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姓王村位於浙江縉雲縣舒洪鎮,與4A級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仙都相鄰。離縉雲火車站距離約為10千米,與新設的縉雲西站(高鐵站)車程也不過30分鐘。從麗水乘坐“麗水-雙溪”班車可以到達,也可以在縉雲縣城客運中心乘坐雙溪、大源、三溪、雅江等班車皆可到達,交通四通八達,平黃公路穿境而過。
姓王村位於舒洪盆地中心,屬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具有寒 暑變化顯著、四季分明的特徵,年平均溫度為15~24℃。夏日無旱無澇,受颱風外圍影響,不僅沒有氣象災害,而且有利於減緩伏旱;冬日無有嚴寒,由於群山圍繞,阻擋了凌冽的冬季風,盆地地形利於保溫。村子四周群山環繞,貞溪穿村而過,環境優美,植被覆蓋率高,是不可多得的適宜人居風水寶地。
歷史名人
潛說友(1216—1288)字君高,號赤璧子,縉雲塘頭(今舒洪姓王村)人。南宋淳祐元年(1241)進士,官至代理戶部尚書,封縉雲縣開國男。任臨安(今杭州)知府期間,重視疏浚西湖,修葺名勝,整修道路。主修《鹹淳臨安志》。後遷任平江(今蘇州)知府。德祐元年(1275)元兵逼平江時棄城逃跑,在福州降元,任福州安撫使,被部將李雄殺死。
成就榮譽
浙江省委和政府授予姓王村雙委為“浙江省文化示範村”、“浙江省五星級民主法治村”、“縉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土索麵保護基地”、“四星級基層黨組織”等等榮譽稱號。
姓王村中有全鎮全南鄉最大的工業園區——姓王(螺螄岩)工業園,總占地面積超300畝,規模仍在不斷擴大,對周邊村民回流和就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姓王村雙委按照麗水市委和政府的指示,對村後山所在丘陵區域進行了“開山造地”作業,至今已經開出大片平地良田。姓王新村附近(即平黃公路旁)建有原大源鎮災變村民居住的安居小區。自2014年起,村雙委回響浙江省委和政府“五水共治”政策法規,對村中污水管道、供水管道進行統一建設和統一處理。2017年秋,縉雲爽面博物館落成,乃全縣“十個一”兩年發展計畫重點落實項目。可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比太陽更光的姓王村將出現在地平線上。
姓王村主要幹道:振興路、仙井巷、上橫街、桐園巷(老四路);平黃公路、迎新巷、姓王新村、溪濱巷(新四路)。
風景名勝
玉屏山
玉屏山位於浙南石城東南二十里的姓王村,號曰“兩山半”,面積達到1800餘平方米,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據說一山裂成兩半是被風水先生騙了,一腳踹出來的;另一個說法,山下有一條雄龍,所以作為風水山鎮鎖,自古鬱鬱蔥蔥,村里從不迎龍燈是省得它出來而發生火災。
山間的培土植樹起於宋,山中樹木以常綠闊葉硬木為主,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建築奇材。自古的封山育林,以致村民也不可擅入,有記載的大規模砍樹是盤溪中學建校時(1956)。現為省級生態公益林。山麓砌有兩道石牆,殘完程度不一,古色古香,很有韻味。貼近山體的幾處遺址,木、石、土已經渾然一體,好幾方石塊和虬結的樹根親密無間;外道石牆保存完整,長達五六十米,挺立在山基外一米處,蔚為壯觀。
縉雲爽面博物館
縉雲縣爽面博物館位於 “浙江綠谷”生態示範區——縉雲縣舒洪鎮姓王村。自2016年4月開始建設,於2017年10月完工,是一個集爽面文化展示、體驗、品嘗及培訓為一體的基地。
縉雲爽面是縉雲十大鄉愁富民產業之一,作為開展“草根創業”行動的重要內容,已納入2016年民生清單。2008年被麗水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評為麗水市"處州十珍"農產品。作為老牌的土面生產基地,縉雲爽面在業內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現已形成了“玉屏山”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級著名商標。
