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星村

太星村是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一個袖珍村,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水鄉村莊。面積2平方公里稍多點,集體耕地面積1860畝,在冊農業人口810人,常住人口1000多人。下轄14個村民小組、242戶。2008年村級可支配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600元。這裡的農民民眾因地制宜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闖出了一條又好又快的特色發展道路。從此太星村的名字為世人所讚嘆。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變為“中國(東部)小康建設十佳村”和“中國新農村建設之星”。

基本信息

太星村簡介

太星村位於太倉市沙溪鎮,村域面積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人,黨員78名。近年來,太星村先後榮獲中國(東部)小康建設十佳村、中國新農村建設之星、江蘇省文明村、衛生村、蘇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鋒村等榮譽稱號。村黨委書記柳國豪被授予江蘇省勞動模範,蘇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蘇州市“十佳基層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並在2006年光榮入選由農業部中國合作經濟學會編纂的《共和國村官》。
2003年起,太星村先後組建了社區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2009年村級可支配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500元,社會養老和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太星村建造了太倉市第一個秸稈氣化站,是太倉市第一個程控電話村、有線電視村、蘇州市第一個電腦寬頻村。總投資8200萬元的太星農民新村占地120畝,設計建造240套農民連體別墅,並配套建設了網球場、門球場、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和一個日處理3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同時,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村黨員服務中心,並設定了黨員活動室、談心談話室、遠程教育室、黨員培訓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村史展覽館等功能站室。

太星村發展

太星村是太倉第一個綠化村。2005年全村農民包括口糧田在內,全部自願流轉出來,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租賃給蘇州和太倉等4家苗木公司,農民的土地全部由花木公司打理。最多的一戶農民流轉出16畝土地,一年的租金收入9000多元。農民把全部土地拿出來,交給村里統一運作,這是開了農村土地流轉的先河。農民不種糧食,而且有了穩定的土地租金。閒在家裡的農民可以在苗木基地上打工,做些零工雜活,每月領取工資報酬,稱為“農業工人”。
實行股份制改革時,太星村明晰集體產權,創新運行機制,通過“量化集體資產”、吸納“農民增量股”等形式,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組合,讓農民民眾享受到更多的實惠。村裡的一家齒條廠,原來是村辦集體企業,當年村里花費了很大心血,才把特種建築齒條打造成行業品牌。面對來之不易的集體資產,村里不是“一轉了之”,而是把集體積累下來的資產化為“享受股”,讓全村農民共同享受,確保資產保值升值。他們還實行集體資產“增量擴股”,這在江蘇農村還是第一家。老百姓熱情高漲,一下子入股180萬元,建造6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增添集體經濟的原動力。
土地增值,農民增收,傳統農民“非農化”。農民手中有了“三證一卡”,就是憑著股權證領紅利,土地證領分紅,老年農民退保證可領養老金,還有糧卡領到平價糧。這鄉村日子過得真是有滋有味。2006年太星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468元。
太星村新建新型農村社區,農民居住條件的改善,給人留下的印象最為直接,也最能吸引眼球。這裡的農民新居,你可一定要去瀏覽,鄉下人的居住環境超過了城裡人。你究竟信不信,還是邊走邊瞧吧!
規劃占地110畝,水面積50畝的新型社區初具規模,顯示出親水時尚的生活理念。設計建造240套連體別墅為主的農民住宅,總投資7600萬元,其中建造農民住宅65000平方米,會所3500平方米。7600萬元總投資中,農民負擔2800萬元,占總投資的37%,村集體負擔4800萬元,占總投資的63%,規劃建設期限為5年。全村九成以上的農民將陸續住進新居。
太星村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優勢,與上海艷陽集團合作,實行“政府出政策,村里出土地,公司出資金和管理,滬上老人花很少的錢可以養老”的方式,開發一種全新的生態養老產業,從而帶動一批新的消費群體。對今後太星村來講,將會帶來消費的“人氣指數”,進一步拓展農業觀光旅遊新領域。
太星村,社區建設、公益事業配套齊全,農民辦理社會養老和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秸稈氣管道通向家家戶戶,改廁率、綠化覆蓋率等指標,均超過國家有關標準,成為江蘇省聞名的“生態村”和“文明村”。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看了太星村農民新居後嘆服不已,稱太星村農民生活居住條件超過了歐美已開發國家,不愧為為全省農村“兩個率先”做出了榜樣。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6畝(其中:田89畝,地107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58.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02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690.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116戶飲用井水,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4.44%)。有36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69.44%和69.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戶(分別占總數的94.44%和47.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30.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48萬元,占總收入的44.19%;畜牧業收入7.56萬元,占總收入的23.07%(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14頭);林業收入0.58萬元,占總收入的 1.77%;第二、三產業收入2.40萬元,占總收入的7.32%;工資性收入7.75萬元,占總收入的23.65%。農民人均純收入1320元,農民收入以勞務輸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51.85%),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22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人,參合率93.90%;享受低保1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2戶,占農戶總數的33.3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禮樂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 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9.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50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狀況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