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廟[香港]

天后廟[香港]
天后廟[香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后廟位於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始建於清初,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捷運站亦命名為“天后站”。

基本信息

簡介

天后廟天后廟
天后宮,又稱天妃宮、天后祠、天后寺、天后廟、媽祖廟、聖母廟等,常見於中國大陸沿海,及香港、澳門、台灣、東南亞等地。從南中國以至全中國的海岸都有拜媽祖的信仰,認為可保航海順利,所以每所天后廟正門都朝海。
相傳,媽祖於宋代開國元年(公元906年)3月23日出生於福建興化軍莆田縣的湄洲島,出生時已有特殊徵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娘。林默娘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于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至29歲時於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
其後每多顯靈,于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施琅攻打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裡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現今祖籍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
天后廟位於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始建於清初,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

地理位置

名稱:天后廟
地理位置: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

建廟歷史

傳說一
有一個紅香爐被水衝到現今的銅鑼灣,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在該處建一小廟,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由於靈驗之故,廟貌便發展起來;故此廟所在地改稱為“紅香爐山”,衝來香爐的港口改稱為“紅香爐港”。及後“紅香爐港”泛指港島一帶,亦是“香港”的命名。
傳說二
銅鑼灣天后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為來自廣東淡水的客家人,初時定居九龍灣一條名“蒲崗”的村莊,戴氏常渡海至港島沿岸割草,相傳其族人在岸邊拾得一具神像,遂為其立祠供奉。其後善信漸多,香火漸盛,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廟。

廟宇建築

整修

該廟正門“天后廟”三字及對聯“百粵著聲靈大道為公福自天宏啟宇;八方虔禱祀群生在宥臚歡薄海慶安瀾”,刻於民國二年(1913年)。

銅鑼灣天后廟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著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

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及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並保有生動逼真的屋脊人物陶塑和精緻的壁畫。

建築格局

始建於1767年,位於赤柱大街的後面馬坑村內。在二次大戰時是居民們庇護安身之所,炮彈在四周落下,村民卻得以保命,他們相信全憑天后所賜恩澤,從此篤信天后為保護神。天后廟除了廟正中央的天后神壇外,亦有供奉城隍,土地及觀音的神壇,廟最右面的(樹園)可供問卦占卜,天后廟四周榕樹成蔭,不少長者每日聚集於廟外的公園裡下棋作樂。

該廟的建築格局比較特別,與位於海壇街武帝廟的格局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門上更留存著一對像蘇繡的木屏風。廟的正殿在後,左右有偏殿,在市區來說可算頗具規模。

歸屬

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捷運站亦命名為“天后站”。該建築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特色

天后廟為屯門漁民的信仰中心,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都會舉辦廟會,其間會一連五天於廟前廣場架起舞台演神功戲及一系列活動如舞龍舞獅等。天后寶誕為屯門各村落居民及漁民的盛事,他們都會前往天后廟賀誕,為此警方亦會在天后路作封路措施以方便民眾到天后廟參拜

另外由此屯門年宵市場用地因西鐵屯門站興建工程而失去,經過多年轉換場地後,近年選擇在廟前廣場為年宵市場用地。雖然年宵市場不及維園般大型,但由於在廟前舉行,甚有中華特色,所以有另一番的味道。

旅遊須知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7時至下午5時。

交通

從中環7號碼頭外巴士總站乘25線巴士往天后廟道;或乘捷運至天后站B出口,過馬路後沿天后廟道步行,廟宇位於右面。

特色飲食

到天后廟旅遊的時候千萬別忘記香港可是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在此匯集。西餐、中餐味正宗;各國風味菜在當地都能品嘗得到,但伊斯蘭風味菜較為少見。中餐以粵菜為主,兼收國內各大菜系的代表作。海鮮非常流行,連皮蛋瘦肉粥都加鮑魚點綴。
香港是廣東“湯文化”的發揚光大者,也是“茶文化”的開拓創新者。
香港的用餐環境、人文氣氛、服務態度都會讓人大開眼界,心滿意足。入夜後,廟街有一些特色小菜,是典型的大眾小吃。著名的港式小吃有雲吞麵、欲蛋、牛丸、清湯腩、牛雜等。香港還有一些很具特色的熟食檔,又名“大排檔”。您可以在那兒品嘗一些當地極具特色的咕嚕肉、椒鹽賴尿蝦等。
銅鑼灣——正宗香港風味
銅鑼灣是有名的購物區,所以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裡的餐飲業十分發達。渣甸坊、時代廣場、波斯富街、利舞台廣場和百德新街餐飲店林,有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麵店、燒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館、台式小吃店、日本壽司店、精緻的咖啡廳,豐儉由人。

購物

金百利位於銅鑼灣心臟地帶,是尖沙咀百利文化的延續,置身其中,會感受到濃濃的東瀛味道。金百利集合了時下最流行的服飾精品,有本地設計師的作品,也有來自歐美及日本的物品。

信和中心
旺角信和中心是年輕人喜愛逛的商場,占地5層,每天人潮不絕,熱賣漫畫、日本精品、模型、二手影音、電影海報、光碟等,滿足了年輕人追逐文化時尚的需求。

小貼士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非常注重城市衛生。那怕是一根菸頭,一張紙屑或一口痰涎,只要隨處掉棄,即會被檢控,罰款HK$1500。天后廟到處都有垃圾箱,只要將垃圾棄於垃圾箱內便可。但痰涎切不可直接吐向垃圾箱,應吐於紙巾內包好,再丟進垃圾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