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介紹
為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成都製造2025規劃》,加快建設“再造一個產業成都”承載地,深入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與新津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
按照“大園區、大產業、大融合”的要求,確定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涉及天府新區93平方公里(其中新津分區68平方公里,雙流分區25平方公里)、新津縣57平方公里,並確定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I區45.3平方公里(位於新津分區內)。
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I區規劃範圍為:東至興物八路,西至機場第二高速,南至縣界,北至二繞一千米防護帶,面積45.3平方公里。
其產業定位為:軌道交通、新材料、智慧型裝備為主導打造集研發、生產、物流、商務、生活配套為一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高地和國家級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規劃範圍
按照“大園區、大產業、大融合”的要求,確定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規劃面積150k㎡,涉及天府新區93k㎡(其中新津分區68k㎡,雙流分區25k㎡)、新津縣57k㎡,並確定先期起步區25k㎡(位於新津內)。
東至:錦江;北至:科學城中路西延線、成都第二繞城高速;西至:成新蒲快速路、機場第二高速;南至:眉山市界
一軸一城三組團——
一軸:產業、生態、城市發展軸
一城:岷江新城
三組團:北部產業組團、南部產業組團、城市中心配套組團)
過去幾年,按照“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重大部署,新津大力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三次產業實現重點突破、融合發展,質效不斷提升。特別是瞄準產業高端、高端產業,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引進中國北車、魯晨新材料、華潤怡寶等重大產業化項目127個,建成矽寶科技、銀鷺食品等產業化項目94個,實施納愛斯、中糧等技改項目712個,累計到位縣外資金645.4億元、利用外資10.2億美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53家,聚集央企14家、世界500強企業13家、上市公司34家,201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4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5.2%,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0.1%。
目前,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聚集了新築股份、魯晨新材、中化、中材、中糧、怡寶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一座崛起的天府產業新城
按照“產業新津”建設目標,一座主業鮮明、充滿活力、增勢強勁的天府產業新城正在崛起。
未來幾年,新津堅持把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支撐,突出工業的主角、主業、主戰場地位,全面推進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建設,大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寬鬆環境和濃厚氛圍,以“大開放營造大環境、大項目支撐大產業、大平台承載大發展”,加快推動產城融合、轉型發展,創建國家級產業開發區,成為天府新區新的核心增長極。
始終堅持工業強基,推動產業倍增,打造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牢固樹立工業“一業定乾坤”理念,進一步突出先進制造業的主導地位,統籌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精緻生態農業,加快構建支撐新津快速崛起、千億級體量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此,將努力實現工業規模躍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一倍,力爭到2021年達300家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力爭到2021年突破1200億元,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進入千億級園區行列。
建設千億級承載力大平台
按照“產城融合、集約集群、集中連片”的原則,新津將舉全縣之力推進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建設。
堅持一次性整體規劃,最佳化完善“一軸一城三組團”空間布局,規劃建設軌道交通、新材料、智慧型裝備主導產業聚集區,以及現代物流商貿、民用航空、生態旅遊等配套產業聚集區。
堅持一次性投入到位,按照國家級新區的標準和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大手筆拉開園區框架,實現道路、水、電、氣等公共基礎設施與天府新區核心區同城化配置。
力爭到2021年,西區產業園基礎設施投入累計達到200億元以上,承載能力達到50平方公里以上,創建國家級工業園區。
培育千億級集群大產業
按照產業成鏈條、成集群、高端化發展方向,新津大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產業化龍頭項目,加快聚集一批關聯配套項目,形成“3+X”工業產業體系。
突出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圍繞成都建設“世界軌道交通產業之都”,以第二代磁懸浮列車為突破點,以捷運、城際車輛、現代有軌電車等為基礎,發展新制式、搶占制高點,打造世界級軌道交通產業試驗基地、檢測基地、轉化基地。
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以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為重點,打造國家高性能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突破發展智慧型裝備產業,以智慧型家電、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為重點,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型製造產業基地。依託成熟的市場體系和品牌效應,聚集一批優勢企業,配套發展食品等其他產業。
力爭到2021年,基本形成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