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明[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姚曉明[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姚曉明,男,臨床醫學博士,眼科主任醫師,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病區主任,眼庫執行主任。現任職成都愛迪眼科醫院

基本信息

個人成就

姚曉明,男,臨床醫學博士,眼科主任醫師,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病區主任,眼庫執行主任。主編《眼庫》、《眼表手術學》和《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學》等學術著作。參編《角膜病的基礎理論與臨床》、《現代角膜移植及角膜雷射手術》和《實用眼表病學》等。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科技成果二等獎。創新了雙板層角膜移植、Doll型角膜移植和鉚釘型角膜移植等手術方法。目前主持深圳市科委的兩項科研課題。主持開展“眼表疾病新進展”研究與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促成和參與了深圳市的角膜和遺體捐獻,獲2002年國際獅子協會“會長獎”。 2008年8月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膠人工角膜在兔眼鹼燒傷動物模型實驗中喜獲成功,2009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主持、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8項,在國內外知名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SCI收錄文章2篇)。

主要經歷

1992 姚曉明來到廣州暨南大學醫學院攻讀角膜移植博士,這時,他心中有了一個創意,他要邊學邊編撰國內首部《眼庫》專著,除了介紹專業知識外,還把國外捐獻角膜和其他器官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展現給讀者,他的想法得到了導師的支持和幫助。

1997 由姚曉明等編撰的我國第一部眼庫專著《 眼庫》正式出版發行,其中內容不乏他這一時期的國外先進理念的灌輸。而“器官移植問題長期不解決,將是一個大問題”仍然在他心中凝成一個結:角膜捐獻真的難以逾越?

2000 年3月他創立了 深圳眼庫,至今,眼庫已獲400多例角膜捐獻, 800多例患者得到救治,深圳眼庫已成為國內唯一接受全國各地角膜捐獻的眼庫,也是目前我國獲取捐獻角膜數量最多和供體角膜全部來源於無償捐獻的眼庫。

光明使者姚曉明 光明使者姚曉明

2002 年起,他倡導“慈善快樂,快樂慈善”的理念,與慈善社團和企業合作,前往粵、雲、貴、川、藏、疆等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光明行活動。僅他本人親手實施的復明手術就達10000多例。

2002 6 30 ,“深圳獅子會眼庫”在深圳市眼科醫院正式掛牌,姚曉明出任深圳獅子會眼庫執行主席。之後,由於姚曉明卓有成效的工作,三任獅子會總監均打破慣例,任命他連續擔任三屆獅子會眼庫委員會主席。他希望眼庫不是一個單純的儲存眼球的倉庫,因為這更是一個跨行業的組織,只所以要讓眼庫冠以獅子會的名字,就是在要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希望能夠得到獅子會的支持並幫助眼庫健康發展。

2003 8 23 以《 深圳經濟特區人體器官捐贈移植條例》得以通過。在議案討論和立法的過程中,吳江影四處奔走呼籲為立法吶喊,她也因此獲得了2003年央視年度法制人物,姚曉明也獲得首屆深圳關愛行動最具愛心人物稱號。

2005 年9月17日,姚曉明親自將母親的角膜移植給8位角膜病患者。我國首部以角膜捐獻為題材的故事片《母親的眼睛》即以姚曉明為原型改編的。 10年來,姚曉明促成了湖北、湖南、吉林、海南、內蒙等地的首例角膜捐獻和深圳的器官捐獻。

姚曉明博士陪伴母親 姚曉明博士陪伴母親

2005 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

2006 2 20 ,姚曉明親自指揮協調了深圳第一例也是中國2006年第一例腦死亡非親緣多器官捐贈,捐贈者捐贈了兩個角膜、兩個腎、一個肝臟;

2006 3 18 ,他再次促成了今年全國的第二例腦死亡非親緣多器官捐贈。姚曉明認為,腦死亡立法有利於樹立科學的死亡觀,有利於合理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並為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捐獻器官造福其他危重患者提供法律支持下的機會。

2006 依然是姚曉明繁忙的一年,他的手術時間已經排的很滿了: 6月赴山東和四川,7月則應尼泊爾有關方面的邀請去做白內障手術。

2008 北京殘奧會火炬手。

2008 年8月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膠人工角膜在兔眼鹼燒傷動物模型實驗中喜獲成功.

