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姜永榮同志任揚州、泰縣領導期間,主持制定了揚州農業發展規劃,組織領導了里下河的“四水”開發和“三個百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受到省和中央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他積極推動增量農業向高質、高產、高效、創匯農業轉變,組織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套用,切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使揚州農業生產在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仍然獲得了較好的收成。擔任揚州市主要領導後,他就積極開展治理整頓、擴大對外開放、發展規模經濟和鄉鎮工業、改進工作作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等重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為全市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處處以身作則,堅持身先士卒。1991年,在抗禦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時,他深入災情最重的里下河地區,與當地幹部民眾一起,堅守抗災第一線。災後又認真組織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奪取了抗洪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
貢獻
姜永榮同志任江蘇省副省長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勞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較早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政策建議,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組織開展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品種、技術、知識三項更新工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等一系列工作,不斷賦予農業結構調整新的內涵,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同時,他積極組織實施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小城鎮,加快農村勞務輸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姜永榮同志高度重視並認真推動農村各項改革。1996—1998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先後提出了加快推動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對鄉鎮企業進行“二次改制”等政策建議,並認真組織實施,為江蘇鄉鎮企業的“二次創業”、重振雄風發揮了重要作用。2000年起,他認真組織實施糧食、棉花購銷市場化改革,搞活糧棉流通,減輕財政負擔,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2001年,我省全面實施農村稅費改革,為此,他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並積極推進各項配套改革,為確保我省農村稅費改革的順利進行做了大量工作。他高度重視土地承包政策、農民負擔政策、糧棉收購政策、農村勞務輸出政策等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落實,堅決糾正各種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
姜永榮同志十分關心水利建設和防汛防旱工作。在組織實施淮河、太湖治理,淮河入海水道、泰州引江河建設以及江海堤防達標等省重點水利工程時,他經常深入工地,了解情況,指導工作,現場解決問題。每年汛期,他都全身心投入防汛工作,汛情緊急時在省防汛防旱指揮部坐鎮指揮,遇有突發險情,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險。1998年,在抗禦長江特大洪澇災害時,他在省防汛防旱指揮部日夜堅守47天,組織指揮抗洪搶險,為我省奪取抗洪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姜永榮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決擁護並認真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具有較強的組織觀念和大局意識。他時刻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不忘解民之憂,常謀富民之策。
姜永榮同志作風深入、務實,具有較高的領導水平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他經驗豐富,思想敏銳,思路清晰,決策果斷,注重落實。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他愛憎分明,對於基層的改革探索、新鮮經驗,總是熱情鼓勵,總結推廣,對形式主義、虛報浮誇等錯誤的東西,他堅決反對,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評。他時刻不忘勤政為民,常常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的一個月,還冒著酷暑高溫,輾轉十多個市、縣,行程數千公里,組織了全省林業建設觀摩和灘涂開發考察兩次大的活動。就在逝世的前一天,他仍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充分體現了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和革命精神。他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遵守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廉潔從政,一塵不染,對自己和家屬、子女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嚴格要求。他為人爽直,待人真誠,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密切聯繫民眾,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2002年8月1日凌晨1時40分,姜永榮同志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