舒洪鎮姓王村是土面文化的發祥地,製作歷史悠久,是我縣最大的土索麵生產加工主產區,該村加工土面農戶已達400多戶,年加工量達4000噸,產值達4800多萬元,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並於2005年成立了姓王土面專業合作社,為村民增收保駕護航。該合作社於2008年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浙江省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於2017年成為我縣農產品旅遊地商品生產經營主體。
縉雲縣爽面博物館總用地面積6735.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352.3平方米,內設爽面文化展示區、爽面加工製作體驗區、培訓區、品嘗區和爽面購買區,具有宣傳推廣、培訓指導、品嘗試吃、旅遊購物四大功能。
一、宣傳推廣。爽面文化展示區面積達550平方米,主要由麵條演變史展區、農耕工作展示區兩部分組成,對縉雲爽面的歷史演變、發展過程、製作工藝、文化傳承等內容起了一定的宣傳作用。
二、培訓指導。爽面加工製作體驗區面積達850平方米,可讓遊客親自體驗做爽面的製作工藝和流程;爽面培訓區面積達968平方米,基本滿足年平均培訓人數1000人的要求。同時,爽面博物館內將開設理論培訓班,內容包括爽面製作工藝、電子商務銷售等,實訓基地和理論培訓相結合,將有效規範製作土面環境質量,提高農戶土面產品質量,而加強電子商務的培訓,則打通傳統經銷模式,拓寬銷售渠道。
三、品嘗試吃。爽面博物館內設有品嘗區,遊客可在此品嘗到新鮮出鍋的爽面。四、旅遊購物,爽面博物館內將建立旅遊購物中心和展示中心,作為新的遊客集散中心,利用旅遊拉動銷售,增加農民收入。縉雲爽面博物館在傳承土面文化的同時,帶動了縉雲農民創業。
縉雲縣爽面博物館將成為縉雲爽面文化的一個重要宣傳視窗,帶動舒洪鎮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讓縉雲爽面成為我縣繼“縉雲燒餅”之後的第二張金字招牌。
仙人義井
該井位於老村中心,處於村中古道的中點,是村中最宏大的建築群遺址“大道壇”的附屬建築(或者說相映成輝)。據這幾年的考據該井當屬七百多年前潛說友尚書府的遺存。該井當屬姓王村最古老的人為建造當屬無疑,直到21世紀的頭七八年還發揮著自己的特殊作用,最後因為污染和村中自來水遍及等原因才偏廢。
井欄由五尺見方的整塊岩石鑿空所得,以“仙人義井”四字分別刻於井欄四周,字跡已然模糊,經仔細辨認,“井”、“人”二字還好辨別,“義”字屬繁體,上半部“羊”仍非常明顯,只是下半部“我”字已經基本看不出來,“仙”字已經看不出來,只剩一個單人旁。井中之水異常甘甜,完全超過方圓百十里的飲用水,在近現代之前,姓王的水也是遠近聞名的好。
仙井的作用只剩元宵佳節姓王村迎燈時,燈頭需要駐留此處,焚香禮拜住在井中的仙女(井)娘娘,除此之外已經沒有實際利用價值,現處於村民自主保護中。
大道壇及宗祠古建築群
大道壇據傳是南宋尚書潛說友的尚書府,但宏大的官邸已經在七百年前那場政治風波中遭毀,現在是一片大“廣場”,正是由於它的大,成為了姓王村喪事的舉辦地。大道壇周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當屬明清的古建築,多數為村中大地主占有,所以在解放後受到衝擊,現在在它們的大宅門石匾上仍可清晰辨認時代印記,如“勞動光榮”、“一心向公”、“憶苦思甜”等等,所幸老房子裡木雕保護完好。
在大道壇往上,水塘頭左右曾有一座磚石結構牌坊,上雕刻有鯉魚、牡丹、蝙蝠、壽桃、詩書等吉祥圖案,其中磚雕與石雕雖經歷史洗刷依然艷麗動人,特別是覆蓋在上的黑色琉璃瓦當。
姓王村里建於清嘉慶(1796)年間的王氏宗祠,占地面積為縉雲縣之最,總計達1000餘平方米。祠堂共四進四廳,主廳(第三廳)由石柱支撐,古時曾有“文魁”、“武魁”、“敕封臨淮大尹侯”、“妙手回春”等匾額,下有王姓昭穆祖先堂,供有歷代牌位,樓上曾存有趕張山寨台閣。現為姓王村雙委駐地。現在祠堂仍可見的除了文革後重篆的祠首“王氏宗祠”外,只有木雕牛腿尤為精美,只是由於保護不力,失竊居多,堪稱藝術的已是村委後補之作。百年風雨侵蝕,木建築為主的祠堂,坍圮與火患風險日增。
