功,其中包括聖經傳統(聖母聖子等),當代風俗,肖像(兒童和少女居多),尤其受歡迎的是在神話和古典背景中的女性裸體。畫面一般都有完美平衡的構圖,透明的質感和對色調的精細區分,達到了一種醉人的詩意。
這些特點發展過分,也帶來人物的矯揉造作,甚至可笑的姿態。布格霍的作品有一大部分是迎合時代的需要,特別是新興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和美學趣味,他之所以被列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從繪畫本身的技法來看,他和拉斐爾前派的相近關係得到了所有當時評論家的承認。他的宗教畫被人認為結合了義大利、拜占庭和英國拉斐爾前派的特色,表現在對構圖的苛求、筆法的精工細做和對靈感來源的忠實上面。
布格霍也曾在拉羅謝爾教堂及別的教堂中做過壁畫。1881年起,在官方的沙龍展中起權威裁判作用,在評審會中非常強硬而保守,是拒絕馬奈和其他印象派作品的主要力量。正是以他為首的拒絕,使著名的“被拒絕者的沙龍”在藝術史上出現。從布格霍成為法國第一個“矯飾主義”畫家並舉辦個人展覽後,他的作品至今在美國有廣泛的收藏者和研究者。
主要作品
兄弟之愛 Fraternal Love(1851)
在1869年被波士頓一位收藏家買走之後,這幅畫就被叫做“聖母聖子與施洗約翰”。這個有趣的更名,說明了布格霍作畫很重要的一個出發點。美國的觀眾非常坦誠地看到,布格霍有意地借用了拉斐爾所作的著名的聖家族的構圖,並且給圖中的女人穿上通常象徵聖母的藍色袍子,所以他們覺得這個流行的題目與畫的內容和精神相符。但他們沒有想到法國資產階級的虛偽複雜的心態,他們既有對藝術欣賞的保守心態,即對不熟悉的東西缺乏判斷力,所以比較依賴古代審美標準;也可能更喜歡買走一幅被叫做“兄弟之愛”的民主博愛相關的世俗畫卷(當然也會意識到這不過是世俗化的聖母像)而不是一幅純粹的宗教畫。布格霍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屈服於市場需求的,他也因此成為當時法國最流行的畫家之一。
山林水澤仙女和森林之神 Nymphs and Satyr(1873)
表現了半羊半人的森林之神偷看正在洗澡的山林水澤仙女時,被仙女們抓住。仙女們抓著山神的胳膊、耳朵和角,要把他拉入水中懲罰他。畫面雖然畫的是神話故事,但畫家卻傳神地描繪了在發生衝突時人體的動勢和其環境變化:仙女們動作魯莽;而隨風搖曳的樹葉圍繞在畫面主體的周圍,樹木的色澤較暗,平衡了整幅畫的色調。畫家在畫中結合了現實與精神元素,使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仿佛畫面中律動的確實是仙女們豐潤的肌膚。
安慰 Virgin of Consolation(1875)
宗教故事是布格霍一直創作的題材,有時,他也借宗教主題來表達個人情感的失落和苦悶。布格霍與他的妻子海倫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但不幸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因意外事件或疾病而死。他的大兒子喬治在16歲時死亡,這幅《安慰》就是畫家在這個時期創作的,這幅畫也是畫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畫面中的聖母是悲傷的母親和天堂之間的中保,她將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傳達到天堂。人們推測布格霍從這個聖母的形象中得到了個人悲傷經歷中的安慰;同時這幅畫也證明了基督教有著安慰悲傷中的人們的力量。
維納斯的誕生 The birth of Venus
