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符大帝
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開始信仰神、崇拜神。人們對神的信仰和崇拜主要來源於自然崇拜和先賢崇拜,自然崇拜又分為天象崇拜和地理崇拜。在天象崇拜里,除了太陽、月亮、星星之外,還有一種就是雲圖。當人們看見天上呈現出一些類字類物的雲圖時,就猜測“這是個什麼字”,“那是個什麼物”,都是天意,是上天給人們的一種提示或者指令。有了文字後,人們把天上類物的奇怪雲圖叫做“符”,把類字的奇怪雲圖叫做“籙”,慢慢的,人們就把這樣的雲圖統稱為“天符”。
自從東漢的張道陵創立了道教之後,中國的神仙信仰就從零散的信仰逐漸走向系統的信仰,慢慢的形成了一個道教神仙體系。那些崇拜對象逐一有了固定的神名。例如“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太白金星”、“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等。
然而,這個神仙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神名也不是一次就到位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添加、逐步完善的。有的在道教形成的早期就有了,比喻“太上老君”、“三皇五帝”。更多的則是後人逐步從民間信仰中提煉出來,添加到道教神仙體系裡面的。然而,民間信仰的神仙眾如繁星,難以全部進入神仙體系。至今為止,仍然有很多民間信仰的神明沒有收錄到道教的神仙體系裡面,比喻長江三峽神女峰的“巫山神女”,洞庭湖的“洞庭王爺”,湖南嶽陽市的“墨山聖帝”,等等。“天符大帝”也屬於尚未進入道教神仙體系的神,是流行於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一位天神。
有了“玉皇大帝”以後,人們認為玉皇大帝是天上的皇帝,掌管著天庭的一切,“天符”就是玉皇大帝發的聖旨,並且是由玉皇大帝手下的某一個天神發布出來的。湖南、湖北、江西一帶的信士認為,這個發布“天符”的神就是“天符大帝”,簡單的解釋,“天符大帝”就是“傳達上天旨意的天神”,屬於玉皇大帝手下的文官。於是就有了很多版本的關於天符大帝的傳說,湖北省孝感市流傳的關於天符大帝的由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傳說天符大帝是天上的文曲星轉世。這個文曲星明朝末年降生在孝感一個農戶家裡。其人生性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只是時運不濟,屢考不中。後來到楊店鎮西開了一個學館,當起了教書先生。幾年後,先生把學館搬遷到楊店鎮東。先生生性善良,不僅授學生求學之識,還教學生為人之道,常教學生“積善行德、造福百姓”。
有一天晚上,先生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對他說,“這個地方的人心太壞,我將派人在井裡投下瘟疫和毒藥,把他們全部毒死。”先生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不相信有人投瘟下毒,又找不出解救百姓的辦法。直接讓百姓不吃井水吧,天機又不可泄露。他失眠了,無奈之下,他連夜給他的幾個得意門生寫了一紙短箋,“為救百姓,我先去了,爾等珍重。並請勸導百姓,千萬不飲此井之水。”趕在天亮之前捨身跳到井裡。有兩個學生最先看到先生的留言,連忙趕到井邊去救先生,也都落井而亡。第二天清早,老百姓前來打水,看見井裡死人了,都不敢吃井水,這裡的老百姓一個也沒有被井水毒死。
後來,玉皇大帝得知這裡的百姓還活著,而且心都變好了許多,就派天神下凡調查。下凡調查的天神如實向玉皇大帝稟報了事情的經過,玉帝大為感動。為了嘉獎先生的德行,就封先生為金容大帝。封兩個搶救先生的學生也為天神,一個叫“收瘟天將”,一個為“攝毒天將”。封神時,為了讓下界知道,就在先生教學地方的天空降下五彩祥符,人們分明能夠看到“天降符瑞”中有兩行文字,“敬重天符,永保太平”。人們就把金容大帝叫作“天符大帝”。
先生的學生們把這個故事傳遞開去,人們都很受感動。為了感謝天符大帝的救命之恩,為了天下永遠太平,當地人就在兩個學館的原地,分別建立了東天符廟和西天符廟,把天符大帝和兩個副將供奉起來。他們把天符大帝塑成坐像,供在中間;把“收瘟天將”和“攝毒天將”塑成站像,站在天符大帝的兩側。
由於天符大帝是“傳達上天旨意的天神”,是玉皇大帝的殿前大將,輔佐玉皇大帝,掌管著“日月乾坤”,所以人們在雕塑天符大帝時,總是雕成“雙手高舉,一手執日,一手執月”的坐姿。由於天符大帝“一手執日,一手執月”,這就使人們聯想到了“明朝”的“明”字也是“日”、“月”二字,所以湖北孝感關於天符大帝的傳說就來源於“明朝”,湖南瀏陽的天符大帝又叫“金陵大帝”,因為金陵是明朝建都的地方。
信仰天符大帝的地方不算很廣,但也不只是一個兩個地方。湖北省孝感市就有兩座天符廟;湖北省的監利縣也有四座廟宇主供天符大帝,位於監利縣城的天府廟裡的天符宮,主供神明就是天符大帝;湖南省瀏陽市的天符廟裡主供的天符大帝又叫“金陵大帝”;湖南省南嶽大廟的八大神中就有天符大帝;江西省萍鄉市的天符宮更是規模龐大,氣勢恢宏。此外,湖北大冶的天符廟,江西豐城的天符廟等,都是供奉天符大帝的知名廟宇。
由於地域的不同,習俗的各異,有的地方把天符大帝的生日定在農曆的五月十七,有的地方則定在農曆的五月十八。其稱謂也有一些差別,有的有別稱,叫“金容大帝”,或者“金陵大帝”,有的沒有別稱,就叫“天符大帝”,有的叫“玉像金容天符大帝”,還有的叫“收瘟攝毒玉像金容天符大帝”,這大概就是天符大帝的全稱吧。各地雕塑天符大帝的神態並非完全一致,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雙手高舉,一手執日,一手執月”。有的地方供有天符大帝的兩個副將,有的地方則供四個副將,有的地方不供副將。
在道教的歷史上,早期的太平道,後來的符籙派、茅山派等道教群體都注重符籙法術,他們的“符法”,都是仿效天符的奇怪圖案,認為這樣的符是神符,有著一定的特異功能,可以驅鬼避邪,甚至可以治病療傷。因此,天符大帝有了新的功能,除了傳達上天旨意外,還有收瘟攝毒、驅邪治病的功能,繼而虛構出了天符大帝的瘟毒二將,認為天符大帝就是天庭的瘟部正神。所以很多地方在建齋打醮時,常常要請天符大帝來“收瘟攝毒”的。
在民間,人們常常把“本領高強”、“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描繪成有著“三頭六臂”的神,比喻哪吒、斗姆元君。在信仰天符大帝的地區里,信士們認為天符大帝掌管著日月乾坤,並且能收瘟攝毒、驅邪治病,正是一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天神,所以有的地方把天符大帝雕塑成“三頭六臂”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