李氏宗祠現存建築為民國末期(1944)所建,相比王姓祠堂,歷史短、面積小(近900平方米),但總體上比王氏宗祠精美。無論是木雕、磚雕、石雕、繪畫、書法、布局都是近代以來難得的徽派精品,現為姓王村老人協會場地,保護情況比王姓祠堂好。
風土民俗
元宵燈俗
姓王村最能體現地方特色的便是元宵燈節。
元宵燈節的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形如板龍的板燈;一種是慢性子的花草燈。花草燈沒有地方特色,只有板燈才可以完全體現一村一姓的特殊性。不過板燈也少了一點觀賞性,那就是沒了舞獅和抬閣。
板燈在歷史上都是燈節的主流,它得在正月初十不到就做前期準備。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扎紙燈籠了,剖開的竹蔑用麻線紮成骨架,劃好的燈紙藉助糨糊糊成燈籠,不過前提是燈紙上已經用模板印上花草和天官像,當然也需要上色,隨筆寫上“歡度元宵”、“大鬧元宵”等吉祥話後,一盞竹蔑六角燈籠就完工了!既然是板(凳)燈,自然需要板材,燈板多採用松樹板,其寬度不一。燈柱原料要經得起拉拽的硬木,方圓幾十里只有玉屏山上最多且最易得。玉(翠)屏山,俗名藤蓬山,是一座風水山,傳說南宋就已經培土植樹,當然也是一座“人畜不得踐踏,凡人不得砍伐”的禁山,唯有元宵斫燈柱才準入山。有腳有板有插銷有再加三盞六角燈籠,最普通的一節燈算是完成了。
小燈籠並不能算困難,真正不容易的是頭和尾,頭又包括燈頭和牌燈,尾是一條大肥鯉魚,其中最煩瑣的又是燈頭。
燈頭是臉面,斷不可馬虎,其形狀類似縮小版的宮殿,首先架竹蔑子骨架,村里只有幾位老人才會。搭起的骨架不僅得大氣美觀,還有一點基礎要求不可少,那就是不能得“軟骨病”。之後的工藝步驟就是量尺寸畫圖像,剪紙做花。一般先糊頂,用紅紙把屋頂都覆蓋,屋檐處再貼上“瓦當”,飛檐斗拱樣樣齊全,而且還得在檐角掛銅錢串,房脊兩端位置貼鯉魚形螭吻後插小彩旗,正中間一個彩球上面還有金壽字。殿內9―11個人物畫,另有1個風物畫,全部得依靠人工用毛筆畫成,從輪廓到上色:面南坐在虎椅上的一位帝王(其應為大禹),兩旁是執扇的侍女;與帝王相對的是“門”,這是一道可活動畫有淨瓶的門,淨瓶寓意乾乾淨淨平平安安,淨瓶上插著寶劍、叉戟及花朵,寓意抵擋邪祟、平安吉祥;門的兩側立著兩位鬥神,一邊一手拿著金瓜,另一邊一手拿著大刀,威武守衛著宮殿大門;燈頭還有兩面就是站立著的文武百官了,有時靠近帝王一端也會出現一對宦官。整個燈頭“占地面積”達一張普通八仙桌大小,“建築”通高也有近兩米,所以抬起它得要兩個人,而且是身長一米八的彪壯大漢,即使這樣在迎板燈時都還得幾位候補。
燈尾巴即是魚尾巴,用竹蔑絞成一個魚骨架,通身得糊上透亮的白燈紙,然後在魚尾巴和魚背上貼紅紙,一條呈躍龍門狀的鯉魚燈尾就大功告成。現在還剩下重要的開路先鋒牌燈還沒糊好。牌燈即類似於古裝影視劇中儀仗隊前頭的“肅靜”、“迴避”那類牌子,只是鬧花燈沒必要肅靜迴避,頂多起開路作用。兩個牌燈都呈長方體,都有一面畫著威武的虎頭(大貓),另一面一個畫著松鶴,一個畫著當年的生肖,若當年是龍年則也改成松鶴圖案。
只要多注意一下,就可發現這個村里處處都在迴避龍――這種被中國人奉為祥瑞的神獸。作為一年一度合村歡的燈節自然也不可避免,這是老規矩了,有一個傳說就和風水有關,原因在於上文提到的玉屏山。不少人都說山下鎮壓著一條雄龍,而舞花燈的是雌龍,從人的實際看它們神獸也很正常,異性相吸容易興奮,假設它出來就得為禍人間(火燒房)。傳說歸傳說,本人考證的結果是與遷至姓王村的始祧祖王成孫葬地位於盤龍岙有關,顧名思義,祖先的千年吉壤是盤著的龍,後世子孫自然不可自破風水、忤逆先祖。
迎板燈多是正月十二啟燈,十四歇一天,十五歡歡騰騰鬧一夜。首先,打著鑼,牌燈開道,燈頭從祠堂中抬出走仙井路,到大道壇(潛府堂)前的仙井停下來,放在上面。傳說這口井是南宋尚書潛說友留下來的,井欄是用一整塊六尺見方岩石鑿開的,四面欄壁上各一個大字“仙人義井”,雖歷經幾百年風雨洗禮已經模糊不堪,但仔細辨認仍可得。仙井的來源說是潛大人的,恐怕多是鄉野之人託名所作,但說這是姓王村留存最久遠的古蹟似乎能夠肯定,只是老人口口相傳的是井裡住著仙女娘娘。燈頭停放在仙井上的時間不會長,做了祈禱和焚香燒紙後,最後在鳴放二踢腳後就啟程向前走了。
