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四個藏族盲童,從珠穆朗瑪峰腳下的小村出發。為了一個上電視表演的夢想進行的冒險歷程。他們是盲童,卻用心去看整個世界。不屈從命運,不畏懼艱險,於黑暗中勇敢前行。他們來自於世界第三極,那裡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壯闊多姿的藏地風光。他們行走在路上,經過曠野、索橋、河流、雪山,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歷盡坎坷,笑淚交雜,最終在人們的幫助下登上了深圳電視台《天籟夢想》節目的舞台,並接受了援藏醫生實施的復明手術重見光明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落鬆土登 | 圖丹 | |
班瑪久買 | 索朗 | |
益西旦增 | 格桑 | |
嘎瑪松姆 | 卓瑪 | |
索朗旺堆 | 尼達老師 | |
阿旺卓瑪 | 阿珍老師 | 簡介 西藏江孜盲校的一名教務管理人員 |
央金卓嘎 | 卓瑪奶奶 | |
黃浩 | 江一辰 | |
小涓子 | 曉紅 | |
姚安濂 | 援藏張醫生 | |
桑偉淋 | 張少東 | |
侯鵬 | 侯鵬 | |
窮達 | 阿旺所長 | |
尼達次仁 | 旺堆 |
職員表
出品人 | 張敏 |
製作人 | 張敏 |
監製 | 侯克明、phil lppe muyl(法) |
原著 | 陳陽、張敏 |
導演 | 張唯 |
編劇 | 初征、陳睿睿、尼達次仁、Gregory Marquette、宋芊漪、趙旭、秦穎、李丹、高媛媛、張婉、王海蘭 |
攝影 | 湯仲財、侯鵬、巨汶琰 |
配樂 | 劉曄 |
剪輯 | 吳藝翔、EthanManiquis、ManuelDeSousa |
選角導演 | 扎西 |
藝術指導 | 張曉峰、侯克明、朔光、章柏青、李迅、洛丹 |
美術設計 | 趙宇 |
發行 | 黃昇、凌雲濤、蔣立峰、於培 |
音效指導 | 顧長寧 |
原創音樂 | PeterGolub |
執行製片 | 王英君、巴桑 |
執行導演 | 王智融 |
後期製片 | 王英君、符明智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歌名 | 演唱者 | 作詞 | 備註 |
《潔白的仙鶴》 | 藏族小喇嘛 | 倉央嘉措 | 插曲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2017年 | 德國施林格國際兒童少年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天籟夢想》 | 提名 |
德國漢堡國際電影節兒童電影競賽單元 | 提名 | ||
阿聯沙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電影競賽單元 | 提名 | ||
東京國際兒童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提名 | ||
澳大利亞亞太螢幕獎最佳青少年電影競賽單元 | 提名 | ||
希臘奧林匹亞國際兒童少年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 提名 | ||
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世界”單元 | 提名 | ||
印度加爾各答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競賽單元 | 提名 | ||
印度微笑國際少年兒童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提名 | ||
印度金奈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第十屆印度蒙台梭利城市學院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 | 獲獎 | ||
第七屆俄羅斯後貝加爾國際電影節的”新面貌“競賽單元最佳電影 | 獲獎 | ||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 | 獲獎 | ||
2018年 | 印度普納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孟加拉達卡國際電影節兒童電影競賽單元 | 提名 | ||
尼泊爾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義大利青年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提名 | ||
瑞典波夫國際兒童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提名 | ||
德國施瓦本格明德國際兒童電影節競賽單元 | 提名 | ||
加拿大蒙特婁國際兒童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提名 | ||
德國漢諾瓦布倫瑞克青年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美國紐約膠片賦能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捷克茲林國際兒童電影節展映單元 | 提名 | ||
韓國釜山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亞洲全景”展映單元 | 提名 | ||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兒童電影節競賽單元 | 提名 | ||
俄羅斯烈火精神國際電影節青少年電影展映單元 | 提名 | ||
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 | 提名 | ||
第十七屆成都兒童電影周最受歡迎兒童女演員 | 嘎瑪松姆 | 獲獎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0年,導演張唯偶爾看到了一個關於西藏盲童參加《中國達人秀》的電視節目,在觀看的過程中他被西藏盲童和他們的歌聲深深觸動,便萌生了拍攝一部關於西藏盲童的電影。之後,他通過與西藏拉薩、江孜兩地的盲校學生接觸,創作了該片的劇本 。
拍攝過程
該片很多拍攝地點海拔都有四五千米,劇組中很多人都出現了高原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與拍攝的“騎士們”還是分文不收,前後有近四十人幫助劇組完成了盲童與騎士相遇的拍攝 。
影片評價
《天籟夢想》以全新的角度了解了西藏和西藏人民的生活。最特別的是,該片不僅僅局限於‘西藏’這個帶有文化印記的場景,而是與現代中國相連,令觀眾為之所動容。
《天籟夢想》作為“中國正能量”的典範,征服了紐約挑剔的藝術電影觀眾,也讓他們從“龍”、“功夫”等文化符號以外,了解到現代中國的真實情況,是中國電影又一次成功的文化輸出範例 。 (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電影部策展人安妮·莫拉、《消費日報》評)
《天籟夢想》是一部讓觀眾耳目一新的電影,它雖說不上完美,但卻讓觀眾看到了某種沒有被影像異化的藏族人和藏地文明。看似輕描淡寫的逐夢旅程,背後卻將這群孩子與普通人同樣的追求和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 (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