2009 ,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主持、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8項,在國內外知名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SCI收錄文章2篇)。

2009 年11月,姚曉明與深圳市慈善會合作創立了“曉明眼庫基金”,該基金已為廣東、新疆、西藏、內蒙和寧夏等地以及緬甸的數百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復明行動,並為深圳、內蒙、四川、湖南等地的角膜捐獻及眼庫建設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如今,在深圳,角膜捐獻器官捐獻已日益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最後的選擇。

2009 “感動伊春”年度人物。他多次無償捐血,曾獲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無償獻血促進獎金獎。

2012 年5 月11 “四川峨眉山白內障視覺光明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峨眉山市中醫醫院隆重舉行。

2012 年5 月11 日至12 “四川峨眉山白內障視覺光明行活動”組辦方篩選出的150多名白內障患者將享受免費手術治療。

2017年,選擇成都愛迪眼科醫院 為其第一執業地點,並完成註冊。

相關新聞

促成首例角膜捐贈

‘你如果離開這個世界,’他都不知道那幾個字是怎樣從自己嘴裡一個一個擠出來的,‘你能把角膜捐贈出來么?’

在深圳,幾乎所有市民都知道姚曉明這個名字,是和“光明”聯繫在一起的。姚曉明,深圳市眼科醫院角膜病區的主任,他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幫助1000多名患者重見光明。在我國200萬名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中,75%可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大批病患在黑暗中苦苦掙扎。

1999年5月,姚曉明在醫院認識了一位叫向春梅的女病人。當時29歲的向春梅被查出癌症晚期。姚曉明艱難地張口說:“你如果離開這個世界。”他都不知道這幾個字是怎樣從自己嘴裡一個一個擠出來的,“你能把角膜捐贈出來么?會有很多盲人能重新看見。”

讓一個正和病魔鬥爭的人,做出死亡後的決定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向春梅經過考慮答應了他的提議。1999年6月13日,向春梅離開了人世,姚曉明親手摘取了她的雙眼角膜,並將角膜移植到兩位患者的眼中。向春梅成為國內首例角膜捐獻者。

背捐贈者遺體下樓

白宇的遺體緊緊貼著他的後背,腦袋則不停地從他後腦勺的一側晃到另一側。

自那以後,姚曉明經常奔波在殯儀館和醫院之間。

2001年12月9日的夜晚,姚曉明在家裡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來電。有一位癌症患者剛剛去世,要捐獻角膜。死者叫白宇,38歲,患胃癌不治身亡。白宇和哥哥都在深圳打工,兩人租住在市郊的一棟筒子樓第8層的單間裡。

姚曉明摘取了白宇的角膜後,白宇的哥哥提出請他幫忙將弟弟的遺體抬下樓。原來,白宇家鄉的風俗是親人不能動遺體的。看著白宇哥哥和助手茫然焦慮的眼神,姚曉明將白宇的遺體背了起來,一步一步走下樓去。白宇的遺體緊緊貼著他的後背,腦袋則不停地從他後腦勺的一側晃到另一側。身體一向健壯的姚曉明卻變得步履沉重,走下8層樓總共花了20分鐘,到樓下將白宇的遺體放進自己車裡時,白宇的哥哥已經淚流滿面。

白宇是深圳的第20位角膜捐獻者,至今深圳已經有400人在身後捐獻了角膜。

銘記一生的手術

摘除角膜手術很快結束了,他卻久久坐在母親身邊,深深地吻著母親早已冰涼的額頭,淚如泉湧。

在眾多的角膜捐贈手術中,有一次並非他親自主刀,卻讓姚曉明終身銘記。

2005年9月17日上午9點,一位老人的遺體被送進手術室,醫護人員準備摘取老人的角膜。姚曉明卻呆呆地站在遺體邊。這位老人正是他最深愛的母親,丁劍芬。從小到大,母親強大的人格魅力和完美醫德深深地影響著他。