緊接著,還是走老路線,其中有一段路至今還是土路,兩旁還是農田,按照“花燈要鬧,不鬧不快活”的原則去野外毫無必要。估計有三種可能:一種就是這條路曾經就起著公路的作用,是一條古道,的確連線祠堂、仙井,這是一條相對平直的路;另一種就是在該路旁有一口靈塘(即為亡靈買水上路的一水凼,旁有矮竹為節,現已被侵占),如若真是為了亡人,也可理解,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認同儒家“事死如生”的說法;第三種就是兩者兼而有之。最後,燈頭的目的地是來到村頭的上殿(逅周廟),按此廟名百思不得其解,“逅”也許就是“後”的意思,上古稱帝王為後,那么“後周廟”就是周天子的廟宇,但事實上裡頭供奉的是平水大王(大禹),亦或是“周后廟”後人訛傳也不可知,反覆探索,反而讓人疑竇叢生。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該建築地位至高,只是不掛名的本保殿,本人臆度是廟乃我王姓族人家廟。燈頭已經在上殿,村中也早已在燈頭出祠堂前(午後四點左右)敲過催燈鑼了,家家戶戶中有要出燈的也得趕緊去上殿集合了。
迎板燈是帶危險的苦差事,在跑(拉)燈時各種情況都會出現,大者要人命,小者傷筋骨。踩踏是一種情況,轉彎時打“三角疊”發生板折燈毀、傷筋動骨又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年輕人玩的板燈腦子一熱會爆發突發事故。所以在開始前都得向平水大王請願三夜平平安安。
在廟下集合組裝完畢後,一切都是按照老計畫進行。先得在路上跑(拉)三趟(即燈頭正常向前走回村里,但走了一點路後,燈尾突然大喊往回拉),然後回村里,大三圈、小三圈的走走走拉拉拉,每夜必經的是上殿(逅周廟)、下殿(文昌宮)、大道壇(潛府堂、仙井)、水塘頭、兩姓祠堂(王氏宗祠、李氏宗祠)。既然是合村歡活動,就得“走遍姓王”,走到分界處才扭頭,這是由於鄰村大多迎龍燈,我村堅決不讓他們進村,即使是路過也不允許。曾經(大約四十年前)就有舒洪年輕人不信邪,非得拉著龍燈上我村,剛到村口公路就被發現了,最後一輛拖拉機擋在路上,全村敲鑼打鼓加廣播通知,石灰、石子、屎尿等等總動員,終於不怕死的“活龍”還沒真的進村就“死”了。也許是有這種特殊性,凡是他們迎龍燈的都被派出所警告,還必須村領導和發起人簽保證書,當然玩板燈的也是得簽保證書的。
每一夜得跑(拉)燈多少趟沒人去統計過,地點除了上殿拉三趟外,並無規矩束縛,本來也是要在靈塘旁的土路拉的,但是由於太危險被轉移到公路。最後一夜的最後時刻是在大道壇(潛府堂)及仙井夾著的仙井巷結束的,三趟都在兩輛腳踏車不可並排的路上跑(拉)燈,還有一點這條路上的拐點多且直,可以增加觀賞性、娛樂性和刺激性。不過往往事情沒那么簡單,跑(拉)燈也是如此。玩得驚心動魄不是重點,講究的就是要把燈頭“拉”得慘不忍睹才完美,預示未來一年如意吉祥,否則就會失去好彩頭。無論你燈頭毀壞與否,它都是要消失在人世間的,即使沒跑(拉)毀,還是要在三趟結束後抬到上殿燒毀。燈和龍是一樣的,都會“盤在一起”,只是這項技藝只是村中個別老者會,所以現在雖然也時常迎板燈,但我這位幾乎年年燈節都不落下,夜夜迎燈都看大結局的人,對於“盤燈”也只是看過一次,可見其不容易。
年俗
與北方把“掃塵”明定時辰有所不同,這裡的“撣塵”是不規則的,不過在臘月廿四之前是無可質疑的,是一場堪稱偉大的愛國(家)衛生運動。
臘月廿四,在十年前還是不少家庭宰年豬(禽畜)的日子,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單份兒人家養豬的數目字越來越小,宰豬殺羊、滾水腿毛的大場面越來越少。殺年豬撕心裂肺的嘶喊聲預示自家能過上“富得流油”的大年,相比之下,當今人們已經不鍾意於肥肉油水,也不再是以前一年一次肉的悲慘生活,繼續圈養與宰殺年豬也就沒多大意義。當然,把殺豬宰羊的日子安在臘月廿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天過後年裡邊都不動刀(此處所說為大刀,就是宰殺牲畜類的大動作,燒菜之類的除臘月廿五與大年初一都可使用),直到元宵節後才可除戒。
