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底水電站

第一座奪底藏式四柱電站:1925年,在強俄巴·仁增多吉的帶領下,10多位民工和50多位石木泥瓦匠,在這個名叫奪底溝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藏式四柱電站。在拉薩北郊的奪底溝,建成了中國第二座水電站、西藏第一座水電站。1927年正當內地軍閥混戰時,這座電站開始運轉發電。

基本信息

還是這條奪底溝,還是這條小河,西藏和平解放後的第一座電站在這裡建成。1955年動工興建,1956年10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2月正式送電。工程總投資844.8萬元,裝機容量660千瓦。1957年10月,在舊電站附近建的一個裝機容量660千瓦3台機組的新電站正式供電。

發展歷程

新的奪底電站修建於1952年,在技術、資金、人才均無保障的情況下,電站開工建設。守護電站的張碧拉指著修建廠房的大石頭說,當時發動民眾打石頭,每向工地交一塊合格的石頭,就可以在一個口袋中隨機摸一塊手錶或拿相應價值的磚茶和其他生活日用品。這種實惠直接的辦法,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民眾參與新電站建設的積極性。這座總裝機容量660千瓦的電站成為當時拉薩唯一的電源供應點,也是當時西藏唯一的水電站。歷史回憶-強俄巴仁增多吉——中國第二個水電站的修建者 說到近代我國工業文明,人們提起西藏,總以為一切落後,其實並不盡然。原來,1928年就在拉薩北郊奪底溝,就建起了我國第二座水利發電站,設計者是強俄巴·仁增多吉。

強俄巴·仁增多吉出生在拉薩堆龍德慶縣的一個中等貴族仁崗巴家裡。父親是西藏地方政府審計局裡一位小職員,藏語稱審計局為“孜康”,故稱他父親為“孜巴”,意思是“審計人”,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母親是貴族霍蘇家的女兒。強俄巴·仁增多吉在少年時代讀私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12年,十三世達賴從印度回到西藏,隨後決定派人到英國倫敦留學,以便推行他的“新政”。派什麼人去?鑒於大貴族在西藏享有特權,像這樣的美差當然應從他們的子弟中挑選。但這些權貴們認為,倫敦太遠,坐船太艱苦,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真有遠征之感,大貴族擔心自己的子弟一去就杳如黃鶴,一概婉言謝絕。後來,只好從中等貴族的子弟中挑選。結果強俄巴·仁增多吉、門仲·齊洛貴木桑、吉普·旺堆羅布、果卡爾瓦·索朗木貢布四位少年中選,1913年,由西藏地方政府孜本龍夏·多吉次傑帶領,經印度加爾各答坐輪船前往倫敦。

四位少年到倫敦後,由於不懂英語和現代自然科學,一切課程均從國小讀起,既學英語,又學數理化課程,經多年補習後才進入諾裴里大學,該校條件很好,可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齊名,到該校學習的人,多是印度王室、英國貴族和大資本家的子弟。

進入專業課程時,門仲·齊洛貴木桑學習礦業,吉普·旺堆羅布學習郵電,果卡爾瓦·索朗木貢布學習軍事,強俄巴·仁增多吉學習電力。強俄巴·仁增多吉學習專業的同時,還悄悄地學習製造槍枝彈藥,這是因他幼年時聽父輩講到,1904年的抗英鬥爭之所以慘敗,是因為沒有好的武器,為此他深情地說,“我是為了保衛家鄉而學習的”。

強俄巴·仁增多吉學習十分刻苦,十年期間,僅回拉薩一次,畢業時定工程師職稱。他在學習期間就顯示出了較高的業務水平,在歸國前夕,英國有關方面想以優厚的待遇挽留他多住幾年,但他果斷地回絕說,“我要儘快回去,西藏更缺乏這方面的人”。

離開倫敦前,強俄巴·仁增多吉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一套92.5千瓦的發電機組,經海路運後,再用人背畜馱,歷時一年多,運抵拉薩,隨即又把修建奪底電站的報告呈送地方政府。1924年藏曆2月8日,十三世達賴喇嘛批准動工興建電站,從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電站的設計、施工上。

1925年,在強俄巴·仁增多吉的指揮下,50多位石匠、木匠、泥瓦匠和10多名民工,開始動工修建奪底電站,在1927年建成發電。當電廠向北郊的“車布吉鑄幣廠”送電時,強俄巴·仁增多吉又幫助該廠進行改造,把一些由人工操作的工序改為電動機器操作。那時候,西藏世代均以酥油和松脂照明,看到不用油脂就能使燈泡發出極其明亮的光,十三世達賴十分欣喜,把工廠命為“車布吉洛珠康俄察堪耶日楚旦爾最勒空”,意思為“充滿著無邊神奇智力的車布吉電廠”,並大加讚賞。一些人帶著幾分驚恐地稱:“呼嘯不停地雪域神龍發光了。”按初步構想,電廠建成後,先給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員府邸安裝電燈,但出於對這種神奇電力的恐懼,以至連身為噶倫的赤門都連聲乞求說:“感謝了,感謝了,千萬不要給我家安電燈!”

