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天才的陰暗面:希區柯克的一生》編輯推薦:格里高利·派克:迄今為止最完美的電影人傳記。榮獲愛倫·坡最佳傳記獎。我們也可以像希區柯克那樣,釋放內心的恐懼與壓抑,發揮自己的天才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唐納德·斯伯特(Donald Spoto) 譯者:徐維光 吉曉倩
唐納德·斯伯特(Donald Spoto),美國著名傳記作家,曾撰寫勞倫斯·奧利弗、瑪麗蓮·夢露、格蕾絲·凱利、傑奎琳·甘迺迪等諸多名流的傳記,也曾執筆英國王室家族史。
媒體推薦
迄今為止最完美的電影人傳記。
——格里高利·派克
他腦子裡有著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幻想、困擾和偏見,並把它們成功地轉移到銀幕上呈現給觀眾……希區柯克是最好地解決了與公眾交流這一問題的電影導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
本書以深具洞察力的客觀筆觸,完美再現了一個男人如何將他的恐懼和壓抑升華為強有力的大眾藝術。
——《新聞周刊》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1979年3月
第二章 1899—1920
第三章 1920—1925
第四章 1925—1927
第五章 1928—1934
第六章 1934—1936
第七章 1937—1939
第八章 1939—1940
第九章 1941—1944
第十章 1945—1949
第十一章 1950—1955
第十二章 1955—1959
第十三章 1960—1964
第十四章 1964—1972
第十五章 1973—1979
第十六章 1979—1980
參考書目
希區柯克影視作品大全
譯後記
後記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們見到了《天才的陰暗面——希區柯克的一生》的英文版。當得知其中文著作權已被南海出版公司購得後,立刻燃起了翻譯它的熱情。向中國的廣大讀者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它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最為翔實全面的希區柯克傳記,其內容貫穿了這位大師的全部人生與創作經歷;第二,它還是有關希區柯克的眾多文字中,對其分析最為深入、評價最為客觀的著述。這對他的研究者和眾多擁躉來說,無疑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在希區柯克身後,給我們留下了一串謎團。揭開這些謎團的樂趣,就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在這個層面之下,我們還想給更多的人樹立一個榜樣——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上帝沒有給希區柯克任何先天的優勢,他完全可以懷著自卑度過平庸的一生,但是他將他的智慧發揮到極致,能人所不能,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人生。應該說,希區柯克是一個非常自私的藝術家,但是,就是這個有著許多令人不屑的行為的胖子,卻創造出了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喜愛的藝術。這或許就是天才與庸人之間的區別。
作為多年從事電影工作的人,我們在此還想多說的是,希區柯克不僅是一位懸念大師,更是一位技術大師,他的樂趣就在於用別人玩兒不出來的技巧展示自己心中的想像。他曾說:“我希望作為一個通過電影技巧娛樂了上千萬觀眾的人而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而令他最感羞愧的事,是讓人看出影片中的失誤和粗製濫造。電影是一門離不開技術的藝術,希望本書對於我國的電影人,有更深一層的啟迪。
本書是一部合力之作,第一至第十二章由徐維光譯出,第十三至第十六章由吉曉倩譯出,因能力所限,難免有不當及遺漏之處,敬請同仁、讀者不吝賜教。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曾得到電影理論家及翻譯家崔君衍先生的多方指導,及陳明俊先生的鼎力協助.特此致以深深的謝意。
譯者
二○○三年十月於北京
序言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就酷愛希區柯克的影片。那是在三十多年前,"當時希區柯克正迅速地成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國際知名人物.而且他的名氣幾近巔峰。每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一部,有時甚至是兩部影片。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他總是愛和觀眾們玩兒一種小小的惡作劇——導演本人在每部影片中都閃現一下,於是作為他的影迷的一大樂趣,就是及時地將他本人從那些在演員身邊匆匆而過或在車廂門口稍一側臉的人影中“抓”出來。不僅如此,作為節目主持人,他還出現在由他製作的每周播出的電視系列片中,似乎非常樂於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眾人物。他總是故意面無表情地敘述那些最駭人聽聞的社會暴行,仿佛來自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謀殺是家常便飯,背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時,你還會不時地在書架上看到他的面孔,那是他彙編出版的短篇小說集。那時.幾乎所有的娛樂節目和傳媒都關注著他,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地方報紙和全國性雜誌刊登對希區柯克的訪談。
二十多年後,準確地說是一九七五年,我第一次與希區柯克見面。我被邀請到影片《家族陰謀》的拍片現場拜訪他。這是他的第五十三部故事片,後來成了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我當時即將完成一本關於他的電影的書,因此他在換場景的間隙為我解釋了一些技術問題。然後,又過了一年,承蒙他首肯《希區柯克的藝術》一書的出版,我再次被邀與他共進午餐。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師與他的崇拜者的聚會。以後,懷著對他的敬佩,我們又數度見面並共進午餐。不過,我們談論的話題往往僅限於希區柯克想談的事情,我覺得他始終控制著談話內容,就像指導著他的劇組一樣,只說他願意說的事.而且多說別人,少說自己。雖然他總是保持著誠懇熱情的姿態,但你還是能感覺到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有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戒備心理,就像維護著一副精心製作的面具,生怕被人打破而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那些與他共事多年的朋友和同事們也有同感,這位最喜歡曝光於媒體的大眾文化名人,也最善於保護自己的私人秘密,每當有人因他的作品而問到他的家庭生活、個人情感及一些早年經歷時.他總是能巧妙地顧左右而言他。 一九八。年,希區柯克逝世後不久,我去拜訪他的女兒帕特里夏·希區柯克·奧康奈爾,希望他的家人能幫助我出版希區柯克的傳記。帕特里夏婉言回絕了我的請求,她說希區柯克在世時,曾明確表示不希望有人在他的身後再去探究他的生活,因此作為他的家人,她和她的母親什麼忙都幫不上。由於早已深知他的為人,我對此表示非常理解,但卻不想因此而放棄。希區柯克是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他的影片為千百萬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而我們對他本人卻知之甚少.這實在令人遺憾。由於對他的尊崇,十幾年來我一直關注他的影片、收集他的資料、閱讀他的文章和訪談,稍加整理之後,我發現在這些文字中,充斥著許多前後矛盾的不實之詞.也缺失了他的一些人生軌跡,這再度激起了我的研究熱情。
在為傳記作準備時,我馬上意識到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希區柯克疏於通信,很少給人寫東西,幾乎沒有什麼信件留下來,更難見到他有日記、遊記或札記存世,這使人幾乎無法窺知他的內心。書面文字的缺乏最初令我舉步維艱,但是隨著事實的不斷積累。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希區柯克的影片正是對他一生的最好詮釋。他之所以對自己的一生諱莫如深,就是為了不讓人們發現他的影片中隱藏著他那令人咋舌的私密生活。我繼續著我的搜尋,先是在英國,那是他度過前半生的地方。然後回到美國,轉而查找政府記錄、地方和家族的註冊檔案、學校檔案和電影工作室的各種資料,尋訪那些與他合作和接觸過的藝術家、作家和演員們。除了少數幾個人和一家大製片廠以外,被訪者們都能毫無保留地談及往事,他們的幫助使我的研究得以尋幽探微。漸漸地,一個複雜的形象出現了,其隱晦與神秘的程度,遠勝於希區柯克拍攝的任何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