丁劍芬老人在一個小時前因癌症不治去世。根據老人生前的意願,深圳眼科醫院將取出老人的角膜。姚曉明此時卻無論如何也拿不起手術刀。“這是生我養我的母親啊,我實在下不了手。”姚曉明哽咽道,他讓同事主刀,自己忍著悲痛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手術很快結束了,姚曉明卻久久地坐在母親的身邊,深深地吻著母親的額頭,淚如泉湧。

親手移植母親角膜

通過檢測儀看到病人的眼睛時他似乎又與母親對視了。

摘取了母親角膜後的第二天正好是中秋節,上午10點20分,姚曉明準時出現在醫院的手術室。10點30分手術開始,姚曉明用手術刀將患者曹均蓉的病變角膜剝除,隨後從保存液中取出媽媽的一隻角膜,用環鑽將它切割成合適的尺寸後,覆蓋在曹均蓉的眼球上。11點10分,姚曉明在縫了32針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半小時後,當曹均蓉走下手術台時,她已能看到眼前的手術器械了, 看著曹均蓉清澈的眼睛,姚曉明摘下口罩喃喃自語:媽媽,我完成你的心愿了。

姚媽媽的一雙角膜讓6位角膜患者恢復了光明。每次,這些病人回來複查時,姚曉明都忍不住觀察很久,通過檢測儀看到病人的眼睛時,他似乎又與母親重新對視了。

免費施行萬例白內障手術

無論他走到哪裡,在他的口袋裡永遠裝著一張名片,上面寫著:‘一旦出現意外,我自願將角膜捐獻出來。’

光明使者姚曉明 光明使者姚曉明

姚曉明是角膜病專家,但他做得更多的手術卻是白內障手術。在10多年的時間裡,他大多數的業餘時間都是在做慈善手術中度過的。他跟隨深圳獅子會的白內障慈善團體,去了3次甘肅,4次新疆,5次西藏,6次四川……施行了10000多例的免費白內障手術了,如果按照醫院的手術價格計算,他至少創造了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價值。

姚曉明的白內障手術,最高記錄是一天做88台,最快時2分零8秒就完成一台。他說自己在手術時的狀態幾乎可以用“癲狂”來形容。按照每10分鐘一台手術的綜合時長來計算的話,一個小時也不過做6台,80多台手術相當於不停手地乾14個小時。記者曾經兩次跟隨姚曉明前往西藏日喀則地區為當地藏民施行手術。在日喀則簡陋的臨時手術室內,姚曉明頂著強烈的高原反應為藏民不停地施行白內障手術,在一天之內完成50多例。

今天的姚曉明已經年過半百了,但他卻跟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一樣生猛,一樣風風火火。無論他走到哪裡,在他的口袋裡永遠裝著一張名片,上面寫著:“一旦出現意外,我自願將角膜捐獻出來。”在他的倡導下,他的妻子、孩子和兩個弟弟,以及很多親戚朋友都已承諾身後捐贈角膜。

深圳最著名的一棵樹叫做“光明樹”——一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古榕,屹立在深圳吉田墓園西宮。這棵樹是在姚曉明的提議下種植的,所有角膜捐贈者的骨灰都安葬在這棵樹下。“光明樹”下有一塊黑色大理石墓碑,墓碑上面刻著:安息在這棵樹下的人,是一群自願將眼角膜捐獻給他人的先行者,他們用無限的光明,延續著有限的生命……

最新熱點

2015年1月16日16時55分,知名歌手姚貝娜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去世。深圳晚報採訪姚貝娜眼角膜捐獻一事,引發了網路輿論風暴。此風暴先是在自媒體發酵,後引發網際網路行銷賬號和網路水軍大規模持續惡意炒作和攻擊,以誇張言辭、虛假信息和語言暴力誤導輿論。

姚曉明:曾邀請記者為他拍攝吻別離世母親的畫面

2015年1月13日,眼科專家在北大深圳醫院的ICU病房給病重中的姚貝娜進行了會診。這個訊息,讓當時已接受委託在姚貝娜離世後為她做眼角膜摘除和移植手術的姚曉明十分不安,“我猜可能是她的眼睛出了什麼問題。很擔心她想捐獻眼角膜的遺願還能不能完成。”

