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化

三類鋼中都發生珠光體向奧氏體的轉變(P→A)。 在完成上述相轉變過程之後,還要發生奧氏體晶粒的長大。 奧氏體形成後,剩餘的滲碳體溶入奧氏體。

概念

將鋼加熱至臨界點以上使形成奧氏體的金屬熱處理過程 。

分類

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在近平衡狀態下室溫的組織分為三類:亞共析鋼——先共析鐵素體加珠光體;共析鋼6——珠光體;過共析鋼——先共析滲碳體加珠光體。在加熱時,在臨界點A。三類鋼中都發生珠光體向奧氏體的轉變(P→A)。隨溫度繼續升高,先共析鐵素體和先共析滲碳體不斷向奧氏體轉變(F→A,Cm→A),到臨界點Ac3(亞共析)或Accm(過共析)時全部轉變為奧氏體。在完成上述相轉變過程之後,還要發生奧氏體晶粒的長大。

轉變

珠光體向奧氏體的轉變是鋼奧氏體化時最重要的一個相轉變內容,它又由3個分步驟組成:(1)奧氏體形成。奧氏體核在鐵素體與滲碳體的相界面上形核,在生長過程中,界面向鐵素體方向的推移速度大於向滲碳體方向,因而鐵素體將首先消失。一般稱自奧氏體核出現至鐵素體消失這段過程為奧氏體形成。(2)碳化物溶解。奧氏體形成後,剩餘的滲碳體溶入奧氏體。(3)成分均勻化。碳化物溶解完了後,在原碳化物的領地內,碳和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濃度高。在高溫下保溫可使成分逐漸均勻化。

方法

為研究溫度對P→A轉變速度的作用,常採用奧氏體等溫形成法,即將共析鋼試樣快速加熱到相變點A,以上不同的設定溫度(加熱過程中無相變),保溫,觀察奧氏體的形成,記錄上述3個步驟的起始和完成時間,作成奧氏體等溫形成圖,用以表示過熱度對奧氏體形成速度的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