強俄巴·仁增多吉建造的92.5千瓦的水電站,今天看起來微不足道,然後它的意義卻十分深遠,這是西藏在神權籠罩下的科學之光。在羅布林卡的“堅賽頗章”宮殿建成後,他又設計了一座更小的水電站,專供十三世達賴喇嘛享用。同時,他還進行新式槍枝彈藥的設計試驗,不過沒取得成功。已故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噶雪巴·曲結尼瑪生前笑給我著講過這樣的故事:“第一批槍枝彈藥試驗產品生產出來時,在北郊進行實地試驗,當時誰也不敢去放,只好在扣機處栓條繩子,放槍的人躲在大樹後面拉繩子,槍是打響了,但是方向不準確,子彈向左右旋轉,亂飛一氣……其原因,在當時一直沒弄清楚,現在看來是槍膛里沒有來複線的緣故,強俄巴曾說過,我們去工廠參觀,只能在表面上看看,不敢深問,因為製造槍枝是軍事絕密,由此可知他們學習時的艱難。”噶雪巴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倫,在十三世達賴喇嘛時期也曾是地方政府的一位重要官員,參與過許多歷史事件,他的話是可信的。

強俄巴·仁增多吉的聰明才智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了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賞識和器重。比如,西藏地方政府規定,達賴喇嘛在場時,任何人不得配戴眼鏡,但強俄巴·仁增多吉可以破例戴眼鏡;再如文武官員晉升提職,必須進行軍事考試,但強俄巴·仁增多吉可破例,不參加軍事考試也能晉升。

強俄巴·仁增多吉因早年接受西方平等博愛的教育,對下屬十分友好,沒有那種等級森嚴、傲視下等人的貴族習氣。有一次,他帶領全家人到瀕臨河邊的樹林遊玩,正在喝茶,突然傳來了呼救聲,原來家裡的一個男僕掉進河裡,他毫不猶豫,立即跳下水去把僕人救上了岸,在西藏,主人跳入河中救僕人可說是千古奇事,一些圍觀的人見主、仆二人都從河裡爬了上來,誤以為是僕人救了主人,便說:“如果不是傭人及時營救,這位主人可就要沒命了。”

強俄巴·仁增多吉為人隨和,有許多朋友。有一次,朋友出於好奇,要他穿上據說是吐蕃贊普的宗室王族的服飾,拍張照片留念,他欣然同意,本頁這張照片,就是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所拍的,看著他和顏悅色地面對著我們,仿佛也在冥冥之中,聽到了西部大開發的號角聲,對西藏現代科技發展的讚許。

1947年夏天,強俄強·仁增多吉患熱症逝世,他是帶著對西藏科技發展的美妙夢想離開人間的。據老人們回憶說,他曾希望建設一座大型水電站,地址就在今拉薩大橋附近,具體計畫是:建築堤壩,把拉薩河上游的水攔截起來,供發電用……但他的理想始終沒有實現。

1951年,西藏奪底電站運行了23年後,終因年久失修停止運轉。機器停轉那天,恰巧十四達賴喇嘛去羅布林卡講經,地方政府官員認為是工人搞破壞,把技術員廖文和工人查蓋、根敦、格桑多吉抓起來監禁,後來根據十七條協定精神,才把他們釋放。

1954年,解放軍把原來的機組修理好後,重建奪底電站。1956年12月,又在舊電廠的附近建了一個裝機容量660千瓦的新電站,此電站至今還在運轉,除供奪底溝民眾照明外,還利用電力磨糌粑。

過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聽人們說:奪底電站是英國人修建的。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唐麥·頓珠次仁老先生生前曾對我說:“強俄巴·仁增多吉去英國學機電,我也到過印度學機電,機器是從英國購買的,這是事實,但電站是我們藏族人強俄巴·仁增多吉修建的。”在歷史檔案館裡,至今還保存著強俄巴·仁增多吉當年向地方政府遞交的關於修建奪底電站的報告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朱紅批文。

強俄巴·仁增多吉修建西藏第一座水電站,開創了西藏建電站的新紀元,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西藏的水利發電已有了迅速發展,小水電遍地開花,電力不僅供照明、磨麵、磨糌粑,而且還用來推動轉經筒、風鈴和點燃燭燈,為眾生祈禱平安。1997年,9萬千瓦的羊卓雍湖發電站建成,這個相當於奪底電站發電能力900多倍的電站,不僅供拉薩人照明,而且還用來燒飯、取暖及開動各種家用電器,使拉薩人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羊卓雍湖電站的建成和太陽能的廣泛利用,一定會使強俄巴·仁增多吉含笑九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