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性格電影課

女人的性格電影課

《女人的性格電影課》,作者凌兮,由華文出版社於2005年5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電影絕對是妙不可言的聖物,有時它是真實生活的折射和映照,有時它是虛構影像的變形與誇張。你可以在浩瀚的光影殿堂里,找到和看到毋庸置疑的標本。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女人的性格電影課》

電影絕對是妙不可言的聖物,有時它是真實生活的折射和映照,有時它是虛構影像的變形與誇張。你可以在浩瀚的光影殿堂里,找到和看到毋庸置疑的標本……

電影是一種情感,是一種活色生香的東西。而電影中的女人則更顯出其在人類情感上的獨特地位。她們將始終處於次元素地位的女性或鮮明或含蓄地描摹於人前,彰顯出自己 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由此向世人昭示自我的存在。每一個女人都像孔雀,生命中滿是故事,一生中經歷了愛恨情仇, 如同色彩各異的羽毛長滿了人生。

由於文化的日益多元化,觀影的體驗變得越來越模式 化,這不再是一個以單純為極致的年代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技術凌駕於體驗,數據複製了感情,空想王國和虛幻的英雄主宰了銀幕,曾經孜孜以求的創意、科技、風格,變得 遙遠蒼涼而又遙不可及!而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性格也變得 越來越淡薄,劇情單薄,所有的一切都像快餐一樣,在我們 的心中很快地流走,充斥於我們腦中的是單純的刺激和蒼白 的言辭,一切過後,什麼都沒有剩下。於是,才有了本書出 現的必要,希望能在浩渺的電影之海中能夠給你一盞指航燈。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電影基本上是男性的世界,女性大多是花瓶角色,就好像希區柯克一樣,在意的是女子動人的外形,他麾下眾多女子,皆是明艷動人、金髮碧眼,連 如此有個性的英格里·褒曼,在他的影片中都只是個漂亮的 擺設。直到電影基本發展成熟,男性角色再無特別發展空間之後,女性除面孔、身段之餘的內容才得到填充,女子性格 才得到發掘,自凱薩琳·赫本起,女性在電影中的作用才得 到最終確認。

在影片中,我們才知道了眾多的不為人知的獨特的女性,比如弗里達,她對我們的觸動遠遠超出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能有的理解。造物主給她非常人所能承受的深重苦難,是為了激發出她靈魂最深處的渴望,讓她展現在體內的、常人所沒有的璀璨光芒。她那樣敢作敢為,那樣率性地釋放心底的渴望,發泄生命給予她的種種痛苦,她的性格和經歷對塵世間的我們具有無可抵抗的誘惑力。

在看著阿黛爾的時候,我們知道愛情是要付出代價的,訕笑、潦倒、曲解甚至死亡。儘管如此,還是有那么多的人,選擇了為愛情而活著。對於沒有愛情、寧願沉淪於自己的幻想中的她們而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也沒有資格用 同情或惋惜來詆毀她們生命的質量,她們對愛情的執著。只有她們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快樂。 我們體會了什麼是普通,什麼是平凡,這些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實質。如果一切都要終結,就讓華麗的落幕上演在和平的黃昏吧。淡然是最美的音樂,平和將是最好的配樂,揚起的漫天飛羽將祭奠一種純潔的逝去。 所謂愛情,除了一見鍾情執子之手白頭偕老外,還可以像《情書》一樣,在分別之後偶然的巧合才感受到內心一直沒有察覺的純潔的情感,在未來的日子裡,它漸漸地滿溢,四下蔓延,非但未有一日消退,反而與日俱增,也許直到生 命的最後一刻。

女人的智慧就如同女人的美麗一樣,總是暗含著危險,幽靜的花朵也能用瞬間的開翕展示吸蝕的渴望。當欲望在她柔軟的肌膚上綻放,那張揚起來的渴望,正對著的一定是等 待俘獲的羔羊,正如戰功彪炳的羅馬名將依舊逃不過嫵媚天 成、聰穎專制的埃及豔后。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真實的感性或理性的女性,她 們來源於生活,但卻比生活更龐雜、更有趣。當生活陷於絕 望之時,我們需要幻想來撫平創傷;而當生活富足得一無是 處時,我們卻希望自己會處於抉擇的邊緣,這樣生活才不會 這般無趣。所以我們注定要把電影揣在懷裡,我們注定要和 那些情態各異的女人們一起成長,然後激勵自己。

換句話說,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而其他女人的生活、性情和命運,對我們來說是如此遙遠,我們還應該有一個詩意的世界,才能與其他人一起共勉。

女人是一幅畫,每幅都姿態優雅;女人是瓷器,每個都 脆弱易傷。任何女人都一如繁花之盛開,各有姣妍之色、旖 旎之姿,關鍵看你是重容色、性情,還是其他,有時有一顆 欣賞的心就夠了。

不同性格的女子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感覺。有的女子如同葉慈的抒情詩,雖然淡定,但暗蘊的澎湃讓人不自覺地產生共鳴;有的女子好似蕭邦的小夜曲,有著無盡的天才, 卻依舊有種柔弱的憂傷;有的女子猶如哀傷的泉水,但丁冬之餘總讓人覺得終會流向希望的前方單純也好,尖銳也好;淡定也好,狂熱也好;享受獨身也好,閱人無數也好。各人有各人的性情,各人有各人的命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羨慕他人也好,查究一下自己可否做到,若是可 以,不妨大幅度提升自己;若是有心乏力,不妨只是欣賞而已,人生短暫,無需太過努力拚命。

