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再次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走深化改革和自主創新之路,努力構建具有天津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市教育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教研機構要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指導和服務等作用”。教研部門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市教研室要充分發揮對區縣教研室的業務指導作用,分工協作,努力完成“十一五”期間的各項教學研究任務。
“十五”期間,市教研室在市教委的直接領導下,繼續堅持“三個致力於”教研總體工作思路,同各區縣教研室團結協作,積極發揮整體效應,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工作,特別是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教研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十一五”期間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市教委《天津市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天津市基礎教育事業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的精神,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研工作方式,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教學研究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本市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特制訂天津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十一五”規劃。
一、指導思想
1.“十一五”期間教學研究工作總體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積極推進並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教研部門研究、指導、服務等職能作用,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這箇中心,創造性地開展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面向基層,服務教學,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教學的研究與指導,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加大創新力度,為構建和諧社會、學習型城市努力奮鬥!
二、工作目標
2.“十一五”期間教學研究工作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此,要圍繞一個中心、搞好三項建設、爭創兩個一流,即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工作,努力搞好信息化建設、教材建設、教研隊伍建設工作,創造一批全國一流的教研教改工作成果、培養一批全國一流的教研員。
(1)積極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進一步深化國小和國中階段的課程改革,積極推動高中階段的課改實驗。加強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加強對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的研究、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大力推進校本教研,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將新課改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努力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2)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大力加強基礎教育各學段信息技術教學研究,大力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大力加強基礎教育資源庫建設,進一步開發具有我市特色的教研信息化平台,繼續探索教研系統辦公信息化管理運行機制和網上教研模式,使我市教研信息化總體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3)努力加強教材建設。遵照“科學、精練、實用”的原則,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加強管理、提高質量,認真做好天津市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教材的編寫和修訂工作。努力搞好地方課程與教材的研究和開發,加強對學校課程開發的研究與指導,初步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地方與學校課程體系。
(4)進一步加強教研室建設。進一步轉變觀念、改進教研工作方式,積極探索適應課改需要的教研工作新機制,加強教研人員的思想修養、專業學習和實踐鍛鍊,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教研能力,全面提高教研員的素質。探索教研工作的策略、途徑和方法,不斷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將各級教研室建設成為本地區的教學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中心和教學資源中心。
三、工作任務
(一)積極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3.努力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以課改專題研究為抓手,以課程實施評估監控為手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切實加強課改專題研究的指導與管理,不斷破解難題,促進課改深入發展;切實加強對課改的評估與監控,強化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加強對五、六、七年級教學內容的研究與調整工作,做好國小與國中學段課改年級的銜接;加強調研指導,及時準確地把握課改情況,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引領課改健康發展。高中階段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訂課改實施方案,經市教委批准後實施。對不同階段、不同學段的課改工作,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各有側重。市、區縣教研室要密切合作、各有側重,採取集體視導與學科指導相結合、常規調研與跟蹤指導相結合、日常教研與專題研究相結合、教學研究與課改培訓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扎紮實實地推進我市課程改革穩步發展。
