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菲爾遺言

奧菲爾遺言

考克多的最後一部電影《奧菲爾的遺言》有許多超現實的處理。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是考克多的詩學理論。《奧菲爾的遺言》中詩人身著路易十六的服裝先後在老教授少年期、嬰兒期、死前及六十多歲時出現在他的面前。詩人不按時間順序出現,違反時間原則;每次出現都是瞬間出現,又瞬間消失,象徵的指出詩人縱橫時間的自由。以超現實風格拍成的一部電影 。

基本信息

概述

奧菲爾遺言奧菲爾遺言

考克多的最後一部電影 《奧菲爾的遺言》 也有許多超現實的處理。 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是考克多的詩學理論。 《奧菲爾的遺言》 中詩人身著路易十六的服裝 先後在老教授少年期嬰兒期、 死前及六十多歲時 出現在他的面前。 詩人不按時間順序出現, 違反時間原則; 每次出現都是瞬間出現, 又瞬間消失, 象徵的指出詩人縱橫時間的自由。

片中其他時間逆轉、 違反物理原則的例子如: 撕碎的照片從火中還原, 擲入海中的照片碎片轉換為人自海中躍出, 揉碎的木芙蓉被一片一片黏合復生。 這種復生的現象象徵的表達詩人起死回生的技巧。 片中稱呼為 「鳳凰學」(Phenixology): 鳳凰歷經火劫而後生, 毛色更顯鮮艷燦爛。 這幾個例子具體的展現考克多的詩學: 只有透過現實的死亡才能帶來詩的生機。

詩人怎樣描摹任何物體, 所畫出的會反映出他自己, 都是一種自畫像。 片中詩人描摹木芙蓉, 木芙蓉是詩人之血所化身而成, 因此畫出的還是他自己。 這一景考克多利用時間逆轉的技巧, 拿著一塊抹布擦塗黑板, 抹掉黑色的部份, 而自畫像慢慢展露。

考克多也利用時間逆轉的技巧, 翻開遮蓋畫面的布幕, 呈現一幅已完成的畫: 伊底帕斯王。 考克多要表達的是, 藝術品在詩人創作之先便已存在。

希臘神話中的伊底帕斯王司芬克斯也出現在片中。 古典神話與現代生活的拼貼並置, 造成超現實的效果。 伊底帕斯是考克多作品中 非常重要而重複出現的主題, 指涉詩人必須弒父, 反叛傳統, 才能開始創造。 因此, 司芬克斯所質問的問題 是每一個詩人必須自問的問題: 我是誰? 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 詩人才知道自己要創作些什麼, 從何處開始。

奧菲爾是另一個在考克多的作品中 時常出現的主題: 詩人被斬首。

雅典娜女神與她的隨從馬頭人 也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如同其他超現實畫家與詩人, 考克多十分反對知性的現實。 雅典娜代表知性, 她殺死詩人, 讓詩人復生。 目盲之後始得見事物的真相。 拋棄知性知後才能死而復生, 才能進入創作的空間。

考克多嘲諷當時汲汲營盈於功名的小詩人。 他們追求名聲的方式 好像是利用一個功名機器, 投入眾人所好的口味, 詩句便源源不絕自機器口中磙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