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是白馬寺內的第一層大殿。歇山頂,正脊中央飾圓形"佛光","佛光"兩旁雕龍塑蓮,兩端飾鴟尾,脊正面有"風調雨順"四字。脊背面有"國泰民安"四字。此殿是元代的建築物。經明、清兩代重修。
殿內兩側供奉著四大天王像,故名天王殿。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造像以各自所持法器不同分別表示風、調、雨、順,皆體軀魁梧、威風凜凜,是清代的泥塑作品。殿中間供奉的是一尊滿面笑容、赤腳打坐、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的彌勒佛,又稱"歡喜佛"。據說大肚彌勒佛的形象原非如此,只是在隋唐後,即五代時,浙江奉化有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經常身背一條布袋,四處行乞,隨地臥寢,出語不定,形如瘋癲,被稱作"布袋和尚"。他所提的布袋,真乃寶袋,一切所需,應有盡有。圓寂時他留下了四句偈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知。"故此後世人皆以為他即是彌勒佛的化身,並供奉在佛寺的第一層殿中,使人們看到這一樂哈哈的佛像後,有一種解脫自在、法樂無比的感覺。
彌勒佛龕,乃一貼金雕龍木龕,龕頂和四周共雕有五十多條不同姿態的"龍"。雕工精細,活靈活現,乃清代的上乘木雕藝術品。
在彌勒佛背後的站像,乃韋馱菩薩,他是南方增長天王的八神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將之首,他左手持降魔杵,右手擎須彌山,擔任護持道場,而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