臘月廿五,“南鄉饅頭日”。正是因為這天是居住在南鄉的民眾普遍做饅頭的日子,所以也就被定為縣級非遺項目。既然是年末大豐收的校兵場,就不是幾斤幾兩的上檯面,而是動輒百八十斤的浩大,與此同時,全家總動員加鄰居大集合一起坐著揉搓麵團,以使其成形。發酵方法不同,口味也各不相同,以缸釀為尊,芨芨草亦可,發粉為最下,蒸饅頭使用特質(竹蔑)籠屜製成,饅頭以高聳、松發、白嫩為上,以求好運。在南鄉,這是僅次於大年夜(除夕)及上元節的最紅火的一天,如果說非得精準的定一天為小年的話,姓王村的小年應在是日。
臘月廿六,磨豆腐。不過無一例外的是,年前習俗裡頭都得早起,用一天的勞作來酬謝上天與自己,當然做豆腐也包含其中。原料黃豆得提前浸泡,廿六大早上就得去磨成漿,挑回來得經過多層程式才可完工。豆腐的製作不比蒸饅頭,雖說無須全家,但也得家中幾位身強體壯的人來擔當“豆腐手”。幸運是還可以品嘗到最正宗的豆漿,這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原配拼不過小三,吃不慣這份好。豆腐點鹵成形後,就得下油炸油豆腐和豆腐肉丸,這兩份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臘月廿七,炊(蒸)發糕。發糕是糯米粉與白砂糖的完美結合,和水並把發糕坯子放在墊有箬葉的籠屜上,只需點火蒸熟蒸透就可。年前小街弄巷裡頭每天都飄灑著不同的甜美氣息,廿五是饅頭的麥面香,廿六是豆漿水香,廿七是發糕糯香,廿八、九是繚繞的檀香火藥味,三十兒是闔家團圓的筵席米飯香,箇中味道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老人精湛工藝水平加入全家的祈福,發糕取其“發”,寓意來年發發發。
臘月廿八、九,兩日多是覲香禮佛,祈求平安。村村都有供奉本村保護神的“本寶殿”,有時還會出現多路神仙雜會一堂的局面,它們或處高山深壑,或臨小溪池塘,或安平底闊地,但統統與中國傳統地理學“風水”有關。選擇在這兩天跑上跑下燒香,不是“三十日(大年)夜養大豬”(即臨時抱佛腳),而是完成了過年準備的間隔期,也就是空閒檔,再者說年末了,不用再拘泥於老黃曆的幾行小字,天天吉日,諸事皆宜。
臘月三十,大年夜(除夕,三十日夜),闔家團圓、歡聚一堂。無論多遠,在年末都得回家吃團圓飯,是傳承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生出的“安土重遷”種子開的花。中國人講究事死如生,在三十兒這么重要的節日裡,肯定得祭祀祖先,俗稱做羹飯,讓已逝的家人也回家過年,與在世兒孫團圓。祭祀都得規矩,雖然沒有孔夫子家的繁文縟節,但也有自己的規矩,得先取下牌位,長者位東,八仙桌上以4(椅)4(碗)4(箸),暈菜還得搭上豆腐青菜,以示清清白白。一燃燭,二燒香,三焚紙,四點炮,樣樣按順序來。先人享受羹飯後,給它們翻個個兒放在圓桌上,就可以吃年夜飯了。飯後貼對聯,以前多是手寫毛筆字。在子時交會之際的放開年炮(接年)不用多說,但有一件事估計1970年後出生的都不太清楚,傳說大年夜當天太白金星會下界派(發)糧食,派發比例按看人丁數,也就是看整齊碼放在床下的鞋子數為依據,尋常百姓家就得在入睡前擺好鞋子,數目字不大的也得多收拾幾雙撐場面。
大年初一,農曆新年第一天,又名春節。俗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正月初一的早晨可謂是被賦予了極大的期盼。開年第一餐,得由家中男主人掌勺,目的在於讓其體驗婦女下廚房之事的艱辛,不做早飯的女主人則為小孩子穿好新衣服,迎接新春。第一頓吃爽面加蛋,又稱長壽吉祥面,不可倒掉吃剩的,下一頓接著吃。還有一樣美食也讓眾人口饞,那就是前一天晚上煮好的一大鍋雞蛋。那當然,還有一份子事,不僅眾人口饞,而且是手饞。即使昨晚睡得很遲,但在今天也能起得很早,那就是孩子們過年三大樂之一的壓歲錢(另兩樂是玩炮仗和穿新衣),這一天的拜年一般只局限在祖父母名下的親戚。
