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天水地震學校校址選在甘肅省天水縣城以東9公里外的山區,該區原屬東泉公社崖彎大隊。建校初期正值“文革”末期,由於學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辦學條件異常艱苦。籌建時,國家撥付籌建款僅60多萬元,教學樓建設剛剛啟動,圖書資料、教材、教具和實驗設備匱乏,蘭州地震大隊地震地質隊的絕大部分業務人員已調往蘭州,餘留人員中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寥寥無幾。而且,當時教職工還被籠罩在林彪、“四人幫”對教育戰線和廣大知識分子妄加否定的陰影中。如何建好學校、順利完成第一批學生的教學任務,成為學校教職工必須應對的重大挑戰。
1976年10月,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又連續下達了全黨要抓教育、尊重腦力勞動、尊重人才等一系列指示,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學校教職工煥發了新的活力。同年10月,學校首次招生,總計招收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地質三個專業新生151人。面對重重困難與考驗,教職工毫不畏縮,將地震戰線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轉變成艱苦創業的動力,他們憑藉初創事業的熱情與衝勁,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改善辦學條件。通過內培與外聘解決師資不足,自編講義解決教材匱乏,自己動手製作教具解決實驗條件,租用荒山造田種糧來增加開支。拒不完全統計,僅1977年,教師就製作了教學模型38個,繪製教學圖表23張,收集整理岩礦標本500多塊,積累圖書一萬多冊,資料400多件,圖表500多份,教學掛圖400多種,基本保證了教學的需要。所有辦學條件的搭建與改善均為第一次創業開闢了良好開端。
在當時計畫經濟體制下,學校師生員工的生活必需品實行計畫供給,遠遠不能滿足師生員工的生活需要。為緩解糧油副食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緊缺的狀況,學校租用生產隊的荒山造田,師生們利用業餘時間進山義務勞動,播種土豆、胡麻、小麥等農作物,用辛勤的汗水換來豐收的果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師生生活。
天水地震學校在籌建過程中,得到了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大隊以及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協助。1976年9月,郭沫若副委員長親自為學校題寫了“國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學校”的校名,表達了辦好地震學校的殷切期望。
發展建設
1978年,學校教學樓竣工並投入使用,教學條件得到初步改善,教職工由1976年的96人增加到103人,其中專職教師由26人增加到36人。同年7月招收了地球物理、地震物探、地震地質三個專業新生共172名。
根據1980年全國第二次地震局長會議精神,學校從1981年春季開始舉辦地震台站職工培訓班。1981年學校招收地球物理專業職工培訓班學員58名,1982年再次招收地球物理專業職工培訓班學員67名。
經過幾年的發展,學校所處地理位置的偏僻與閉塞已不能滿足辦學的多種需求,為改善辦學環境,進一步拓展學校的發展空間,在各個層面多方努力下,在學校認真研究、反覆論證的基礎上,1981年3月, 國家地震局決定將天水地震學校遷往河北省三河縣燕郊鎮,並要求1983年暑假後在新址上課。
1981年4月初,國家地震局燕郊工程籌建處正式成立。學校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堅持教學、基建兩不誤,籌措人員積極開展新校址的基建工作。由於新校址工程為自籌項目,國家不可能增加任何資金投入,又由於沒有國家計畫指標,所有建設物資都只能靠學校千方百計自行籌集。但教職工沒有一味埋怨、沒有“等靠要”,而是齊心協力、自力更生。為節約資金,基建處職工們自己提貨、裝卸;為了保證材料質優價廉,他們要多跑許多供應點、貨比三家,出色地完成了各種基建任務,為新校址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1982年底,兩棟家屬樓和部分附屬工程竣工。1983年7月至8月,在工作重、人手少、時間緊的情況下,教職工自己動手,冒著高溫酷暑,不分晝夜,完成了學校的整體搬遷工作。
在天水奮鬥的艱苦歲月,給大家留下了美好回憶。那一段難忘時光,記載著創業者們無私奉獻的光輝歷程,書寫著他們至今無怨無悔抉擇的心路歷程。那一段光輝歲月,展現著創業者們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的精神風貌,激勵著全校教職工開創新業績的信心和勇氣。
1983年8月,天水地震學校遷至燕郊後,正式更名為 “國家地震局地震學校”。
國家地震局地震學校既是現在的 “防災科技學院”
防災科技學院歷史沿革
1975年-國家組建“國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學校”。
1983年-學校遷至北京東燕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震學校”。
1985年-國家批准組建“地震技術專科學校”。
1992年-更名為“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2006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防災科技學院”。
2011年-被批准為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2年-被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2013年-開始招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