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女兵馬俑”的作者是來自挪威的雕塑家瑪瑞安·海爾達爾(Marian Heyerdahl)女士。海耶道爾女士曾在中國工作多年,並用3年時間在西安創作了上百個“女兵馬俑”。雕塑家認為自己創作“女兵馬俑”的靈感完全源自中華文化對其的薰陶以及她對“和平的熱愛”。
2005年10月,瑪瑞安來到陝西臨潼,開始了女兵馬俑的創作。在離兵馬俑最近的一個工廠里,她首先向複製工匠學習製作秦俑的工藝,為了保證秦俑的原有感覺,她特意使用的是當地的膠泥和刻刀。為了蒐集素材,瑪瑞安在閒暇時間帶著畫本和相機去小鎮上逛,採集人物的面部造型。
歷史意義
《女兵馬俑》展覽共有展品60餘件,每個陶俑大都如真人大小,神態各異,生動形象,以人類歷史上婦女與兒童不斷重複地遭受可怕的戰爭暴行為主題。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對人類歷史進行反思,以反傳統的方式,使文化的“外在表征”和“精神核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與其說海耶道爾女士的作品探討的是文化、文化的豐富性和多義性,不如說她探討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她想要通過展現女性在戰爭中遭受的傷痛來祈盼世界和平。藝術是無國界的,她的創作本身糅入了多元文化,世界各地的觀眾也能從中領悟到藝術作品的寓意。“女兵馬俑”表現了女性在歷史中的社會角色,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女性都存在著被誤用、濫用、甚至虐待的問題。女性是歷史的創造者,但她們僅在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背影,從未被正面書寫過。
創作過程
用極具中國文化符號意義的兵馬俑進行藝術創作,瑪瑞安的做法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些人認為這歪曲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也有藝術家評價:“以前的作品都是表現男性,現在你的作品表現女性,這就圓滿了。你發現了一個新的視角。”瑪瑞安喜歡後者的評價。她說自己選擇兵馬俑作為藝術載體,是因為它很容易被人接受,並非是以西方審美文化來滿足一種消費文化的獵奇,也不是對中國文化的簡單置換,而是以一種平等的方式,和中國文化進行對話。
瑪瑞安喜歡和農民拉家常,一起做飯看電視,觀察人家怎么縫被子,怎么婚喪嫁娶。雖然語言不通,但她開朗隨和,和大家相處融洽。她每天早出晚歸,騎車往返於住處和工廠。工人們看到這個外國女人這么執著,都非常敬佩。把最好的黃土和膠泥給她做藝術創作,由最好的技術工人向她提供諮詢幫助。而具體的造型細節都由瑪瑞安親自製作。
瑪瑞安準備了一個速寫本,在大街上對當地的女孩、婦女、老太太進行速寫 。每天晚上看DVD,觀察中國古裝劇中的人物髮型和服飾,然後用膠泥和刻刀一點點用心刻畫。
2006年聖誕節前,作品出爐了,瑪瑞安決定把它們搬到北京來展覽。在工人們的悉心幫助下,70多尊1噸多重的兵馬俑運抵北京。
在西安製作好的兵馬俑,需要在北京完成後期的附屬檔案安裝。瑪瑞安在北京北五環外的索家村找到一處房子。這是一個類似車間的工作坊,上面是6平方米的小閣樓,僅能放下一床一桌,下面是80平米的大廳,作品一個挨一個地擺放著,狹小的空間僅能供她鑽進去進行製作。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國際藝術家,不願帶著政治色彩去創作。在挪威的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不幸。二戰期間,希特勒的部隊到了挪威,強暴了挪威的婦女,當時人們仇視這些被敵人侮辱的女人。現在挪威也在反思這段歷史。上千年前,在凱撒時期,羅馬大帝的軍隊橫掃歐洲。一些國家為了使婦女免遭侮辱,就把她們藏到一個石頭窖里,每天晚上偷偷給她們送飯。瑪瑞安把她理解的所有關於戰爭的符號,都賦予女兵馬俑身上。
獲得認可
2004年第一次看到氣勢恢宏的兵馬俑時就被她深深吸引,一年後她來到陝西開始設計並製作這些“女兵馬俑”。2007年2月,她在北京798藝術區成功舉辦了首次展出,隨後到過韓國和挪威,她還準備把“女兵馬俑”帶到義大利和中國台灣展出。
瑞典文化大臣蓮娜?安德爾松?利耶路特(Lena Adelsohn Liljeroth)、中國駐瑞典大使陳明明和挪威駐瑞典大使奧德?弗塞德布勞頓為展覽剪彩。中國駐瑞典使館參贊王建州、文化參贊浦正東、瑞典索倫吐納市市長、文委主席等也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陳明明大使在開幕式上致辭,充分肯定了“女兵馬俑”的藝術性,並預祝展覽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