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0年第一志願考入山東大學歷史學系,2004年本科畢業後進入山東電視台工作,2005年考入山東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2011年6月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11年8月入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系,任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教研室講師,2015年8月晉升副教授。
主講課程
《二十世紀中國的史學與政治》、《二十世紀中國的學術與社會》、《<資治通鑑選>選講》、《公共史學研修》。
研究方向
中國近現代史學史、學術史、思想史、史學理論、公共史學。
主要貢獻
一、著作
(一)、專著
1、《族群意識與歷史書寫——中國現代歷史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實踐》,36.5萬字,商務印書館,2015年5月。
(二)、參著(第二作者)
1、《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1900-1949)》,116.5萬字,商務印書館,2014年12月。
二、論文
(一)、學術論文(獨立作者)
1、《試論1903—1911年中國的尚武思潮》,《東嶽論叢》(cssci來源期刊),2004年第2期,一萬一千字。
2、《讓材料自己說話——淺論當前歷史傳記寫作的一種趨勢》,《史學月刊》(cssci來源期刊),2007年第3期,一萬五千字。
3、《通俗史學、大眾史學與公共史學》,《史學理論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4期,九千字。《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1期摘要轉載。《社會科學報》第1253期摘要轉載。
4、《學院派史學與公共史學》,《山東社會科學》(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9期,一萬二千字。
5、《中國近代知識階層的開明專制思想》,《史學月刊》(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8期,兩萬五千字。
6、《辛亥革命前開明專制思想的發生及其影響》,《東嶽論叢》(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11期,一萬五千字。
7、《<道德經>道德體系新論》,《孔子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6期,一萬三千字。
8、《現代史學視野下的胡適——從唐德剛相關言論出發的討論》,《文史哲》(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4期,兩萬六千字。《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 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9、《王國維“清學三階段論”溯源》,《齊魯學刊》(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3期,一萬五千字。《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13年第9期全文轉載。
10、《陳垣“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考》,《東嶽論叢》(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3期,九千字。
11、《文化自覺與“世紀難題”的解決》,《黨政幹部學刊》,2014年第4期,六千字。
12、《鄉土意識與國家情懷:清末鄉土史志書寫的特點及其問題》,《史學月刊》(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5期,兩萬三千字。
13、《國族、種族意識糾結下的〈新史學〉——兼談歷史書寫主體問題對清末新史學的影響》,《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cssci來源期刊),2015年第3期,兩萬字。《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15年第8期全文轉載。
(二)、學術論文(第二作者、執筆)
1、《怎樣製作一部相對完善的學術編年——由<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引發的思考》(第一作者王學典),《中華讀書報》2014年12月31日,五千字。《新華文摘》2015年第5期全文轉載。
2、《中國史研究的發展歷程、文獻建構及其面臨的問題》(第一作者孫家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報告——文獻支持與實踐取向(2012-201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一萬四千字。
(三)、學位論文
1、碩士學位論文:《從“新史學”到“新漢學”:1901年—1929年間中國史學發展史稿》, 2007年,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
2、博士學位論文:《族群意識與歷史書寫——中國現代歷史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實踐》,2011年,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2012年被評為山東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三、科研項目
(一)、獨立承擔已結項項目
1、《胡適與現代中國史學》,人民大學2012年新教師啟動金項目,2013年結項。
2、《族群、革命與現代化——清末民初的中國歷史學》,人民大學2013年度“明德青年學者計畫”項目,2015年結項(等級優秀)。
(二)、參與已結項項目
1、《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主持人王學典),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14年結項。
2、《紀念中華歷史文化名人研究》(主持人黃興濤),2014年結項。
(三)、在研項目
1、《中華民國編年史(北洋政府)》(主持人黃興濤、郭雙林、馬克峰),人民大學2015年度重大項目,負責1924年卷。
2、《共識與歧異——清末民國學術認識論研究》(主持人姜萌),中國人民大學2015年度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明德青年學者計畫”項目二期),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