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幼年生活
麥獨孤出生於一個富有有義大利家庭,其父親在奧爾德海姆擁有一家化學工廠。5歲就讀英國私立學校,6歲以前已經學習幾何、拉丁語、初級法語等。14歲與其兄長進入德國威瑪實科學校,為期一年。其父希望他成為法律家或化學家,但麥獨孤選擇從事純科學研究,他的想法得到其母支持。
學醫生涯
麥獨孤15 歲進曼徹斯特大學學生理學,1890 年得獎學金入劍橋大學學習醫學,期間閱讀詹姆斯心理學書籍,對心理學產生興趣。
1894年獲劍橋大學學士學位,繼而深造於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
1898年在在該院醫師實習期滿獲醫學博士學位。
獲博士學位後,同年隨劍橋大學人類學探險隊前往大洋洲托雷斯海峽列島考察土著人生活,甚至接觸過食人族。不久又赴婆羅洲研究當地土著部落,到過中國、爪哇、印度等地。回國後再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師從繆勒學習實驗心理學研究一年,接受物理精神學和實驗心理學指導。
研究實踐
1900年麥獨孤任倫敦大學講師,並主持新建的心理學實驗室,就在這年他結婚,婚後有 5 個孩子。
1904年後麥獨孤曾任劍橋大學哲學講師及牛津大學心理學講師,伯特是他的學生之一。
1905年發表《生理心理學》,1908年《社會心理學緒論》,1911年《身體和心理》,但學術屆未對其著作有任何反應,麥獨孤一度對自己研究產生疑問,甚至考慮轉業。
191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軍醫少校,擔任軍人精神病治療工作。退役後返劍橋一直不得升任教授。
於1920年應哈佛大學詹姆斯之邀出任該校心理學教授,因反對機械論心理學,曾長期與行為主義心理學進行論戰。1920年麥獨孤發表的《團體心理》未得心理學界好評,次年的《美國民主主義的安全性》遭到輿論攻擊,此後他轉向動物心理學實驗。之後他逐漸遠離科學研究,開始發表政治評論,研究心靈學。
1921-1924年起他擔任美國心靈研究研究會長。
1927年由於身體原因,麥孤獨轉到北卡羅來納州迪克大學,任心理學系主任兼教授,建立超心理學研究所,以科學立場從事心靈和超心理學研究
1938年麥孤獨因胃癌去世,享年67歲。
學術體系
心理學定義
在麥獨孤看來,心理學是有關心靈的實證的經驗科學,個人的心靈是能自身表現於經驗及行為之內的東西。他反對當時及稍後流行的內省主義和行為主義,側重有機體的有目的的話動。儘管他也使用行為的概念,但他認為行為有異於單純的運動及機械的反射,它是由於心體交感產生的。他認為生活過程的最基本的特徵似乎是它們的尋求目標的性質。
策動心理學
麥獨孤主張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是由目的所驅策的,所以自稱為目的心理學。對行為的解釋,麥獨孤認為個體行為都是有目的的。他指出,心理學研究的行為既不是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條件反射,也不是華生所研究的由刺激引起的反應,而是研究目的性的行為。因此一般稱麥獨孤的思想為目的心理學。麥獨孤認為目的性行為有五個特徵:
目的性行為是自發性的;
行為開始後即使引起行為的刺激消失,行為仍然繼續;
如目的性行為受阻,個體將變換其行為方式以達到目的;
目的達到之後,行為才會停止;
目的性行為因重複練習而增強。因此他認為嘗試錯誤式的行為是目的性行為,不是反射。
1.目的性行為是自發性的;
2.行為開始後即使引起行為的刺激消失,行為仍然繼續;
3.如目的性行為受阻,個體將變換其行為方式以達到目的;
4.目的達到之後,行為才會停止;
5.目的性行為因重複練習而增強。因此他認為嘗試錯誤式的行為是目的性行為,不是反射。
在強調行為的目的性的時候,麥獨孤指出目的行為與機械反射有 7 個方面的不同:
活動的自發性:反對機械的 S - R 公式;
活動的堅持性:刺激消失,活動仍可進行;
活動方向的變異性;
活動與情境的關聯性:情境產生改變,運動即行停止;
對出現新情境的準備性;
效果的改進性:由於反覆,行為效果會有所改進;
機體反應的整體性(趨向目的)。
1.活動的自發性:反對機械的 S - R 公式;
2.活動的堅持性:刺激消失,活動仍可進行;
3.活動方向的變異性;
4.活動與情境的關聯性:情境產生改變,運動即行停止;
5.對出現新情境的準備性;
6.效果的改進性:由於反覆,行為效果會有所改進;
7.機體反應的整體性(趨向目的)。
本能論
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麥獨孤試圖用本能解釋行為。他定義本能是一種遺傳的或先天的生物傾向,決定那些有此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種類的客觀,在感知時體驗著某種特殊情緒的激動,以及對它做出某種特殊樣式的動作或至少體驗著這種動作的衝動。人與動物本能性行為表現為三種成分:
•知覺成分:指個體對某些特定刺激給予特別注意的先天傾向,如認識食物等。