一年的第一天忌諱也特別多,比如不勞作,勞作累一年。另外不論廚餘垃圾還是生活垃圾,都不可以倒在外邊,就連線年的炮仗碎末也不可清理,不僅如此還認為鞭炮滿地紅,象徵一年紅紅火火。這並不是人們偷懶,而是忌諱動掃帚罷了,因為觸犯了掃把星會倒霉運,食物不可傾倒於外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切勿浪費奢靡之意。除夕夜必須熬得越晚越如意,那么大年初一夜裡卻是睡得越早越吉祥。老人口中說法是今兒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切不可喧鬧,你讓它們一天不快活,它們讓你一年不快活,正因如此,還得在牆角旮旯放點雜糧作為彩禮孝敬,希望嫁出一鼠女減輕家中負擔。其實,往往套在生活真像上有一層玄幻的朦朧的外衣,這是中國人最擅長的,仔細思忖不難發現其中奧妙:頭一天的熬夜,清晨又得早起,晚上自然是得早眠養好精銳。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攜手夫婿和小外孫,回娘家省親拜年,帶著上年做的饅頭、發糕、油豆腐和生豬肉等及精心挑選禮品,酬謝父母恩。按老禮,接待的家裡要用墊肉片海碗盛爽面加蛋或糖水煮蛋來禮待貴賓,非得要吃上一碗才可離去。在這之前,會有茶水和果盤(其中傳統果品有年糖、花生、番薯片、葵花子等)。當然不可忘卻的還是讓小孩興奮,大人頭疼的給壓歲。壓歲錢諧音壓祟,本意也是如此,只是也被物慾感染了,變成了比拼家庭經濟能力的工具。
從大年初三直到初七(或是初十),一個多星期的活動大致都是拜年,以遠近親疏為線安排次序進行串門拜訪,如果按傳統習俗,以外嫁的女兒家系回拜本家為主流,還有好友親朋為支流。
以上列舉的大致是從上一年的臘月末直到來年正月初,時間跨度長達大半個月。實際上還有切年糖(米泡糖別稱),做麥芽糖,包粽子及蒸年糕(或者千層糕)的細節都不在文中。
其他節俗
縉雲(南鄉)的清明,上墳祭品需要用沸水燙好的肋條肉和時令食物——清明粿(其中的粿子又特別需要是甜的,可能因為甜的清明粿是圓餅狀,象徵團圓加甜蜜吧;而鹹的清明粿被鄉人稱為“豬娘排”,即是長相不佳)相搭,其它的“小佐料”就如象徵聰明睿智的蔥葉,還有與之類似的大蒜寓意子孫能掐會算,跟蔥蒜相搭的就是豆腐(有切成四方片塊狀煎起來的,也有直接的白豆腐),顏色青白相接,寓意做人清清白白,另外象徵節節高的燙(鮮)白筍,其餘還有酒和飯。從以上列舉的吃食便可以得知,中國並非真正事死,而是事生,祭祀用的“犧牲”也都是為子孫後代著想,不管地下先人真的喜歡。
除了吃食,別的例如爆竹、香紙、冥錢就不再表。當然,一年一次的上墳不能只是簡單地用對付吃貨的方法慰藉祖先的,還得把墓地雜草除掉,也有人用焚燒的,但大多數人還是帶著鐮刀和鋤頭出發,用鐮刀割草,鋤頭用來勾土整墓,尤其是不能讓墳墓被蛇鼠蟲蟻咬出洞,如果有就是“出氣”,這是壞風水的,尤其對子孫後代不利,得鋤土補回去。縉雲墓祭還有一大特點便是,在先人墳頭得壓白紙(土話曰“清明旐”,形狀呈長條形,數目妙在多),意味著這墳不是無後,土堆里的魂魄不是孤魂野鬼。
這是在墓地的祭拜,實際上,每逢節日(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都要在家裡做羹飯,用來祭祀的菜品得有肉有素還必須得有豆腐,然後再把祖宗的牌位請下來,按照字輩排行放在八仙桌的四個角,面門為上(也有說面東),以遠為上,然後點亮燈(蠟燭),燒三炷香請門口頭菩薩(鬥神)放行,讓逝世的先人回家吃羹飯,點香並說一些祈禱話(但也會有一些警告,如“你為陰,我為陽,只可看不許碰”“陰陽有別,不可觸摸”),覺得他們吃得差不多了(其實不會超過五分鐘,甚至三分鐘都沒有,有很多人只是像完成任務般地去執行,冥冥中覺得神鬼不可惹,雖然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沒有很完整的神鬼信仰觀),就該燒紙點炮了,最後該轟死魂靈走了。
題外加一點,無論是拜佛還是祭祖的燒紙應不能剩,也就是說燒得乾淨,留下的紙灰都不能隨意掃除,而要特別處理(其實也就是單獨拿去扔掉罷了);在列祖列宗吃飯期間要肅靜,而且不能擾到他們,特別是不能碰到他們的桌椅;如果放得是鞭炮就得把尾巴迎進自己家門才算吉利,這是迎新炮和禮佛都適用的。
立夏又算是姓王一大節日。立夏有三大件,就是立夏蛋、立夏飯、立夏湯。立夏蛋的製作方法跟正月初一的迎春蛋並無多大區別,以雙為妙,以多為妙,也許是有象徵人丁興旺之意。立夏飯可以說是一種什錦飯,雜七雜八都有,主料以大米、芥菜、豌豆、蠶豆、馬鈴薯(洋芋)、芋頭、肉絲等,放水用柴灶大鍋燜燒,直到芥菜飯發出誘人的味道,即米飯熟透而又乾化,就可以出鍋了。