布格霍作品中的神話和古典背景中裸體女子很受人們的歡迎。而在同類畫中,《維納斯的誕生》是最著名的一幅。畫面中的維納斯赤裸地佇立在雪白的貝殼上,身材婀娜,肌膚豐潤。她似乎是剛從沉睡中甦醒過來,以彎曲成十字形的胳膊撩撥著飄至臀部以下的長髮;在維納斯的周圍,圍繞著吹海螺的海神、裊娜的風神及可愛的小天使,他們神采奕奕,顧盼神飛地注視著美神維納斯誕生。布格霍的維納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波提切利的同題材的作品,但與布格霍不同的是,波提切利描繪的維納斯身材嬌柔,面容有些憂鬱,對迎接她誕生的世界似乎缺乏熱情。
年輕女孩抵抗愛欲 Young Girl Defending Herself against Eros
丘比特在羅馬神話中代表希臘諸神中的“愛欲”之神。他的箭射中誰,誰的心裡就會燃起愛欲的熊熊烈火。然而並不是大家都那么害怕愛的火焰。少女的抵抗是真實而又是有象徵性的。她終將被丘比特徵服。布格霍設計這樣的場景,主要是想通過某種可能出現的對比(少女柔和性感與丘比特的圓胖頑皮)以及某種身體姿態(少女的用力反抗,丘比特那種微妙平衡的艱難姿勢)來充分發揮他的繪畫技巧的精湛。
天使之聲 Song of the Angels(1881)
布格霍曾說過,他所畫過的形象都是真實存在的。布格霍運用以往藝術中服裝、裝飾、建築及模特等各種藝術元素,並將這些彼此分離的元素合成有機的整體,再從真實的世界中吸取靈感,把真實的人和物想像成書中的形象,來創作神話或《聖經》中的經典形象。《天使之聲》就是這樣一幅作品,天使隨意擺成的姿勢,顯得有些世俗的聖子及隨風搖曳的草葉……藝術家用手中的畫筆構築了一幅靜謐、真實且神聖的圖畫。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張天使的照片,那照片中的天使一定與布格霍筆下的天使別無二致。
回到春天 The Return of Spring(1886)
愛與死亡的主題貫穿布格霍的繪畫生涯。這幅畫的標題實際上也寓意了女性性慾的自然復甦。當這幅畫在1886年的沙龍展中展出時,受到攻擊,被認為是“淫蕩的宣言”。在1890年12月的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的沙龍展中,一位主席將這幅畫從展覽中撤銷。作惡者說畫中充滿了淫蕩的氣息,只有毀掉它才能捍衛女性的情操。而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伊莉莎白·加德納卻公開了自己的觀點,她說:“布格霍先生沒有任何醫院要創作一位淫蕩的女人。”而布格霍自己卻非常喜歡他的這幅作品,他在給他女婿的信眾,這樣驕傲的寫道,“我為我的作品感到興奮,它正確地刻畫了年輕女人對愛的追求。
波西米亞女孩 The Bohemian(1890)
表現了一個鄉間的波西米亞女孩懷抱著小提琴,坐在河岸的台階上眺望遠方正在冥想的情景。布格霍以高度的寫實性描繪人物的每個細節,如女孩蓬鬆且略帶彎曲的頭髮、民族特色的披肩、陳舊的小提琴等。但吸引觀眾目光的不僅僅是這精細入微的刻畫和完美平衡的構圖,還有女孩憂鬱的眼神,她似乎有心事想找人傾訴;又似乎只是想把它留給自己獨自品味。其實,從女孩的粗布裙和赤裸的具有明顯勞動者特徵的雙腳,可以看出當時的孩子在不公平的經濟制度下,過早地承受了與成人一樣沉重的生存壓力。
普西客升天 The Abduction of Psyche
表現普西客(人類靈魂的象徵)歷盡千難萬苦,終於重新和愛神結合,並和他一起升上神界。這是女性嚮往的一種心理原型:被劫掠,被強大的愛人帶走,例如白馬王子。其中普西客表現出的狂喜、迷醉的表情,充滿了美妙的色情意味。由於布格霍在這裡沒有使用通常表示此類主題的顏色:紅色、粉色等等,而是用了更浪漫的藍色和紫色,使它的情色更加悠長深遠,在公眾中造成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