當晚姚曉明就帶了檢測設備來到了姚貝娜的病房。“當時姚貝娜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我發現她左眼下方的角膜緣有些缺損,但不影響角膜的使用。”

1月16日16時許,姚曉明接到了姚峰的電話,告訴他姚貝娜不治離世,可以準備手術。姚曉明立即趕到了ICU病房,而這時姚貝娜的遺體已經移到太平間。

捐獻者的角膜要在離世後6小時內摘取,姚曉明趕緊去取手術器械。在等待遺體美容的時候,姚曉明想到,應該給貝娜買一束鮮花:“這是我的習慣,如果時間允許,我都會給捐獻者買一束花。這次正好還有時間,我對這個家庭也滿懷敬意。”

姚曉明還特意上網查到,姚貝娜最喜歡的是百合花,就在醫院樓下買了一紮。“晚上7時20分左右我接到她親人的電話,讓我進去。”往由太平間臨時改成的手術室走的時候,姚曉明遇到了《深圳晚報》的3位記者,“其中一位我比較熟悉,問我是不是去取姚貝娜的角膜。我說是。他說很多記者已經在太平間門口等了,順手接過了我手上的設備。”

當時姚曉明手上提了一個保溫箱、鹽水、器械箱,一共三個袋子,“看他們幫我拿了,我就雙手捧著花往裡走。姚貝娜的舅舅在門口看到我們,問了我他們是幹嗎的,我說,是幫我拿東西的。”

“當時我滿腦子都在想貝娜的角膜在13日檢查後會不會有變化,還能不能捐獻;另一方面,我經手過上千例角膜捐獻手術,當中很多次都有記者採訪我的工作情況,對捐獻者的遺體默哀、獻花(拍攝)。我清楚他們的職業操守和專業水平,知道他們不會把捐獻者的遺容登在報紙上。”

進入太平間後,姚曉明把鮮花放在姚貝娜的身上。這時,他聽到了快門聲,看到記者正在拍照,“記者說在拍我工作的鏡頭,不會拍到姚貝娜。我說那你要徵得姚主席的同意。”記者趙青就去談了。但姚曉明在準備工作,並不知道談得怎么樣。

記者的拍攝也引起了姚貝娜經紀公司工作人員的注意。經紀公司要求記者刪除照片時,姚曉明就走到太平間裡間,把情況告訴了姚峰。姚峰說,還是不要拍,不合適。於是姚峰走出來跟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簡單說,讓記者把照片刪掉就行了。整個過程,姚峰都很溫和。看到記者刪掉了照片,姚曉明才開始投入手術。

現在回頭來看看當時的情況,姚曉明反思了自己的行為,確實過於依賴了“慣性”:“我不反對記者採訪我的工作情景,我母親2005年去世時,我還主動邀請了記者到場,拍攝了我吻別母親的畫面。我其實是想通過這樣的行為告訴大家,角膜捐獻並不可怕,而是一件高尚的事。”

倡議設姚貝娜光明基金是為慈善公益

對於事後還引發了新風波的“深圳晚報、深圳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深圳市紅十字會、深圳市慈善會曉明眼庫基金、成都愛迪·斯里蘭卡國際聯合眼庫共同發起成立‘姚貝娜光明基金’的倡議”一事,姚曉明坦承,是他提議的。

姚曉明表示在7日和姚峰的面談中,談及了姚貝娜角膜捐獻的事,這讓他萌生了應該讓這種示範效應傳承下去的想法。“當時姚峰沒有立即答應,認為太高調。但在聽了我的意見後,他表示可以設立,但是要等姚貝娜的事情都處理完,稍後再說。”而當時姚貝娜經紀公司的負責人也在場,對成立基金會的提議很贊同。

參與發起倡議的幾個單位,都是在深圳地區長期從事眼角膜捐獻等慈善公益的組織。在(倡議)成立基金會上,溝通中確實是有一些問題和失誤,沒有徵得姚貝娜父母的最終同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