立夏湯是一種甜湯,傳統作料多使用桂圓乾、大紅棗、蓮子、白木耳、板栗等,再加入適當的白砂糖就可以了。立夏的節氣飲食,老人的傳說不多,所以也很難揣測意味,但想必其中有放疰夏、平安度夏的意思,再者說如果按農時來說,立夏過後便是農作物旺盛生長時期,換個角度便是農民農忙時,製作幾份在物資匱乏的時代幾乎是“山珍海味”的飲食也有犒勞自己的意思。
立夏過後,便是端午。端午在鄉下最著名的就是吃食——粽子,石城的粽子使用箬葉為包裝袋,糯米需要山梔汁染黃(也有草木灰染色),棕櫚葉(英)當包裝繩,赤豆、筍菜鹹加大肥肉做餡料。縉雲人民是智慧的,不僅學會了高難度的製作,而且學會了在沒有冷凍裝備下保鮮。在做好一兩天后(因為無論是現代冰櫃,還是古代保險術都會損壞一定的美味,在原汁原味嘗用一兩天后,實在沒有辦法才採取保鮮措施),就得把粽子放進水裡或者掛到通風的地方,前者是用清水隔絕氧氣,延長保鮮期,只是水得常換,這個方法同樣適用在易變質的鮮豆腐,後者是採用一定的風乾方法,減少水分以避免變質腐爛。
端午過後,中華傳統節日應推八月十五中秋節,之後便又是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又有寒衣節,但在此文便不再詳敘上面三節。理由有二,一是中秋節俗全國無二,又無奇趣傳說;二例如重陽、寒衣在近代已然衰落,並無特色。
中國有三大“鬼節”,一是先前已詳敘的清明節,二是七月十五中元節,三便是“亞歲”冬節(冬至)。中元節是與道教有關的,其也是祭祀為主,做羹飯,請牌位,染燭、點香、燒紙、放鞭炮,死人吃過後,便闔家團圓吃一頓。冬節也有做羹飯的俗,但更強調團圓意味,也許與冬至節氣有關,因為北半球在冬至過後,陽氣回升,而中國先秦時代曾有將冬至為歲首,習俗自然與後來盛行的除夕的原形。縉雲的老人家還得在今天吃自己做的包子,其餡以白蘿蔔絲、豆腐為主,大概是包子包子有“包含子時”之意。
姓王特產
姓王村生產的麵條被稱為“土爽面”,原因是這種麵條生產的各道工序一直以來都使用人工,雖然近年來為了適應加工量日益擴大的需要,拌麵程式改為機器操作,但絕大部份工序仍是人們用雙手親歷親為。人工做面,加上採用本地生產的優質小麥和運用適當加鹽等特有做面方法,姓王麵條具備一種特有面香,爽口圓滑,十分受消費者歡迎,在當地有“吃麵就要吃姓王面”的說法。雖然缺少宣傳,但憑藉優良的品質,近年來鄰近的永康、麗水等地客商都聞面香而來,成了這個村 的固定收購商,不少人還採取和做麵條農戶預約方式確保收購數量。這兩年,這個村的土面知名度進一步擴大,杭州、金華等地客商也紛至沓來買面,目前這個村的 土面每公斤最高價達到5元,依靠銷售土面,姓王村農民每年能獲收入500多萬元,成了當地小康村之一。
江南米食,北方多面。《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陝西“柳青故里”張家山老張家空心手工掛麵製作工藝讓人稱道。江南也有面,特別是浙南山區,做土面有一絕。
麗水縉雲的土面,又稱土爽面或索麵,外形勻細、整齊美觀。更絕的是,水中百煮不爛,過年時節吃得油膩了,來上一碗清湯土面,保管細滑香濃,柔軟清爽。據《縉雲縣誌》有關縉雲土面的記載:“拜年上門,先喝茶,吃糖果,隨後吃索麵卵”。這裡的“索麵卵”,就是指縉雲土面加雞蛋。縉雲縣製作土面的地方又以姓王村為魁首。
簡單的一根土面,用的食材卻很考究。農家的麥粉,以傳統農耕方式有機栽培,加上一定量的水和海鹽。鹽的量是有說法的,鹽過量,麵條容易脆;鹽不足,麵條容易糊,且韌性不足。除了這些,便沒有更多的添加劑和輔料了。
麵團要和六次以上,再細分搓條,上箸、串面一鼓作氣。製作土爽面還需要用到不少看起來復古的道具。用傳統的竹筷對拉,也稱“上箸”。麵團百般揉捏,激發其韌性,左右穿插,樣子就像拿麵條來打繩。上箸的樣子有點像拉麵,但是比拉麵更細長如索,故稱為“索麵”。
索麵的晾曬過程堪稱壯觀,用一句最實在的表述“老辦法,就這樣曬”,經過兩個星期陽光的洗禮,最終得出乾爽透了的索麵。年前是曬索麵最好的季節,因為氣溫低易保存,氣候又夠乾燥,光照足。曬好的面開箸、剪腳、收面一氣呵成。細細算來,一根面,卻要經過八道工序方可做成。
時至如今,過年去浙中南山區走親訪友,來一碗土面,炒、燴、拌、煮,土面不糊,上口軟滑柔韌、老底子的味道濃郁。從手工竹籃的叫賣,到農家過年時節的風俗,一碗土面,凝結著最深的鄉愁。
