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痔是東亞蒙古人種常見的疾病,在日本,太田痣患者占皮膚科門診的約0.4%和整形外科門診人數的2.6%,男女比例為1:3。大約半數的患者生時即被發現該病,但也有的是到兒童期開始發現,個別病人到青春期才逐漸顯現,表現為棕色、灰色及藍色的斑點所組成的斑片,病灶邊界不清,病灶內的斑點色澤可以單色,也可兼有上述顏色,而且色澤深淺不一。由於黑色素細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現為淡棕色到深藍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顏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緩慢增大的傾向,太田痔斑片發生於前額、眼周、頰部及顴區,即與三叉神經的第I、II區的分布區相當的區域,可以占該區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發生於面部的單側,也偶有發生於雙側面部的,往往呈雙側對稱,有的黑色素細胞同時還分布於結膜、角膜及視網膜上。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緩慢生長,但生長的自限性難有定論,有的太田痔患者到兒童期時即開始長期穩定,多數認為到青春期後即較為穩定,但也有個別人至30歲左右仍有緩慢生長的傾向。太田痔無遺傳傾向,與惡性變無明確的關係。
對太田痔的治療,過去在整形外科領域常用的主要是磨削術與植皮術,前者單獨使用僅對相對很表淺的太田痔有效,而且對操作的要求甚高,很難在安全與效果之間掌握平衡。植皮術對特別深在而且黑色素細胞密度特別大的病例,如表現為近黑色的病例,是經濟而迅速顯效的,但眼瞼區域不宜選擇植皮。
在選擇性光熱作用雷射出現之前,較為經典的治療是冷凍療法,或冷凍與皮膚磨削術交替療法。冷凍治療要求具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尤其應正確掌握每次冷凍的治療時間,可以採用液氮或乾冰裝在向相應的治療儀里,經數毫米致一厘米左右的探頭輕輕加壓於病灶表面的皮膚,每次每點的治療時間約數秒鐘,依病灶部位的皮膚厚度、患者年齡而異,冷凍的次數及間隔的皮膚磨削術次數與太田痔的黑色素細胞分布層次有關。深在的類型如經四至五次的冷凍及間隔磨削治療可能達到明顯的效果,但總而言之,冷凍治療太田痔從原理上說是缺乏選擇性的,因此冷凍導致皮膚質地改變及疤痕形成等。 近來雷射技術的發展使太田痣的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如目前在使用的多種類型的Q開關的雷射,波長多在500~700納米左右,通過相對的選擇性光熱作用破壞破壞黑色素細胞,其突出的特點是治療可不經局部麻醉、在數分鐘至數十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次治療,操作十分方便,治療最終結果很理想,成功率高,不僅無瘢痕,而且無皮膚質地的改變,效果及次數與太田痔的病理類型相關,儘管治療次數多,但雷射治療無疑是太田痣治療的理想選擇。
利用上述雷射進行太田痣的治療,如要達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7次治療,每次治療間隔6周以上,每次治療可在數分鐘至數十分鐘內完成,患者感受到皮膚受脈衝光束的拍擊,術後疼痛多迅速消失。治療的次數與病灶特點的關係最密切,而與上述雷射波長的關係為次。從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顆粒在肉眼觀察與黑色素細胞鏡下分布的規律上看,當細胞分布於真皮淺層時,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在真皮較深層時,表現為藍色或灰黑色,同一顏色的深淺又與黑色素細胞的分布的密度有關,這一規律在進行治療時判斷預後及治療次數十分實用。
太田痔治療的對象是畸形分布的黑色素細胞,這些黑色素細胞存在數目的增多,但本身的活動並不活躍,因此即使治療間隔很長,上次治療的結果不會有所回退,因此治療效果較可靠,至今未見復發的報導。
用雷射治療是最好的 太田痣是一種胎記,大多數太田痔在出生或出生後不久時便有,所以在民間人們習慣地稱太田痣為黑胎記。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其太田痣是在出生後數年甚至十多年才發生,少數患者發病時間更晚。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長出來的,其性質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對於那些一出生就有或出生不久就發生的太田痣患者來說,通常在4-5歲左右時和12-14歲時,太田痣會波動一次,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太田痣會長大一些,或者顏色會變深一些,以後較為穩定。對於以後發生的太田痣患者來說,他們通常在4-5歲或12-14歲左右時長出太田痔,當然也有更晚一些才長出太田痣的。
太田痔的顏色可有一定的變化,如夏季顏色較深,冬季較淺,情緒對顏色也有影響。太田痣的臨床表現變化較大,輕者可以只表現為眼眶周圍的淡褐色的點狀或片狀色素斑,重的可表現為單側面部或雙側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黑色色素斑。
治療太田痣有那些方法
過去太田痔的治療非常困難。常規的治療方法有:冷凍治療,普通的雷射治療,外科手術(磨皮術或植皮)等。由於病損的部位很深(在表皮的下方),決定了上述治療方法非常不理想。
冷凍治療:治療缺乏選擇性,是從皮膚表面一層一層地由表及里地凍傷組織,由於病損部位深,所以冷凍治療極易留下瘢痕。事實上冷凍治療深度是不夠的,難以達到理想的療效,事實上絕大部分病人治療無效。
普通雷射治療:同樣這種雷射治療也缺乏選擇性,也是將皮膚由表及里一層一層地燒灼掉,因此治療後一定會留下瘢痕的。
外科治療:一般是採用將病損區皮膚磨去(就象水磨石地那樣),或將病損區皮膚切除,最後植皮。這種治療方法無疑會留下明顯的瘢痕,如果植皮,所植的皮膚會非常不自然,即使最成功的手術,治療的結果看上去尤如臉上“打了一個補丁”一樣。
以上的這些老式的治療方法或療效差,或會留下明顯的瘢痕所以目前有條件的醫院已不再使用這些方法進行治療。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江湖醫師或少數基層醫師從經濟利益出發,採用化學剝脫方法(即將一些具有腐蝕性的藥物塗於病損部位,也有外塗中藥)來治療太田痔,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不科學的,他們有時會鑽空子並藉助廣告大勢宣傳,引起誤導。是引起醫療毀容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90年代高科技Q開關雷射的誕生,太田痔的治療獲得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方法治療選擇性強,能做到既能消除太田痣,又能不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