•行動成分:指個體的目的導向行為活動,在達到目的從而獲得滿足之前,行動不會停止,如覓食、求偶等。
•情緒成分:指伴隨行動而產生的情緒反應,如覓食得食而有愉快情緒,與敵人戰鬥而有忿怒情緒,因逃避而有恐懼情緒。
麥獨孤舉出 12 種本能,如覓食、母愛、逃避、好奇、合群、爭鬥、性驅力、創造、服從、獲取、支配、排斥等。認為這些本能以及它們的組合構成行為,本能可以是無限的。本能使機體驅向目標,每一種本能活動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個情緒核心,有一定的情緒相隨,如逃避與畏懼、爭鬥與憤怒、母愛與溫情相伴隨。麥獨孤還用本能-情緒說解釋群體心理。認為情緒增強是使群體凝聚的粘合劑。
社會心理學
麥獨孤在他的《團體心靈》內維護了有關社會生活的團隊精神的觀點。他指出心理學需要去研究統一體、機體完整性和潛力,而且認為這些實體不是單從研究孤立的個體所能推論出來的。
麥獨孤指出物種和個體的進化歷程主要是社會的,每前進一步都由於個體和他的社會因素的互動作用;一方面個體心靈的生長隨它所處的社會的精神勢力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這些勢力又是構成社會的各種個體心靈互動影響的產物。因此,只考慮個體生活和社會生活經常發生互動的關係時,才能理解雙方的生活。每一個人只是一個不全面的個體;這個系統具體表現為人類社會的形式,其所努力以赴的終點是沒有人能夠預知的,每一單元的職能在於原封不動地傳遞這些勢力,雖有所變化或損益,但都微不足道,離開那個體系統就沒有意義,也無法解釋。在歷史的任何時期,這些勢力的系統的活動都為進化的歷史長流的條件所決定,而這些條件又為無數世代的精神活動的產物,但也僅為生活在某一時期的社會成員所造成的極其微弱的變化。
主要著作
年代 | 書名 |
1905 | 生理心理學入門 |
1908 | 社會心理學導論 |
1911 | Body and Mind: A History and Defense of Animism. |
1912 | 心理學:行為的研究 |
1920 | 團體心理 |
1923 | 心理學綱要 |
1926 | Outline of Abnormal Psychology |
1929 | The Battle of Behaviorism |
1936 | Psycho-Analysis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38 | 生命之謎 |
個人貢獻
推動了心理學的發展
麥孤獨提出的本能論,以本能-情緒說解釋群體心理,反對以簡單的物理刺激分析心理學現象。他的理論曾受到各方面的注意,推動了心理學的發展,同時也遭到有些心理學家的駁斥,激起了反本能的浪潮。爭論的主要問題是人的複雜行為型式是遺傳的的非習得的究竟到什麼程度。爭論的結果,使心理學界認為本能論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更著重於學習過程如何改變行為的研究。
指出了傳統心理學的缺陷
麥獨孤早年曾做過有關生理心理學的實驗,他比較早地指出傳統心理學過於忽視對重要的心理現象及人的行為動力因素,所以不能解決社會科學所遇到的心理學問題。雖然他自己所提供的解決不恰當,但是他指出傳統心理學的這個缺點,卻是起F重要的歷史作用的。
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產生
麥獨孤作為初期的社會心理學家對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的影響,第一是他提出本能與動機是社會科學的基礎,需要建立從本能假設為基礎的一種有完滿連貫性的社會心理學,為後者發展奠定基礎。第二是為社會心理學提出團體心理的假定。麥獨孤在《團體心靈》一書中為團體心理學提出一種平衡的系統的理論,這使後世的心理學家認識到團體在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其他的綜合觀點還是對社會心理學理論具有影響。
人物評價
周曉紅認為儘管麥獨孤為社會心理學的獨立運動做出了貢獻,但歷經近20年的風光之後,到了20世紀20年代,麥獨弧連同整個本能論都開始遭到社會心理學的拋棄。
劉焜輝評價:作為科學家,麥孤獨有容易披露解的因素。此如他支持相信靈魂論,曾致力於心靈研究,涉足神學和宗教領域,例如他的《不滅的同盟》、《倫理與現代世界的問題》。他因此受到輿論界和社會學家的批評。然而他在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學家。
羅繼才指出麥獨孤把心靈的本質描述為與神經過程相關的生理過程,再加上天生的行為模式,所有這些用來解樣簡單的、意義自明的學習理論是容易的。但是麥獨孤的陳述則涉及複雜的和最易引起爭論的課題,收到心理學界的批評。然而應該肯定麥獨孤的探索精神和他與眾不同納迎解人類行為的勇氣,他的研究給心理學的研究收入了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