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威信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威信縣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始建於1984年,總占地面積4.67公頃,總計投入建設資金220餘萬元,建園之初是縣級陵園,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

公園簡史

1935年初,紅軍一渡赤水入川南,北渡長江受阻,中央軍委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又稱中央紅軍)折向雲南扎西集結,並於2月8日至10日在威信大河灘、江西廟、水田寨相繼召開了繼遵義會議之後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扎西會議")。會議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根據敵我形勢變化,確定了回師黔北,二渡赤水,再占遵義;整編部隊,精簡機關,充實連隊,擴大紅軍;在川滇黔邊緣結合部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川南遊擊縱隊(後改稱川滇黔邊區特委和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的戰略部署。"扎西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決定以張聞天代替秦幫憲在黨中央負總責,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是紅軍長征以來首次研究全國革命戰爭戰略問題的重要會議,它完成了以遵義會議為標誌的中國革命偉大歷史轉折的一系列決定和部署,使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根據"扎西會議"決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全軍主力部隊中抽調幹部和武裝人員,在扎西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紅軍川南遊擊縱隊,周恩來(軍委副主席)到會作動員,宣布特委和縱隊成立。中共川南特委由徐策(紅三軍團六師政委)、餘澤鴻(軍委幹部團上乾隊政委)、戴元懷(原紅八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組成,徐策任特委書記,徐策犧牲後由余澤鴻繼任,余策鴻犧牲後由劉復初繼任。

紅軍北上後,特委帶領縱隊在"邊區"二十餘縣迂迴穿插,縱橫數千里,宣傳發動民眾,與數倍、數十倍的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民團進行了艱苦卓越、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其間,特委根據對敵鬥爭需要,於1936年9月,在威信組建了滇東北特區區委和紅軍雲南遊擊支隊,任命紅軍幹部陳華久為特區書記,殷祿才為特區區長,成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權機構--特區革命委員會。紅軍雲南遊擊支隊在縱隊的領導下,以威信為中心,建立郭家墳革命根據地,在川滇黔結合部的威信、鎮雄、珙縣、興文、敘永等縣開展游擊戰,部隊由幾十人的農民武裝發展到近千人的紅軍游擊隊,進行了長達十二年的艱苦卓越的武裝鬥爭,開闢了方圓數百公里的游擊區,直到1947年春,終因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繫,孤軍奮戰,縱隊和支隊領導及多數同志均在反"圍剿"的戰鬥中犧牲,英勇悲壯,可歌可泣。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殘陽如血》, 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一偉大而壯麗的歷史事件。

在歷時12年的對敵鬥爭中,川南遊擊縱隊師長曹德欽、政委徐策、張鳳光、龍厚生、參謀長曾春鑒、特派員李青雲及雲南遊擊支隊大隊長以上幹部殷祿才、陳華久、阮光明、易德勝、劉少成、鄧登山、楊世龍、曾子云、殷祿坤、孫德龍、張占彪、張慧成、董玉清、陳宏、張治高等83名紅軍官兵犧牲在威信這塊土地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