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洞

天生洞

天生洞是曲靖市的西平鎮,是珠江源頭的第一座城市,原為霑益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滇東古老的重鎮之一。天一洞原名仙人洞,據光緒《霑益州志·古蹟》載:上村仙人洞,“石樓佛像,宛然仙景,其深不知所底,與天生壩者同名。”近年來,隨著經濟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政府投資開發,闢為遊覽點。

簡介

天生洞 天生洞

曲靖市的西平鎮,是珠江源頭的第一座城市,原為霑益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滇東古老的重鎮之一。鎮西北約4公里的天生壩,四面環山,中有小湖,現名牛過河水庫。旁建自來水廠,西平鎮的用水,全靠這裡供給。東面山坡上,青松茂密,與小湖相映,顯得秀逸幽靜;湖距村落較遠,四周耕地亦少,更增添了這裡的山野氣息。湖西緩坡上,有一溶洞,名為天生洞,近年來已成為知名的遊覽區。

史書記載

天生洞天生洞
天一洞原名仙人洞,據光緒《霑益州志·古蹟》載:上村仙人洞,“石樓佛像,宛然仙景,其深不知所底,與天生壩者同名。”乾隆六年(1741年)郡人王宇謨等,據當地老百姓的介紹,進入其中遊覽,目睹洞中奇觀,著有《仙人洞記》。據說,當時天生壩還有寺,從“風動經文翻貝葉,僧傳衣缽繼蓮峰”的詩句看,當是佛寺,今已無存。附近的“天生瀑布”,曾被列為霑益八景之一。近年來,隨著經濟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政府投資開發,闢為遊覽點。
溶洞為東北向,深為1560米。入洞之初,巷道甚低,僅約一人高,漸入漸高,曲折宛轉,見路中有石,圓若磨盤,上有一柱與頂相連,有人稱為青樹盤空;但石下多空,右邊與山崖相連,有人又稱為水磨飛鏇。再進,有天窗透亮,迎面涼風習習,再前,經過“蛇鑽洞”達一寬闊大廳,高約30米,寬約20米,懸崖墜石,各呈奇姿。大廳東口有石柱挺生,上面綴滿石質的奇花異卉,旁有小凹,滿小盈池,有人呼為“雨蛙石”,四壁石乳凝似各種動物,活潑如生。殿後有“梯田”數處,有的在坡上,細紋銀浪,精巧工致,千百塊相連;有的在平處,大小相間,梯田水滿,旁立石像,傳為“仙人耕田”。過前廳續往前,過“石門”,越“親嘴石”,行約數十米,至後廳,寬敞處略與前廳相當,廳北有柱凌空,上部狀若佛頭,柱身雕飾精美,池中淺水盈盈,其旁一石隆起,狀如青蛙蹲伏,蛙背似有巨大蹄印,有人戲稱為“青蛙被牛踩”。柱旁有崖壁立,石乳凝成棕櫚、大青樹、藤蔓等形狀。
溶洞下層已多精彩,然“樓廳”更為瑰麗。在“天窗”下前不遠,沿石壁攀“天梯”而上,只見奇景薈萃,目不暇給。在長約30至40米的巷道中,有的鐘乳石如塔林立,有的如蘑菇叢聚,有的如大型的粉紅石蓮懸空,有的如乳房密密下垂,有的如雨後鮮嫩的春筍,有的如老樹盤根,越往裡,石鐘乳越密集,有時需要側身而進,有時又經彎腰鑽過,有的地方玉筍如林,柱地連天,密密層層,雖方丈之地,卻氣象萬千,它的自然美保存得如此之好,真令人驚嘆!
從“二樓”過棧道,再連攀兩層險梯,至洞中“音樂廳”,這裡的碧蓮玉筍,許多都會發音,只要有熟悉的人,敲擊適當的部位,就能演奏出悅耳動聽的樂曲。據說,溶洞的開發者們,在休息時,就用這些玉管演奏了一曲《東方紅》,還錄下了音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