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革囊星蟲

太平洋革囊星蟲

形態特徵體長90一110mm,吻長過軀幹部。 腎管1對,褐色,甚長,直達軀幹末端,全部附著於體壁。 腎孔開在4—5縱肌束間,與肛門處於同一水平。

形態特徵

體長90一110mm,吻長過軀幹部。體壁厚,不透明,褐色,整體密布高大的圓錐形乳突。吻布背面有棕褐色斑紋,吻鉤約120—140環。每鉤主齒中度彎曲,副齒不顯,透明中溝常有分支,有三角形透明區,角質橫桿細長,其後有一列小疣突。觸手約34個,指狀,基部綠色,呈馬蹄狀排列在口的背側。
縱肌束30—35束,有融合和分支現象。環肌吻合成束。腎管1對,褐色,甚長,直達軀幹末端,全部附著於體壁。腎孔開在4—5縱肌束間,與肛門處於同一水平。腸螺鏇約21轉。食道背側普利氏管明顯,無細管。直腸盲囊圓形,著生於中腸末。收吻肌2對:腹對粗長,可達軀幹中部,始自第1—9縱肌束;背對較細而短,始自第4—8縱肌束。腎孔距背收吻肌30mm,與腹對收吻肌相隔50mm。紡錘肌始自肛門前的體壁上,末端固著。固腸肌1條,起自中腸與直腸交接處,至左側背收吻肌基部處第1縱肌束。眼點1對。

生境

本種是熱帶淺海常見種,多棲息於珊瑚礁的孔隙間。

分布

海南島、台灣、西沙群島。
分布圖:太平洋革囊星蟲

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紐幾內亞,洛亞爾提群島,富納富提島,紐西蘭,大堡礁,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紅海,毛里球斯,馬達加斯加。
廣布於印度一西太平洋熱帶海域。海南島、台灣、西沙群島;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紐幾內亞,洛亞爾提群島,富納富提島,紐西蘭,大堡礁,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紅海,毛里球斯,馬達加斯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