神話傳說
清明神話
斷尾巴龍回鄉(仙居)探親祭祖。這是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在溪邊浣洗衣物,突然周圍水域出現一塊美麗的五彩,她就去把它掬起來,沒想到它竟然直接進入了姑娘的口中。平平靜靜過了幾個月,但慢慢變得不正常了,她的肚子開始變大,心中常作乾嘔,最後在大夫的診斷下,被證實她“有喜”了,但對於這位善良的姑娘卻不是喜事,反而心情馬上沉重下來,與她一樣變化的還有她的父母,特別是嚴肅正經的儒門弟子老爺子。終於,由於受不了傳統的倫理綱常,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卻無緣無故的失去了童貞,而且有了顯而易見不守規的證據,那就是懷孕,一氣之下把自己的寶貝女兒趕出了家門,並發誓一生不得再踏入本家門。
世上的母親都是偉大無私的,無論如何忘不了十月懷胎陣痛下掉下的骨血。在姑娘的母親大人催促下,他的丈夫也開始動搖當日做出的決定,她終究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何況又是唯一的血脈呢,但威嚴的家族大長官還是得給自己鋪台階:她都去了那么久,我怎么知道走的是哪條路。沒想到偉大的母親竟有妙計,最後和盤托出,告訴夫君說,我們家女兒在走的時候我讓她帶了一竹筒的油菜籽,但竹筒底又是漏的,現在正好是油菜花盛開的時節,你只需沿著油菜花的蹤跡尋覓就是了。
在有了長途旅行的準備後,這位嚴父加慈父出發了,在帶狀如仙境的油菜花中找到了傳說中有“神仙居”的仙居,最終在油菜花飄帶的盡頭——一個山洞——仙居奇形怪狀的山洞特別多——找到了自己的女兒。
由於看到一群怪物蜷曲在已經枯死了的女兒身邊時,老父親也只得“脫下了象徵斯文儒雅的長袍”手拿開路的鐮刀向那些所謂外孫劈去,成熟的身手靈便的在得知自己有生命危險時馬上騰雲駕霧逃走,再也不見蹤跡,只有可憐的年齡最小的手腳不便沒有及時逃走,被老外公砍斷了尾巴,真的變成了一條不龍不人的怪物。當然善良的姑娘生下的一群龍崽裡頭也就這條小龍沒有真正成為神奇的祥瑞,而是作為一個半成品,逗留在神人兩界之間,但正因為這樣,神物也跟人一樣,只有一起經歷危難,才會刻骨銘心,最終才會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姑娘的幾個“孩兒”裡頭,只有這個殘疾的最具孝心,每年油菜花開左右記得自己生日,也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更加是母親的忌日,年年回來祭拜,只是雖然身已殘疾,心依神仙,龍的本性就是司雨,也許是小龍身上與生俱來的本事,也許是小龍哭母和感嘆自己的悲劇而神傷,它來的這些日子就得是陰雨濛濛。所以只要是清明時節總是雨紛紛的天氣,雨雖說有,但又不是很大,既烘託了氣氛,又不影響出行。這個神話故事迥異於國家氣象局的解釋,與其它地方的故事也不太一樣,這是縉雲特色故事。
端午節傳說
在長毛反的時年,因為戰亂不斷,導致了大波大波的逃難潮,其中有三個人也在這龐大的“隊伍中”,但是他們比較顯目,從而導致了長毛的注意。他們之間繼而進行了一段完全符合中華傳統(儒家程朱)思想的對話,最後引出了端午經典的民俗。“這位婦人,你好不曉得道理,年長的背在身上,年幼的卻用手拖著走。難得他不是你親生的?”“稟告官爺,這個小的正是奴婢的親生兒子。”“那你對待親生兒子的方法是不是有悖人倫?”“大人不知,我背上的是我的小叔子,因為我的婆婆已經年老了,不能再生育了;但是我還年輕,小孩夭折還能再有。我寧願自己的孩子出意外,也不能斷了公婆的根。”“副官,給他們發些乾糧細軟,打發他們回鄉”,“本帥欽佩你一個小女子的倫理孝心。你們盡可以安心待在家裡,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葉菖蒲,我們的義兵不會去騷擾的。”上帝從來沒有給婦人的嘴安上防盜鎖和消音器,婦人一陣高興回家後,就跟鄉鄰說了“製作免死金牌的方法”,人言可畏,一傳十十傳百,鄉里的門口都插上里艾葉菖蒲,最後保佑了一方水土避免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