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奧匈帝國在津領事館舊址在原金湯大馬路與沿河馬路把角兒處,與美商裴士住宅為鄰。今為建國道153號和海河東路33號。該樓始建於1869年,但奧匈帝國自清同治八年七月(1869年8月)起在津設領事,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華各地的領事均由英國在華各地領事兼任。從1900年起,奧匈帝國駐津領事才由該國派員實授。1900年,奧國軍隊駐守天津河東地界後,奧政府即命駐華公使通知各國公使團,宣稱其應獲與西方列強相同的在華特權。於是在天津籌建領事館、開闢專管租界。1902年底,天津海關道與奧國駐津副領事訂立《天津奧國租界章程契約》。劃訂天津奧租界為1000畝左右,範圍為京山鐵路以西、海河以東、金鐘河(今為獅子林大街)以南。奧租界劃定後,領事館始遷入該地。至1917年8月中國政府對德奧宣戰,中國軍警進駐天津奧租界止,奧匈帝國共派駐天津領事4任。後中國政府與協約國達成協定,中國收回奧國在華租界。結構
此建築建於1908年,為帶花園式庭園的兩座西式二層洋樓,磚木結構,灰瓦坡頂,混水牆面有浮雕裝飾,立面稱不對稱構圖,砂漿水泥罩面,斷塊牆身,魚鱗石片小方瓦頂,外廊式格局,前有院落,後有月台,造型典雅浪漫,頗具歐式風格。建築中最為令人叫絕的是其主樓內的樓梯,該樓梯是由石材砌築、每一凳為一塊整石料、為懸挑式,乍看起來整座樓梯像鋼筋混凝土結構,但仔細觀察實為石材,樓梯在有外力時其受力均勻,並通過每凳樓梯的聯接點逐級傳遞,最終傳至地面。該樓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和市民的使用,又經歷了1976年7月的大地震,其牆面、地面均受損嚴重,但樓梯卻絲毫未損,堪稱奇蹟。該建築為庭院花園式建築,環境幽美,正棟建築的面積為1200餘平方米,院落占地7.093畝,是較典型的歐式建築。
現狀
1923年4月,奧地利駐華領事包辦代表奧地利政府將該建築房地產全部售予“天津縣紀錦齋名下管業”,賣價為白銀四萬三千零七十九兩。紀錦齋即開辦錦隆紗布莊,並在鄰建國道一側增建二層磚灰門面樓房36間,在小馬路(今大昌興胡同)一側興建平房19間出租,另擴建兩座二層樓房,充為倉庫。1945年初,紀錦齋後人以“錦潤堂”名義將全部房地產賣到永義公司名下。後在院內兩座西式建築之間砌牆一道,又在海河邊辟門,從此形成兩個院落。偽區公所曾一度占據此地。解放後,該房產陸續歸公。1976年地震後,海河邊的院落震損,西式樓房拆除,河北區房管局在此建起辦公樓。如今保留的是建國道一側的西式二層樓,儘管牆面、瓦頂發生變化,但原有格局依稀可見。2005年進行修復,現已改建成奧式商務區歐式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