4.大力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課堂教學改革以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核心,切實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逐步提高廣大教師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監控、教學研究以及信息技術套用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切實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大力最佳化教學過程,切實加強三維目標整合的研究,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正確處理繼承、發展與創新的關係,不斷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鼓勵個性化教學,努力構建符合本地本校實際的、民主開放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切實加強各學段,特別是畢業年級的教學研究,及時做好中考、會考和高考試卷及考試情況的分析工作,指導教學實踐,高質量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教學任務。
5.紮實有效地組織好課改培訓根據課改進展情況,確定各個階段的培訓重點和培訓任務,並制訂相應的培訓計畫。繼續搞好國小、國中課改年級教師的培訓,特別是新課改年級的培訓,適時啟動高中課改培訓。繼續做好對現崗教師的全員培訓和骨幹培訓。課改年級和非課改年級,都要認真學習課改新理念,用於指導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在組織好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的同時,注意做好教學基本功特別是教學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學理念向教學實踐的轉化。培訓活動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式,將專家培訓與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網路遠程培訓與近距離互動式培訓結合起來,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區縣教研室的力量,切實加強區縣培訓和校本培訓,有效解決農村教師參加培訓難的問題。
6.大力開發課程資源不斷增強廣大教師合理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努力探索開發課程資源的多種途徑,進一步提高有效使用課程資源的能力。大力開發網上教育資源,切實加強資源整合,努力搞好基礎教育資源庫建設。切實加強指導,幫助學校研究、開發課程資源,開設好學校課程。積極開發社區教育資源,形成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各學科要積極開發教育教學資源,重點開發具有我市特點的教育資源,注意開發跨學科教育資源,充實並調整教學內容。研究制訂《天津市中國小課程資源開發指導意見》,到2010年初步建成各學段、各學科比較完整的課程資源體系。
7.努力構建課程評價體系切實加強對課程評價的研究,倡導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觀,構建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提高、學校發展的評價體系。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內容的多維與評價方式的多樣,不僅注重評價結果,更要注重評價過程。根據課程實施的要求,要側重加強對學校教學管理的評價、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及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校教學實際,探索學校教學評價的途徑和方法;深入進行教師教學評價的研究,以科學性、規範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評價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與水平,修訂現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研究制訂各學科評價細則,鼓勵教學創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加強對學生學習評價的研究,研究制訂我市國中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案,為市教委中考改革提供諮詢;探索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等多種評價方式,建立和實施發展學生潛能、滿足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指標和評價辦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8.積極建立對課改實施評估的管理機制建立並完善中國小課程改革實施的監控、評估機制,採用年報告制並適時進行教學評估,切實加強對各區縣課改實施的管理。市、區縣教研室要幫助學校建立並完善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常規教學管理制度,督促和指導學校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對中國小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進行調研評估。建立中國小課程實施評估制度,研製評估方案,定期組織對區縣教研部門和學校教學研究工作的評估活動。建立並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運行機制,研究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教學測量及考試命題的基本要求,使命題工作更加科學化、規範化,發揮監測與考試的正導向作用。每學年對部分學科進行教學質量的抽樣檢測,並形成學科教學分析報告,指導各區縣不斷改進教學,構建我市教學與評價一體的優質教育體系。
9.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市教委《關於在中國小開展以校為本教學研究活動的指導意見(試行)》,大力推動校本教研的開展。市、區縣教研室要切實將教學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學校,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幫助並指導學校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積極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校本教研活動。教研人員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努力發揮專業引領的作用,注意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針對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真實的、具體的問題,深入開展研究,切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研員要虛心向廣大教師學習,創造性地開展教研活動,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使有組織的區域性教研活動能夠植根並服務於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活動。適時組織區縣或全市校本教研現場推動會等觀摩活動,鼓勵校際、區縣際的校本教研交流活動。切實加強學科之間的溝通、整合,關注跨學科綜合教研,倡導不斷創新的研究風氣。
(二)大力推進教研信息化建設
10.繼續探索教研系統辦公信息化管理運行機制和網上教研模式天津教研網要突出特色,進一步構建網上教研的新模式。繼續推進教研辦公信息化管理系統(OA)在市教研室各部門的套用,充分利用OA信箱加強與區縣教研員的交流。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區縣教研部門的學科網頁,完善天津教研網“天津教研敘事群”,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研服務的方法。
