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德重寶>歷史
五代十國時期閩王延政天德年間所鑄。唐末,黃巢農民起義後,由於王室衰弱,政權旁落,自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政權始,五代十國動亂期形成,各藩鎮割據,雄據一方。這些各自為政的小朝廷,為了自立,大多鑄行過錢幣,並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
公元943年,王審知第三子王延政殺兄自立,稱帝於建州,改國號為殷,建元天德,共歷2年, 閩地王氏政權鑄幣,多為值低的鉛、鐵質大錢,銅錢則存世極罕。據《十國紀年•閩史》載:“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鑄‘天德通寶’大鐵錢,一當百”。按王延政系閩太祖王審知之子,與其弟王延曦鬩於門牆,後稱帝於建州(今福建建甌),改國號為大殷,建元天德。閩地原本為貧瘠之區,王延政立國後,與鄰國戰事不斷。因財政不足,所鑄天德大鐵錢當百文使用,同時任用佞臣橫徵暴斂,搞得民怨迭起,南唐趁其內亂之機,舉兵攻入建州,俘王延政遷於金陵。 鑄造有"天德通寶"和"天德重寶"背"殷"錢.根據文獻記載,"天德通寶"有銅鐵兩種,但銅錢僅見兩枚,鐵錢尚無可靠品."天德重寶"背"殷"錢也分銅鐵兩種,其中銅錢有大樣和小樣之分,面文也有隸書和楷書的區別,有"寶"字"足"部作隸筆,錢幣界成為隸德天寶,極其罕見.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
是品“天德重寶”背“殷”大銅錢,史料中雖無明載,然實物猶存可證。天德錢有楷寶、隸寶兩種版別,是錢為楷寶版;其狹穿深字,厚肉質重,且面背文字明顯高於內外廓。由於其鉛錫含量較高,銅質呈灰白色。是錢近年出土於閩地,後因故流入海外名藏家之手,幾經輾轉始得回歸。目前其存世量約在十枚之內,是五代十國鑄幣中的大名譽品。
<天德重寶>收藏價值:
<天德重寶>背“殷”大銅錢,直徑32mm, 重量19.6克 1級 價值800000元;
<天德重寶>大樣寶隸直徑33.5mm 1級價值85000元;
<天德重寶>鐵 直徑31mm2級 價值 2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