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國家”不僅是近代以來引導基層社會變遷的主體,也是主導生態變遷的核心力量。《失序的自然(一個草原社區的生態權力與道德)》立足於一個荒漠化草原社區的實地研究,從產權邊界的建構、自然觀的轉型、市場主義的擴張等三個方面較為系統地分析了現代化發展背景下草原“密集型資源開發體制”得以形成的社會歷史過程,揭示了現代國家權力在邊緣地方社區中的紮根機制。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國家自上而下的“現代化規劃”始終包含著對草原生態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病理化的診斷”,自然之“失序”與社會之“失序”是相互建構的,國家對“自然”的改造與對“社會”的改造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聯。回歸對生態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觀照,致力於地方社區集體規範與認同的再創造,是提高地方社區自主性和能動性的根本途徑,也是應對環境危機、實現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失序的自然(一個草原社區的生態權力與道德)》由荀麗麗著。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節 理論脈絡與核心概念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田野圖像
第二章 “邊界”的建構:國家的進與退
第一節 傳統時代:自然的社會“嵌人性”
第二節 集體時代:國家化的集體經濟
第三節 改革時代:“產權”形成中的國家與社區
第四節 結語:產權、國家與個體主義
第三章 科學、知識與權力:草原建設與管理的反思
第一節 以水草為核心的自然觀的轉變
第二節 科學實踐與技術進步:國家對自然的控制
第三節 草原退化與生態治理:自上而下的項目經濟的悖論
第四節 結語:科學、知識與權力
第四章 製造“移民”
第一節 “綠色”的權力:“生態”權威與“移民”話語
第二節 “奶牛村”的建構:政治權力與市場擴張
第三節 “移民”的誕生:市場崩潰與道德危機
第四節 結語:重訪波蘭尼
第五章 討論與反思:重返“社區”
第一節 “失序”的自然:改造自然與改造社會
第二節 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與“社區建設”
參考文獻
附錄 錫林郭勒盟牧民經驗總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