記得黑澤明曾經說過:"電影很像一個容器,它可以把人生中的各種滋味都納入其中,將那些本來游離在電影之外的生命最初的唏噓、歡笑、感動和痛楚都具體地展現出來,讓所有人分享。"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一部短至數十分鐘、長時也不過幾小時的電影中所蘊涵的大師們的執著和理想。而正因為如此,我收斂了以前的純為消遣的觀點,開始欣賞它們,也更加了解他們。希望能做到快樂著她們的快樂,悲傷著她們的悲傷,追逐著她們的追逐,幸福著她們的幸福。

只不過,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上,除了天才,基本上每個普通人都很難顛覆人類的慣性共識,因此不是天才的我們會努力去電影裡的生活中,尋覓那些能使我們過得更加從容、寬容的智與知、一切的一切……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多想在 20歲、30歲、甚至40歲的時候,能無比真誠地做一件6歲 時我們最想做的事情。然而我們沒有勇氣,也沒有那么堅韌 的記憶。所以當某一個下午,在電影中看到了屬於那些女人們的愛情、選擇、困難,遭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想想自己處於那種情境時的狀況,也許我們軟弱得沒有任何還擊之力,也許早已逃離。

生活有時甜美如微笑,有時絕望得如同苦痛,往往是絢 爛至極歸於平淡。正因為年輕時朝氣蓬勃,生逢亂世的坎坷 磨難,面對困境的堅定執著,才慢慢走到老年的沉穩超脫、 淡泊曠達。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這樣的軌跡,所以我們抓緊時間慢慢體味電影,體味人生。

編輯推薦

電影絕對是妙不可言的聖物,有時它是真災生活的折射和映照,有時它是虛構影像的變形與誇張。你可以在浩瀚的光影殿堂里,找到和看到毋庸置疑的標本……

電影是一種情感,是一種活色生香的東西。而電影中的女人則更顯出其在人類情感上的獨特地位。她們將始終處於次元素地位的女性或鮮明或儲蓄地描摹於人前,彰顯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由此向世人昭示自我的存在。

我的電影是有關困惑的、黑暗的。你可以說它是真實的,也可以說它是虛幻的。它不是一個夢,但也不是現實。 ——大衛·林奇

當我心中有幾種不同的關懷以及矛盾的態度時,我的電影就出來了。

——艾騰·伊格言

我們最接近的時候,我跟她之間的距離只有0.01公分,57個小時以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

——《重慶森林》

目錄

前言

成長/純真的蛻變:從少女到女人

母愛

婚姻&責任

在犧牲中徘徊

女人的可塑性——女人是水做的

折翼的天使

智慧

愛情

善良

傷心

抉擇

自我

偏執

反抗男權社會

普通

完善

眾生相

書摘

書摘

女人的第一堂電影課

《情人》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梁家輝簡·瑪奇

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來告訴你的,對你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時更關,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記得初見面時,那是1929年夏天,殖 民地時期的越南西貢湄公河發黃骯髒的河水邊的輪渡上,那個16歲少女頭戴一頂男帽,腳踏一雙綴滿珠片的廉價鞋,一隻腳踏在舷欄上,目光望向遠方,就這樣佇立成一道風景,日復一日,直到她成為那個P001男人眼中的風景。或許在他們相見以前;或許從她坐上他的那輛黑色汽車時;或許從他哆嗦著牽她的手的時候,兩個孤獨的靈魂緊緊交織的手指間,就注定了她的變化。"堤岸的情人,對這個正當青春期的小小白種女人一廂情願甚至為之著迷。他每天夜晚從她那裡得到的歡樂要拿出他的時間、他的生命相柢。"也許從一開始,那個男人的命運就注定要被這個不諳世事的少女所左右,直到那個痛苦的結局。她也許只是盼望被她所喜歡的一個男人開墾,由此完成生命的一次逃離,一次蛻變。她瘋狂地汲取他的精液和愛情,由此完成一個少女到女人的轉變。

她,來自於一個落魄家庭的白人少女,在庸俗的母親、 霸道的哥哥和懦弱的弟弟之間感到的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的壓力和不快樂,更是一種親情的缺失,一種逃離的欲望。中國情人似乎為她如此的生活空間提供了逃跑的理由與藉口,就這樣,兩個被生活或家庭壓抑與拋棄的幼體,在冥冥中結合在一起,堤岸的房間成為容納或包容他們的暫時的棲居地。

那是一個星期四的下午,少女被黑色大轎車帶走,他們 第一次走進堤岸大街的房子。少爺說:"我害怕,我害怕會愛上你。"而少女則輕鬆地回答:"我寧願你不愛我,我想做你和其他女人做的事。"白色皮膚的冰冷維持著少女應有的尊嚴,初春的誘惑在"放蕩"的身體裡漸漸鋪開堆積。昏暗的P002房子裡,兩個逃離了外界的肉體躲進這裡。周圍是喧鬧的街 市,而這裡是如此的濃重壓抑,他們一次次地激情相擁,除 了做愛,還是做愛,什麼都不多想。兩具赤裸的身體掙扎在一起,呻吟與痙攣的肉體仿佛將整個世界都顛覆了。漸漸地, 躁動停止了,透過百葉窗散落的零星光芒,提醒人們外界的 時間依舊在繼續。

似乎做愛成為他們惟一的交流方式,在身體的交合中, 他們得到痛快的發泄與肉體的存在,當然在充滿肉體的螢幕 背後他們也隱藏著那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