11.繼續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指導繼續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有效途徑和套用模式,與有關部門合作,組織豐富多樣的評選活動。廣泛開展現代遠程教學與教研試驗,利用網路技術優勢和天津教研網的基礎教育資源優勢,開發遠程教育套用平台,探索適合我市的遠程教學與教研的方法。
12.大力加強基礎教育資源庫建設構建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基礎教育三級資源體系,完善資源體系的開發、管理與套用機制,拓展服務,推動套用。指導區縣和學校做好資源庫平台的維護與套用,推進資源平台的聯通與開放以及特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
13.努力構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體系繼續搞好我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信息技術》實驗教材建設,研究制訂《天津市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實施指導意見》,重新編修國小、國中《信息技術》教材。切實加強基礎教育各學段信息技術教學的研究與指導。探索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途徑,完善初、高中信息技術課線上考試評價系統和考核辦法。
14.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信息化水平通過現場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培訓形式,開展有效的教師培訓,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套用。注重對信息技術專業教師的培訓,充分發揮他們研究、開發、引領的作用;注重對農村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切實提高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全面提升我市中國小教師的信息素養。
(三)努力加強教材建設
15.努力構建基礎教育教材體系根據市教委的有關規定,本著“科學、精練、實用”的原則,認真搞好現有教材的編寫與修訂。研究制訂“天津市基礎教育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努力搞好我市地方課程教材的開發與建設,加強對學校課程的研究與指導。繼續做好國小階段《天津與世界》、《發現與探索》等地方課程教材的編寫與修訂工作;研究修訂我市國中階段地方課程教材的方案,經市教委批准後組織實施;研究制訂高中階段地方課程與選修課程教材建設的意見,為我市高中課改全面鋪開做好準備。採用多種合作方式,努力構建我市國家與地方課程教材體系。
16.切實加強教材工作的管理根據實際需要,修訂《天津市教育教學研究室關於教材編寫與修訂工作的規定》,加強教材審讀,切實提高教材質量。做好每學期中國小教材目錄擬定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課前到書”的協調運轉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嚴禁濫編、濫印、亂推銷各種教學資料,“把住校門、管好內部”,確保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17.搞好基礎教育教材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協助市基礎教育教材審查委員會做好日常工作,切實搞好有關教材的審查。
(四)切實加強教學科學研究
18.切實加強教學科學研究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學科學研究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科研的過程管理。研究制訂市教研室課題研究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職責,規範管理,促進教學科學研究制度化、規範化。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獎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19.進一步做好教學科研成果的推廣與轉化進一步修訂並完善我市中國小各學科素質教育指導綱要,繼續做好天津市“十五”重點課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研究”、“小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與學習方法指導的實驗研究”以及國家課題“信息技術與普通高中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的研究”等研究成果的總結與深化。通過學科教研活動以及召開相關課題成果展示會等方式,加大對研究成果的推廣力度,使其產生更大的教學效益。
20.繼續開展課題研究密切關注國家和我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項目的課題立項工作,鼓勵並支持教研人員在做好常規教學研究工作的同時,積極申報並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的課題研究,爭創一批全國一流的研究成果。
(1)廣泛開展課改專題研究。加強國小課改專題研究的推動和管理,研究制訂國中課改專題研究指南,將專題研究貫穿課改始終。注意加強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與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根據高中課程改革的要求,針對高中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各學科室要密切關注並積極開展相關專題的研究。
(2)進一步加強學科德育研究。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學科德育的研究與指導。各學科室要努力探索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的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學科德育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切實加強心理品質與道德修養等方面的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作用和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
(3)積極開展具有前瞻性和良好社會效益的課題研究。適應時代和新的教育形勢對教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拓寬新的教學研究領域。根據社會現實需求,採取開放、靈活的研究方式,繼續推進小班化教學、雙語教學的研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等跨學科的課題研究。憑藉教研系統自身優勢,與相關部門廣泛合作,不斷開發具有前瞻性的教學研究項目。
(五)切實加強教研室建設
21.進一步發揮教研室的職能作用以課程改革為導向,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室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中的作用,將教研機構真正建設成為教學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中心和教學資源中心。市、區縣教研室要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中心工作,進一步明確教研室的性質和任務,把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管理、教學評估作為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切實為廣大中國小的教育教學服務。認真落實課程計畫,指導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強化教學研究,切實提高教學研究的能力;努力做好基礎性教學指導工作,不斷提高服務基層的能力;堅持深入課堂,注重研究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強化教研室對課程實施的評估與管理,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更新觀念,探索多種合作形式廣泛開展教研活動的途徑,逐步擴大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內涵和外延,不斷開拓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學研究領域。
