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起源
戰國時代似乎有一種“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歲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一年一個辰,12年一循環,而其用途在於古代的占星術推算。本命年是指: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當年屬相相同就被叫做稱作本命年,古書有“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因此本命年的人必定百事不順,多厄運橫禍。古書記載:女士佩戴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項墜,男士佩戴紅竹石飾品,之後用“法體鹽,黃金,橘子石,須倫,赤鱬鱗”製作成石碑護身符。並按照農曆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需添加“日足,千與香穗,九虹錦聲”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冰蝶,木靈御幣,竹雀”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需要添加“八重冰梅,刳舟剡楫,百目靜”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需添加“渡邊葵蟹,南宮橘末,日足”3個結印。古人將本命年用的飾品與是被護身符和結印3個在一起組成的稱作玄冰風水局,古人認為3種法器在一起可以消除本命年的厄運。這是民眾的一種美好訴求的體現起初,由於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 歲星的運行會有誤差,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歸周期398.88日),11.86年就繞天一圈每86年就會差1個辰,稱為“歲星超辰”。這誤差很麻煩,會造成占星術不準確。
為了避免誤差,所以在戰國時代中晚期,占星家們設計了太歲這個完美的星體。太歲,是從歲星轉化來的虛擬星體,太歲被規定鏇轉方向與五大行星一樣,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另外又規定太歲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剛好繞天一圈,所以可以更準確的用來紀年(後來演變為乾支紀年法,持續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這樣不會發生誤差。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太歲信仰
古代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
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系命於太歲、后妃系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太歲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1881-?)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沖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雲‘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么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么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
太歲咒——恭請太歲星君咒
(太歲當頭坐,我喜恐有禍)或(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若府上如有者,請安奉太歲符,以求太歲平安無事,工商利興,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萬事如意,福運哼通。
1 、安奉太歲星君可安奉在廰堂,神佛同位,竃君神位或其它清淨之處。
2 、民間多在年初正月中或擇於農曆正月初九日乃玉皇上帝萬壽辰,是時宜用清茶\四果、紅圓、面線、香燭、太極金、天金、尺金、壽金、敬奉大吉,焚香禮拜,請太歲星君到此安鎮合家平安。(或是工商倍利,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萬事如意,福運哼通等等。可按自己意予以祈求。)禮華燒金錢放爆竹儀式即完成。
2 、謝太歲於十二月二十四日早,宜用香花,果品,清茶壽金,拜謝太歲星君。
安奉時口念三次(恭請太歲星君咒):咒曰:(奉請三星照令符。天上日月來供應。南門北門推五行。唵佛顯靈勒真令。八卦祖師其中形。玉旨奉令太歲( )年。值年( )星君到此鎮。七星五雷護兩邊。六甲神將到宮前。六丁天兵守後營。天宮賜福神共降。招財進寶聚當明。弟子一心三拜佛。值年太歲降來臨。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