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教堂

天津老教堂

《天津老教堂》:構成近代天津獨特的文化元素。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天津開埠,大批外國傳教士湧入天津城鄉。他們修建教堂,發展教徒,開辦學校、醫院、

(圖)老西開教堂老西開教堂

孤兒院,逐漸在天津站住了腳跟。洋教是在洋人的槍炮保護下進入的,自然遭到中國人的反感和牴觸。但是畢竟,這些樣式新奇的洋教堂,長相古怪的洋教士,還同時帶來了全新的教會文化和西洋文明,中西文化由對峙、碰撞,直到融合,並由此構成近代天津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元素。

據統計,近代天津曾修建過百餘座教堂,著名的望海樓、紫竹林、西開教堂,至今仍矗立著。這些遍布城鄉各地的教堂,記錄了天津教案、義和團運動、老西開事件等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事件,舊教堂成為天津乃至中國近代史的一個見證。

作品內容

由天津市檔案館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津老教堂》一書以生動曉暢的文字,分七個專題,對著名的城鄉舊

(圖)望海樓望海樓

教堂、知名的傳教士,舊教會與社會名人的交往及其社會事業,舊教會的結局等等,在近代天津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中展開敘述。本書首次挖掘利用了天津檔案館的宗教專題檔案,插配了大量的歷史圖片,披露了很多彌足珍貴的歷史信息。作者還訪問了多位知情老人,並對舊教堂的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書後的附錄,包含三部分內容,分別是關於天津舊教堂、教會、神職人員的統計和簡介資料,對研究近代教會歷史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