22.進一步加強教研室工作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修訂完善我市教研室工作規程,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工作過程管理的方法,逐步健全科學、規範、開放、民主的教學研究與教研管理制度。研究、制訂教研工作評估辦法,完善激勵機制。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教研員在教學領域的引領作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改善教研室辦公條件,最佳化教研氛圍,促進教研工作更好地開展。
23.進一步提高教研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為教學服務的思想,建立一支觀念新、作風實、業務精、效率高的結構合理的教研員隊伍,培養一批全國一流的教研員。改進教研方式,加強教學實踐,建立健全教研員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指導教學的制度,幫助基層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及時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舉辦區縣教研室主任研修班、教研員培訓班,適時組織境內外學習考察活動。加強學科室建設,調整充實綜合研究部門的力量,強化綜合研究部門的職能。
24.鞏固完善“網路聯繫、中心輻射”的教研工作模式進一步健全市、區縣、學校三級教研網路,調整並充實兼職教研員隊伍,充分發揮教研室實現國家教育政策、先進教育理論和有益教育經驗向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轉化的中介作用。市、區縣教研室在職能上應有明確分工,各有側重。市教研室側重對我市全局性教研工作的巨觀研究、指導與管理,區縣教研室側重對本地區教研工作的具體研究、指導與管理。市教研室要進一步密切同區縣教研室的聯繫,加強溝通與合作,會同市教育行政部門與督導部門,適時對區縣教研室進行評估、檢查。堅持開好全市教研年度工作會議,適時組織區縣教研室主任聯席會和各協作片教研工作研討會,及時交流工作經驗,互通教研教改信息,對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研討。加強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中心及電教館等兄弟單位的密切合作,繼續做好“天津市中國小教師教育研修協作中心”的工作。進一步密切同兄弟省市教研室的聯繫,積極組織輻射周邊地區、跨省市的交流研討等活動,形成成果共享、攜手發展的互動網路。搭建與國際交流的平台,實現多形式、多渠道的溝通與合作,構建開放型、互動型的教研工作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25.努力建設學習型集體積極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倡導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在全市教研系統內部形成注重學習、交流與研究的良好氛圍。堅持學習制度,以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重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畫,採取專題講座、研討交流、教研年會、研修班以及組織學訪考察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研人員特別是青年教研員的綜合素養,努力將市教研室建設成為學習型單位、將我市教研系統建設成為學習型系統。
26.建立科學、民主、依法管理的長效機制緊緊抓住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逐步健全科學化、規範化的制度管理體系。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教研室現有的規章制度,研究制訂我市“教研人員任職要求”等一批新的規章制度,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主動適應新形勢,促進全市教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7.切實提高農村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教研工作要進一步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中國小教學的幫助扶持力度,促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各級教研部門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集中力量研究並解決農村學校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發現並總結適合我市農村地區的教學方法以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典型經驗,紮實推進農村地區的教學改革。市、區縣教研室都要把送課下鄉活動長期堅持下去;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全員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向農村地區中國小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
28.繼續開展評優評先活動大力表彰在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發揮其典型示範作用。繼續開展我市中國小青年教師“希望杯”創優課暨中年教師優秀課評選活動和教研教改成果交流評獎活動,繼續組織天津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審和市級教改積極分子的評選表彰活動,適時組織教改先進校、先進教研組、優秀教研員評選活動,發現並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跨學科教學能力的骨幹教師,促進中國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認真總結經驗,樹立先進典型,創造條件、提供舞台,不斷推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國有影響的名校、名師和一流教研員。
29.大力做好交流宣傳工作切實加強《天津教研》編輯工作,採取具體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質量,積極宣傳新課改以及我市教育教學新經驗、新成果,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繼續辦好《天津教研簡報》和各區縣的教研簡報,努力提高質量,積累資料、加強交流。大力加強天津教研網的建設與管理,及時發布我市教研動態和最新成果,充分發揮網路媒體的對外宣傳作用。
30.進一步加強學會工作配合市教育學會健全市級、區縣級各教學專業委員會,加強指導和管理,引導學會工作與教研工作密切結合,團結廣大教師,廣泛開展民眾性的教學研究活動。拓展市綜合教學專業委員會的研究領域,創新學科教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學術團體在教學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
註:特殊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參照以上意見,另行研究制訂教研工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